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队列是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队列练习可以使儿童从小养成正确的站立、行走等基本身体姿势,使他们的肌肉和骨骼正常协调地发育,使全身的肌肉协同、对抗而完美地收缩和放松,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减少小学生时期出现的驼背、鸡胸等脊椎、胸廓结构变形等问题,为他们成年后形成健康、优美的体态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人在从事一年级体育教学时,开始遇到很多的学生在队列队形上的课堂组织不是那么流畅,但是随着平时经验的积累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组织一年级学生快速排好队。

  • 标签: 体育教学 组织 队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生间的课堂合作是指在课堂规定的时间、空间内,以确定的内容、目标,在教师协调指导下,学生间按教师设计的合作程序展开的双边或多边的交流学习过程。学生间能够平等合作的基础是他们在接受同样的学校教育中形成的大体相同的知识水平以及这一年龄大体相当的身心发展水平、生活经验、社会阅历。

  • 标签: 小学数学 组织 学生 课堂合作
  • 简介:摘要:在当前,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及“核心素养”等文件与要求的提出,学生综合能力逐渐成为众多数学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充实丰富的数学储备量、大量阅读数学文本、尝试将自身实际与数学相结合,丰富数学情感,培育数学思想。然而,就当前的教学实际来说,应试理念下的教育观念,注重点在于高考分数和成绩,学生这些能力关注点相对较低,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鉴于此,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组织习活动,本文就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同行教师。

  • 标签: 高中数学 学习活动 有效性
  • 简介:从经历中学习是组织习的重要方面。从科学、严谨的研究范式出发,结合东方传统的"阴阳"哲学思想,基于时间维度提出了包含学习主体、经历样本、成功失败经历集、学习主体特征、"知"和"行"等要素的组织从过去经历中学习的模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具体包括:学习主体从经历中学习的认知特性;不同类型经历对应的不同学习方法,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对学习效果的差异性影响,经历集影响"知"和"行"的7种自动的和有意的学习方式;"知"与"行"相互转化及其触发机制;客观世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客观展开的观点等。该系统模型为未来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检验方向。

  • 标签: 组织学习 从过去经历中学习 成功经历 失败经历 学习主体 时间维度
  • 简介:原因与目的:种植体与修复基台的连接处存在着微隙.构成细菌的污染区域,这一特点使得软组织一种植体界面的重要性更加被重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对ANKYLOS无间隙种植系统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界面的研究。

  • 标签: 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界面 动物实验 组织学分析 实验研究 摘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US-FNAB)与粗针穿刺组织(US-CNA)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经超声怀疑为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穿刺方式不同将其分为US-CNA组(47例)和US-NFAB组(55例),记录两组手术病理结果,比较两组取材情况、术后出血情况,并分析US-CNA和US-NFAB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102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85例,良性结节17例,其中US-CNA组恶性结节40例,良性结节7例,US-NFAB组恶性结节45例,良性结节10例;US-NFAB组取材细胞量少发生率显著US-CNA组(P<0.05),US-NFAB组取材细胞量多的成功率高于US-CNA组(P<0.05);US-NFAB组术后出血情况的等级资料显著优于US-CNA组(P<0.05);以手术病理证实结果为金标准,US-CNA鉴别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精确率分别为87.50%、85.71%、97.22%、54.55%及87.23%,US-NFAB鉴别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精确率分别为93.33%、90.00%、97.67%、75.00%及92.73%。结论US-FNAB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诊断价值高,且具有取材成功率高和术后出血情况少等优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细针抽吸细胞学 粗针穿刺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医院校《组织与胚胎》开放课程的建设实践。方法 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并进行有机混合,采用多种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呈现和运用,将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实践实操教学与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结果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分别结合了LBL、CBL、PBL、微课、翻转课堂、慕课和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制定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多维度、多形式的客观、全面、系统的混合式考核评价。结论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中医院校《组织与胚胎》开放课程的建设将传统课堂与网络在线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和主体参与中建构组织胚胎知识体系,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 标签: 线上线下 混合式 组织学与胚胎学 开放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二代测序法,探讨经组织诊断为同步多灶原发性肺癌(SMPLC)病例的分子病理学特征及克隆起源。方法对4例SMPLC的8个病灶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并进行基因突变、基因组稳定性、克隆性关系及克隆演化的分析。结果突变分析显示例1、2及3的2个病灶间突变的一致性均为0,例4的一致性为3/(50+44)。例1的2个病灶基因组稳定性差别较大。例2的2个病灶基因组稳定性差别不大。例3、4的2个病灶基因组均稳定。用单核苷酸变异测试对样本突变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例1、2、3的2个病灶间相互独立。例4的2个病灶之间存在克隆关系。对样本拷贝数变异进行分析,认为例1、2的2个病灶彼此独立。对例4进行克隆演化分析,提示2个病灶来源于同一个克隆,可能为肺内转移。结论二代测序分析是对多灶肺癌组织诊断的重要补充。不同组织类型,或含原位癌病灶是判断SMPLC较可靠的依据。但不同组织亚型诊断价值有限。为保证肿瘤分期和术后治疗的精准性,有必要对多灶肺癌的每一个病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后的组织逆转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方法入组符合肝活检或临床诊断标准的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初治患者,予以恩替卡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每半年进行1次随访评估,治疗第5年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Metavir系统联合“北京标准”(P-I-R评分),评价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5年后的组织逆转率,并分析其丙氨酸转氨酶(ALT)、肝脏硬度值(LSM)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对计量资料进行Kruskal Wallis、Wilcoxon秩和检验,对计数资料行Fisher精确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入组73例具有抗病毒治疗5年肝活检标本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初治患者。根据Metavir系统和P-I-R评分,治疗5年后肝硬化逆转率为72.6%(53/73),其中显著逆转组患者(Metavir评分下降≥2期)占比30.1%(22/73),轻度逆转组患者(Metavir评分下降1期或Metavir评分不变但P-I-R评分判定为逆转为主型)占比42.5%(31/73),不逆转组患者占比27.4%(20/73)。与治疗前相比,抗病毒治疗5年后显著逆转组、轻度逆转组及不逆转组患者血清HBV DNA、ALT、天冬氨酸转氨酶、LSM(分别由12.7 kPa降至6.4 kPa、18.1 kPa降至7.3 kPa、21.4 kPa降至11.2 kPa)及Ishak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血小板和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治疗前LSM升高是治疗5年后组织显著逆转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87,95%CI为0.802~0.981,P=0.020)。结论长期抗病毒治疗后,72.6%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发生组织逆转,且所有患者的临床指标均获得改善。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逆转 临床改善
  • 简介:护理中专生的年龄多在15-18岁,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刚接触的医学也有强烈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但往往不能从死记硬背、由老师抱着走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对此,我室采用了参与制和目标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的模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她们主动自觉地获取知识。大班课上采用纵向联系启发式教学,结合生理、病理、临床知识提问。每次课后留出二十分钟,结合当堂课的组织幻灯片,采取提问的方式总结全课。小班深的教学更灵活,课前由教师结合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标本和切片,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所看总结回答,学生也可提问供大家回答。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予以适当引导,对回答正确和提出问题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感。在这种教学法的实施中,教师的另一职责是把握好教学目标。课前由简单到复杂精心设计安排好全部组织及各分段教学目标,上课时先讲明本堂课的大致内容及重点。在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时,予以恰当引导,使活跃的课堂时时紧靠教学目标进行。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组织产生的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结业考试中,所有学生及格,优良率达84%。?

  • 标签: 组织学 护理专业 参与制 目标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照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与组织诊断结果,分析误诊病例,探讨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诊断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并对细胞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组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或CINIII病例显微镜下复诊。结果300例宫颈活检ASC-US213例,经宫颈活检组织证实为阳性病例占39.9%;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87例,经组织证实阳性占62.5%。细胞诊断ASC-US,组织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或CINIII病例,细胞呈3种形态少量异型深染细胞,核/浆比升高;深染细胞团,结构不清,炎性背景;浅染细胞团,核重叠,形态均一。结论ASC-H与组织诊断符合率较高,ASC-US包含较少高级别病变,需要严格掌握诊断标准。

  • 标签: 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ASC-H 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早在1700年前,莱思凯斯特和贝尔两人便在英国首倡采用合作学习团体施教。当前《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不断变化,由被动地学习转向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究的主动的学习。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做呢?

  • 标签: 探究合作学习 语文教师 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 组织 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肝内胆管癌(ICC)的组织分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进行手术的64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100P、N-cadherin、NCAM及黏液染色将其分为大胆管型、小胆管型及中间型ICC,分析各组患者的组织形态特征。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使用t检验、χ2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各ICC亚型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IC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28例(43.75%)、29例(45.31%)分别为大胆管型和小胆管型ICC,其余7例(10.94%)被定义为中间型ICC,且大、小胆管型ICC具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大胆管型ICC预后较差,并且具有较高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t=12.671,P<0.01)、CA125(t=13.108,P<0.01)和CEA水平(t=17.726,P<0.01)]和血管侵犯(t=4.293,P<0.05)及淋巴结转移(t=6.447,P<0.05)。并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对于大胆管型ICC,CA199升高和发生肝外转移是I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基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和黏液染色的ICC分类标准可将ICC分为大胆管型及小胆管型两类,其中大胆管型ICC预后较差。

  • 标签: 肝内胆管癌 大胆管型肝内胆管癌 小胆管型肝内胆管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目的:本文是为了确定肾穿刺活检在能否准确预测小肾癌(直径≤4cm)的组织亚型和Fu-hrman核分级,同时评估肾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在预测以上两个指标上的一致性。材料与方法:收集了2006~2011年间的187例同轴CT技术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病例。其中132例诊断为肾细胞癌,确诊为肾细胞癌的病人

  • 标签: 经皮肾穿刺活检 组织学分型 肾细胞癌 准确预测 一致性 小肾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互联网+”框架下完全具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厚条件,与此同时教师作为倡导自主学习的引导者,需要担负起组织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责任。本文详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析出教师组织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以便为广大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起到一些指导作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