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腔镜下甲状腺良性肿物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的80例甲状腺良性肿物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肿物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颈腔镜微创手术,利用气囊在患者甲状腺前方制造充气区域,将Trocar切口设计在隐蔽区域。在临床手术时无需对颈前皮瓣、颈前肌、断颈前静脉实施游离。结果在甲状腺良性肿物切除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疤痕愈合时间、生存质量等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物切除手术相较传统切除手术效果尤佳,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颈腔镜 甲状腺 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弧形横小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所在科室收治的7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弧形横小切口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理想方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 传统手术 改良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镇痛药的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疗效确切,而且并发症少,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 标签: 甲状腺 次全切除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9例131Ⅰ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的疗效观察,分析131Ⅰ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的疗效以及不同治疗结局(甲肿完全去除、部分去除)出现的时间,不同治疗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大小,为临床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去除方案的确定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8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的患者来自本院1995.5-2011.8年门诊(75例)和住院(14例)的患者。其中男9例(10%),女80例(90%),平均年龄37.5±12.3岁(15-69岁)。病程98.6±87.8月(15-258月),随访时间15.5±16.9月(5-36月)。随访终止时间分为三种情况①患者每种结局(甲肿完全去除和部分去除)首次出现的时间;②131Ⅰ疗后患者最后一次随访时间;③未出现限定结局(即甲肿变大或无变化)的患者为本次随访研究结束时间。131Ⅰ治疗前后甲状腺质量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对甲肿是否完全去除这两种不同治疗结局出现时间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生存分析研究,分类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采用生存分析模型对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统计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完成。89例患者中随机调查52例,调查131Ⅰ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在89例患者中,①截止随访终止时根据相对比(RR)值可知,病程≥4年与病程在0-6个月相比,甲肿完全去除的可能性减少48.1%;单位剂量每增加1个单位,甲肿去除可能性增加5.2‰;服碘次数每增加1次,甲肿去除可能性减少78.3%。经过一次131Ⅰ疗的中位去除时间为6个月,≥2次131Ⅰ疗的中位去除时间为13个月。②随机调查结果示患者对131Ⅰ治疗的满意度达到98%。结论131Ⅰ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的有效方法。对甲肿去除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年龄、病程、单位剂量及服碘次数。另外,其治疗效果与单位剂量密切相关。在确定治疗剂量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尤其重点在患者年龄、病程、单位剂量等等方面。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肿 131I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制负压吸引器在甲状腺腺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甲状腺腺瘤行手术切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毕伤口处放置自制负压吸引器,对照组术毕伤口放置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观察对比两组的引流情况,包括24h液体引流量、平均留置时间、伤口的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在24h引流量及平均置管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在切口感染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制负压引流器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患者活动时方便携带,并可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且不增加24h引流量及平均置管时间,优点诸多。

  • 标签: 负压吸引器 甲状腺腺瘤 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2月179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79份病例中,153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5.47%,共涉及10类20种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三代头孢菌素109例(34.71%),其次是氨基糖苷类58例(18.47%);抗菌药物的平均用药时间为(4.2±1.8)d,用药时间≤24h者10例(6.54%),用药时间4~7d者99例(64.71%);首次给药时间合理者116例(75.82%),不合理者37例(24.18%);单用一种抗菌药物101例(66.01%),二联用药50例(32.68%),三联用药2例(1.31%);有96例更换了抗菌药物。结论:我院甲状腺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监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甲状腺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的超声特征,从而提高甲状腺肿块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1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块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恶性肿块数量较多,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回声不均匀性减低为特征,低回声区内伴有沙砾样高回声光点,大部分肿块后方回声衰减,CDFI显示血流信号较为丰富。良性肿块则边缘清楚,内部回声均匀或有囊性区,CDFI显示为无,或者少量血流信号,血流信号走形规则,以静脉为主。恶性与良性肿块周边情况,内部回声及肿块内钙化特征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关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甲状腺 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大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1例甲状腺大腺瘤患者作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27例甲状腺大腺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腔镜辅助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镜辅助下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大腺瘤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腔镜 辅助 甲状腺 大腺瘤
  • 简介:摘要小儿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是胚胎甲状腺舌管闭合不全而形成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颈部正中相当于舌骨下的甲状软骨部位可见1~2cm直径的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边缘清楚较固定,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而略有上下移动从瘘口经常排出透明或混浊的粘液行甲状舌管瘘管切除术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2012年7月我科对一例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予以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甲状腺舌管囊肿及瘘管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CT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具有详细临床检查结果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在所有入组患者中CT对甲状腺肿瘤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结果,而CT对颈部淋巴转移的检出率则低于B超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检查中应用CT检查,对其诊断具有较高的指导与提示作用,但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略显不足,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B超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效果。

  • 标签: CT检查 B超 甲状腺肿瘤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科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该疾病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治疗情况。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护理干预组(A组)以及对照组(B组),分别进行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各自护理后,术后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均得到处理,A组患者在满意度情况对比优于B组,且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诸如甲亢、甲状腺肿瘤、髓样癌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共87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外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手术前后对患者各项临床指数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术期,其中有10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对于甲状腺疾病患者使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不但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科手术 甲状腺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由于乳腺癌ER阳性病例给予抑制疗法取得很好的疗效,故使人们关注其在非靶器官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是否同样可以在非靶器官阳性病例应用抑制疗法。国内外研究均表明,雌激素能够通过雌激素受体促进甲状腺组织对TSH的敏感性,从而对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影响。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就雌激素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甲状腺癌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要点,以减少护理并发症。方法通过对30例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5-7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成功与否不仅依靠高超的手术技术,同时,细致周到的护理也至关重要。

  • 标签: 腹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护理措施。甲状腺肿物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切除是甲状腺肿物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甲状腺手术是一项有潜在危险、风险较大的手术。术中、术后24至48小时内可以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甲状腺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及漏诊原因。方法对有组织学证实的705例中诊断有误差的70例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涂片进行分析。结果705例甲状腺肿物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结果相符者635例,准确率为90.07%。结论大多数甲状腺肿物在细针穿刺细胞学上可作出明确诊断。

  • 标签: 甲状腺结节活组织检查针吸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