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妊娠合并不同类型心脏护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妊娠合并心脏患者3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及风湿性心脏妊娠合并心脏前1.2位,但心衰发生率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及围生期心脏占第4.5位,但心衰发生率高达100%,孕产妇死亡1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并死亡2例。结论尽早发现和严密监测妊娠合并心脏高危人群,正确分类进行动态心功能评价,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 标签: 妊娠 心脏病 护理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研究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我院救治的45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患儿。按照住院时间的年份分组,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开展传统形式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有更短的住院时间,P<0.05。结论 加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动脉高压的护理可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对患儿预后来说意义重大。

  • 标签: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被归类为第4类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CTEPH的首选治疗。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利奥西呱)是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CTEPH的靶向药物,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逐渐成为无法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仍持续高压或复发患者的一种新选择。文章就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发展过程、适应证、治疗流程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球囊肺动脉成形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新西兰兔模型中,实施经胸射频肺动脉去神经术(TPADN)是否能改善肺动脉高压,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及TPADN组(n=6),假手术组和TPADN组予以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液(50 mg/kg)。造模4周后,经右心室测压,以平均右心室压≥20 mmHg为造模成功;TPADN组行TPADN,假手术组开胸后仅钳夹肺动脉但并不进行射频消融。术后第3周再次行右心室测压,测量各组兔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和平均右心室压;并观察各组兔心肺组织显微形态学变化,以评估各组兔的肺血管重构及右心肥厚程度,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TPADN术后,TPADN组兔的平均右心室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6.0±1.7) mmHg比(22.4±2.1) mmHg,t=5.677,P<0.05],且TPADN组肺小动脉相对管壁厚度[(24.39±4.54)%比(37.32±7.42)%,t=10.748,P<0.05],TPADN组右心室纤维化程度低于假手术组[(5.94±2.02)%比(9.09±2.08)%,t=4.205,P<0.05],排列整齐,心肌纤维直径[(9.12±1.45) μm比(12.31±2.17) μm,t=12.174,P<0.05],右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假手术组[(338.10±44.94) μm2比(419.65±21.91) μm2,t=3.686,P<0.05]。结论TPADN可以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兔模型的肺动脉压力,并改善其肺动脉血管重构及右心室肥厚程度。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射频消融术 交感神经去除术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结缔组织肺血管受累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结缔组织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TD-PA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免疫及炎症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能量代谢异常在与肺动脉高压的联系引发较多关注。免疫炎症与能量代谢互为因果,互相调节,在CTD-PAH发病中可能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总结免疫代谢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CTD-PAH背景下所发挥的潜在作用。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高血压,肺性 能量代谢 免疫
  • 简介:摘要患者男,18岁,因“反复活动气促、咯血2年余”求诊我院,外院曾考虑结核可能,给予抗结核、西地那非靶向降肺压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最终通过支气管镜及病理证实为结节相关肺动脉高压。本文也对结节相关肺动脉高压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以提高大家对该病的诊治意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动脉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包括特发性PAH、遗传性PAH和疾病相关的PAH等,由于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也具有较大差异。目前,PA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疾病负担重,诊治方案仍有待探究,因此,研究PAH的遗传易感性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发展,发现了大量与PAH发病机制、临床表型、治疗和预后相关的遗传变异。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GWAS开展PAH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的应用进展,为深入探究PAH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化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比较肺动脉高压右心导管介入术病人运用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与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特殊护理的恢复效果,得出结论采用肺动脉高压患者桡动脉穿刺术后特殊护理优于常规桡动脉穿刺术后护理。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桡动脉 右心导管 介入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动脉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及在PAH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PAH患者32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34例,平均年龄32.4岁。选择同时间段在体检中心体检的1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4.3岁。两组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PAH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PAH组MPV较对照组高[(9.08±1.20)fLvs(8.15±0.74)fL,P〈0.001]。在PAH组中,其中轻中度44例,重度284例。重度PAHMPV较轻中度PHA高[(9.2±1.1)fLvs(8.6±1.3)f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PV〉8.75fL作为分界点预测PAH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59%。结论MPV水平与PAH存在明显相关性,MPV能作为诊断PAH的一种炎性标记物。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平均血小板体积 炎性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总结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肺动脉高压并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病人共92例进行研究。然后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巨大心脏 肺动脉高压 心脏瓣膜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诊断为BPD的患儿,根据是否有PAH,分为PAH组或非PAH组,排除不合并PAH的轻度BPD患儿。PAH的诊断依据出生2个月后婴儿通过心脏超声监测右心室压增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度、重度BPD患儿并发PAH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BPD患儿中,分为PAH组(n=30),非PAH组(n=60),20例婴儿是轻度BPD不合并PAH,3名先天性心脏,2名先天性膈疝,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3例,2例患儿在纠正胎龄36周之前死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5分钟Apgar评分≤6,RR=8.13,95%可信区间(CI)为2.48,26.62;羊水过少(RR=16.69,95%CI4.43,62.85)是PAH的危险因素。结论5分钟apgar评分和羊水过少是中重度BP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 肺动脉高压 危险因素 Logistic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参芎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2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36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肺动脉压改善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VC值及FEV1显著提高,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不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69.44%)显著高于对照组(44.4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参芎注射液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肝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华法林治疗,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指标。结果观察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华法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疗效更为确切,可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6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肺动脉压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IL-8、hs-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实验组下降刚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慢阻肺 阿托伐他汀
  • 作者: 赵萌 阚敏慧 姜虹 刘敬臣 张孟元 李恩有 张蓬勃 鲁世保 尹春琳 薛张纲 王天龙 黄宇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麻醉手术科,北京 10005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1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宁 530021,山东省立医院麻醉科,济南 25002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哈尔滨 15000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西安 71000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北京 10005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上海 2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 10073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他达拉非联合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手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先天性心脏手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波生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达拉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5%vs.81.40%,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5%vs.9.30%,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先天性心脏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接受他达拉非联合波生坦治疗,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波生坦 他达拉非 心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