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科技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日益巨大,在知识分子尚是我国工人阶级中的小部分的今天,如何认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政治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对我国现今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的看法,我们党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是否具有深厚的执政基础和合法性.本文从开掘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出发,逻辑地推导出市场经济机制是现今构成生产的要素.从而得出,在当今中国,推动和完善市场经济,就是推动生产,这种推动力量就是先进生产.由此在新情况下坚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的"创造是新社会的基本因素"这些基本原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老话"中发掘了新意,开拓了新境界;并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实事求是地肯定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在这场巨大变革中的作用.

  • 标签: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先进生产力 工人阶级 农民 社会发展规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高教研究成果转化为高等教育生产是指以一般生产形态存在,即以知识形态存在的高教研究成果如何转化利用为直接的高等教育生产的问题.

  • 标签: 高教 高等教育研究 成果转化 生产力
  • 简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便把解放和发展生产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党在80年所作的一切努力和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维护和促进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凝聚和战斗,始终赢得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原因所在。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上就明确提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

  • 标签: 最广大人民群众 代表 根本任务 政党 中国共产党 根本利益
  • 简介:为了解青海东部黄土高原寒区退耕还林地人工林的水分生产水平,2001~2003年对青海省大通县退耕还林的人工林进行了群落蒸散测算、标准地生物量调查和解析木分析。并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紫果云杉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11种林分类型退耕还林人工林的林木水分生产。结果表明:1)3000株/hm^2左右密度的林分是该区较为适宜的造林密度标准;2)在目前的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2100~3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成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紫果云杉混交林水:分生产效率居所有林分之首,其水分生产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水分生产标准;3)3000株/hm^2左右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紫果云杉混交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水分生产潜力基本达到了目前当地林木的最大生产能力。表明上述林分类型的造林模式可作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退耕还林 林木水分生产力 水分生产效率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生产潜力
  • 简介:<正>当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呼唤着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持。科技工作要努力符合先进生产发展的规律,通过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途径,近年来在着重解决制约传统产业升级的共用性、关键性技术难题,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强“九五”以来,全区共取得科技成果2350项,获国家、自治区奖

  • 标签: 科技工作 科技成果 国家科技计划 先进生产力发展 产品质量水平 科技进步
  • 简介: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当代世界经济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在现代化生产中,人力投资的作用大于物质形态投资的作用。他测定,战后美国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其余80%是教育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舒尔茨从教育投资比物的投资在收益方面相对高这一事实出发,预计维持生产

  • 标签: 人力资源 21世纪 生产力 人才工作 创新能力 就业政策
  • 简介:去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江、浙、沪考察时强调指出,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他要求"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的思想认识要跟上客观形势的发展,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必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首要的是要做先进生产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因此,研究和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必要弄清楚非公有制经济生产发展水平,对非公经济的生产水平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作出正确的估价和判断.

  • 标签: 非公有制经济 先进性 落后性 生产力水平
  • 简介: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逐步创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体系中,发展生产为中心的理论,即生产中心论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理论的中心,也是整个理论的逻辑起点。而认真学习和考察邓小平同志的理论,

  • 标签: 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中心论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同志 理论体系 科学技术
  • 简介: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就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完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主要方面:(一)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生产是人类全部历史基础,是社会变迁终极原因的科学论断。马克思认为,人类不论采取何种社会形式,生产总是它的物质内容。人类社会的历史始终是人类物质生产的历史,是生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这就从生产发展变化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变化

  • 标签: 社会形式 终极原因 人类社会 物质内容 社会发展变化 马恩
  • 简介:在邓小平的谈话和著作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贯穿于始终的一条红线,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特别是他关于生产观点的深刻论述,给我们的四化建设以强有力的指导。一、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根植于社会现实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在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刻反

  • 标签: 邓小平 哲学思想 生产力观点 社会本质 经济建设 '三个有利于'
  • 简介: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通过何种途径与方式转化为社会生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辩证唯物论的科学原理出发,结合工作实践,就思想政治工作转化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转化途径与方式,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转化 科学原理 课题 方式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