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残余应力的现场检测对确保钢结构安全性、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简化盲孔法的检测步骤,使之可以更为方便地应用于现场既有钢结构的检测工作中,引入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ImageCorrelation,简称DIC)测量钻孔后的释放应变,代替盲孔法中传统的应变测试方法。形成了一种钻盲孔结合DIC非接触式全应变场测量的检测方法,即DIC-盲孔法。分别介绍了盲孔法、DIC方法基本原理及近几年提出的DIC-盲孔法原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从已有的试验研究来看,DIC-盲孔法已经可以较为精确地检测出盲孔释放中心点处残余应力的大小,该方法应用于现场检测优势明显。

  • 标签: 残余应力 盲孔法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现场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的残余肾功能(RRF)对罗沙司他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应用罗沙司他治疗肾性贫血的146例维持性PD患者,分为无RRF组[RRF< 2 mL·(min·1.73 m2)-1,75例]和有RRF组[RRF≥2 mL·(min·1.73 m2)-1,7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血红蛋白(H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铁蛋白以及Hb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达标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RF预测罗沙司他治疗后Hb达标率的价值。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01)。有RRF组患者治疗后的Hb和Hb达标率均高于无RRF组(119.99 g/L vs. 100.31 g/L、74.6% vs. 21.3%,均P<0.001)。两组患者的hs-CRP、白蛋白、TS、铁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RF、尿量、治疗前Hb与罗沙司他治疗后的Hb达标率均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RF(OR=3.169,95%CI:2.098~4.787)、治疗前Hb(OR=1.061,95%CI:1.027~1.096)是罗沙司他治疗后Hb达标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RF预测Hb达标率的曲线下面积是0.861,截点值为2 mL·(min·1.73 m2)-1时,灵敏度为0.768,特异度为0.766。结论保护RRF和尿量有利于维持性PD患者应用罗沙司他后Hb达标。PD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早期需加强监测Hb,尤其是保留RRF患者,及时调整罗沙司他的治疗方案,合理控制肾性贫血。

  • 标签: 腹膜透析 残余肾功能 罗沙司他 贫血
  • 简介:摘要研究和分析残余功能在腹膜透析中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策略。残余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主要是指健存肾单位的滤过和重吸收以及内分泌功能。残余肾功能的主要作用为容量平衡、钙磷代谢、炎症状态、营养状态、中分子、生活质量等方面,并且在腹膜透析(PD)患者尤为突出。因此对残余肾功能采取必要的保护策略进行保护显得尤为关键,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残余肾功能 腹膜透析 保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窦道形成不良的患者利用胆道镜取出残余结石的过程。方法对我科一例利用PTCS引流术取出残余结石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结果经过我们耐心细致的操作,把残余结石全部取出并冲洗干净,患者十分满意。结论胆管残余结石通过PTCS引流术术前、术中和术后与患者和医生的有效配合,确保了治疗效果。

  • 标签: 胆道结石 PTCS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采用ANSYS的生死单元技术和热-应力耦合方法,通过生热率加载,模拟构件的焊接温度场及焊接残余应力场。研究表明焊接残余应力(vonMises应力)最大值接近Q345q钢屈服应力,沿焊缝方向残余应力值最大,且底板上表面在应力最大值位置发生塑性变形。

  • 标签: 热-应力耦合 残余应力 钢箱梁 温度场
  • 简介:摘要每次强震发生时,都会导致大量的建筑物产生破坏。对震损建筑物进行快速科学的安全评估,对于地震烈度的确定、灾民安置和震后应急救援等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的接触性损伤检测方法如裂缝检测仪、钢筋扫描仪等)和非接触性检测方法(如全站仪等),都需要精密仪器进行测量,因此耗时过长,不适宜用于震后大量建筑物的安全评估。对于某些震损较为严重的建筑物,出于安全考虑,无法直接靠近或进入室内进行测量,因此可获取的损伤数据有限。

  • 标签: 震损结构 安全评价 图像识别 残余变形
  • 简介:这是美国运输部发起的研究项目,一个管道防腐层专家团队参与了本研究项目,评价了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完整性。研究表明,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存在剥离和面层开裂两大完整性问题。过去几年里,据文献报道,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熔结环氧粉末(FBE)底漆与钢管界面上发生多起防腐层剥离事故,以及聚丙烯(PP)面层发生开裂事故。这些防腐层事故引起人们对使用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关注。一般来讲,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采用比较厚的聚烯烃面层增强防腐层抗机械损伤和防止水渗透的能力。但是,聚烯烃的热膨胀系数比钢材高得多,结果在防腐层系统里产生比较高的残余热应力。因为残余应力高,造成防腐层剥离,尤其在管端截短防腐层和任何防腐层的边上,因为这些是高应力集中部位。特别是假如钢管表面预处理不当,就无法保证防腐层持久达到很强的粘合强度。如果熔结环氧粉末(FBE)底漆配方选择不当,发生热氧化降解,也导致防腐层过早失效。如果使用温度很高,聚丙烯也会因为热氧化降解而变脆。在残余应力下,这样脆性的聚丙烯面层就会开裂。本文分析了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中的残余应力,并且探讨了残余应力对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剥离和聚丙烯(PP)面层开裂机理的影响。

  • 标签: 残余应力 热氧化降解 防腐层剥离 聚丙烯开裂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评估锁骨下动脉支架(SAS)植入术后残余狭窄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SAS植入术的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或闭塞患者,共201例(204枚支架).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DFI显示SAS后狭窄率≥20%定义为残余狭窄.分析锁骨下动脉狭窄与闭塞病变特征、支架类型与长度等对SAS残余狭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204枚支架中有67枚(32.8%)发生SAS≥20%残余狭窄;其中有2枚SAS残余狭窄为≥50%.残余狭窄组与无残余狭窄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吸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残余狭窄组高血压患者比例高于无残余狭窄组[68.7%(46/67)vs48.5%(65/13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残余狭窄组斑块钙化面积≥1/2者所占比例、自膨式支架所占比例、支架原始长度均高于或大于无残余狭窄组[34.3%(23/67)vs9.5%(13/137),28.4%(19/67)vs4.4%(6/137),(26.7±7.7)mmvs(23.8±6.3)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103,P〈0.001;χ^2=24.059,P〈0.001;t=2.601,P=0.011);残余狭窄组术前SA闭塞者所占比例高于无残余狭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SA病变长度、病变原始内径、支架原始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钙化程度、支架类型(OR=7.205,95%CI:3.175-16.348,P=0.000;OR=8.591,95%CI:2.825-26.131,P=0.000)均是SAS术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超声能够准确评价SAS的效果,及时发现残余狭窄,术前斑块钙化面积和支架类型是影响SAS术后残余狭窄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锁骨下动脉 狭窄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烟台地区经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残余风险。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中心血站243 787例无偿献血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以及HBV DNA的筛查数据,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BsAg,采用发病率-窗口期模型分别评估重复献血者及初次献血者传播乙型肝炎的残余风险,其中初次献血者的发病率采用校正系数法计算。结果2016至2019年烟台市中心血站经HBsAg筛查后重复献血者及初次献血者的乙型肝炎残余风险分别为133.861/10万人次以及566.440/10万人次,核酸筛查后重复献血者及初次献血者的乙型肝炎残余风险分别为67.156/10万人次以及284.172/10万人次。结论烟台地区重复献血者的乙型肝炎残余风险低于初次献血者,增加核酸检测可降低HBV残余风险。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血液筛查 残余风险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在各种焊接金属结构物中存在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工件或结构物在其焊接加工成形过程中产生,并以平衡状态存在于其中的一种内应力。对深海耐压结构而言,在制造过程中,耐压结构的钢板需要经过下料、切割、冷弯(包括滚弯)、装配和焊接等冷热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造成的钢板局部冷热变化和变形均使得钢板产生不均匀的塑性变形或相变,加之结构本身的约束作用,以使耐压结构在没有外载荷作用时其内部形成一个自相平衡的残余应力场。

  • 标签: 汽轮机 焊接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焊接转子
  • 简介:为降低车架焊接残余应力,提出了振动焊+振动时效处理新工艺,进行了新老工艺对降低残余应力的对比试验,研究了新工艺对车架消除和均化焊接残余应力的可行性,确定了新工艺的工艺参数。

  • 标签: 自卸车 车架 残余应力 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