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多是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做出的横向评价,缺少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的纵向的面向中长期的系统评价.在介绍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次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指出了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柯氏评估模型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方法.

  • 标签: 高职 教学 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是对施工质量评价的各项基本指标与方法进行的统一,它能够推动工程质量管理不断发展,鼓励施工企业实现创优,并对创优活动加以规范,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应用,确保工程质量。本文首先对施工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其在创优工程中的应用加以阐述,最后提出几点质量保证措施。

  • 标签: 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创优工程 实施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宫颈癌患者,把所有患者分至对照、实验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后的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对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远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间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理障碍、满意度方面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均占据很大的优势。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其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是临床上较佳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宫颈癌 术后生活质量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前后病人医院感染质量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脑力激荡术找出眼底病患者存在的问题,将分值较高的五个问题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结果品管圈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使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眼底病患者受益。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改善病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眼底病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将时间段2014年6月~2015年6月作为研究区间,随机选择我院各个科室护理人员共计48例。48例护理人员按照计算机随机方法进行分组,24例设置为对照组,24例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引入中医护理质量评价。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模式下,护理方法掌握情况、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方面,护理方法掌握情况评分为(89.6±3.8)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5.2±2.8)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8±3.1)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方法能够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更好的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改善护理人员对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中医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评价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出院计划模式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根据出院计划进行治疗和护理,并分别于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结果]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生存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自身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生存质量,其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自身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主观感受方面的改善较明显.

  • 标签: 出院计划 类风湿关节炎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随访护理干预后对成人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成人癫痫患者120例。通过抽签法对成人癫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D2组(对照组60例)在住院过程中以及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实施健康教育。D1组(观察组60例)针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对患者实施家庭访视以及实施健康讲座等。在出院3个月以及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癫痫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等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成人癫痫患者在出院后的3个月以及6个月,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两方面,D1组明显低于D2组患者(P<0.05);在QOLIE-31(生活质量)评分方面,D1组明显高于D2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成人癫痫患者,对其给予随访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显著改善,最终将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 标签: 随访护理 成人癫痫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96-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神经外科疾病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前后的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品管圈护理模式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品管圈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有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减少了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护理模式 神经外科护理 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不良事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91-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孕妇助产质量以及产后出血状况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160名,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人。对照组孕妇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添加心理、环境等方面的护理。最后将两组孕妇的的分娩状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孕妇的满意度相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孕妇的分娩效率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孕妇产后出血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此结果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孕妇分娩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提高孕妇的自信,孕妇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加快了产后身体的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助产 产后出血
  • 简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矛盾表现为外部与内部的主体冲突.实质为评价机制与方式的创新不足。同质化作为这一矛盾产物,其主要原因不是评价主体与标准单一.而是以结果为对象的评价方式。多元化发展要求淡化对办学质量结果的直接评价,转向对高校内部质量管理过程的成熟度进行评价。成熟度评价遵循了高校自主自觉发展原则,促使高校作为质量主体进行自我建构,有助于高校内部发展与外部监控间形成一种张力适应.在保证高校办学质量方面体现出更强的辅助性和建设性。

  • 标签: 成熟度评价 高等教育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对提高服门诊务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预约挂号等候医生诊治的病人620例与传统挂号等候医生诊治的病人620例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相比较。结果两组就诊人员从等候诊治时间、达到专病专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4,P<0.05),对预约挂号诊治满意的占90%,基本满意的占8%,不满意的占2%,预约挂号病人快速找到专科看病,既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排队等候的烦恼。结论实施门诊预约挂号服务,大大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就诊。

  • 标签: 预约服务 门诊 服务质量 效果评价
  • 简介: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的研修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助学服务质量,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助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是确保助学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本研究借鉴已有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助学服务的特点,构建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助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既体现了服务质量的普适性评价标准,也着重反映了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助学服务在社会支持、认知支持、学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本文依据所构建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助学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119名参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一年以上的教师进行了各指标期望值和实际感受值两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内在信度一致性;(2)应用实践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助学服务质量状况;(3)对助学服务的评价数据分析结果,可进一步挖掘助学服务经验,并为改进助学服务提供策略依据。

  • 标签: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质量评价体系 助学服务
  • 简介: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评价是重要的调控手段,恰当地运用“慢评价”,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广学生的思维空间,促成精彩的课堂生成,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 标签: 放慢评价 等待生成 策略探究
  • 简介:12003年,一部根据美国女作家特雷西·雪佛兰(TracyChevalier)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999)改编,彼得·韦伯执导,斯嘉丽·约翰逊与科林·费尔斯主演的同名电影风靡全球,以电影这种大众传媒形式,将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大师杨·维米尔(JanJohannesVermeer,1632-1675)带到全球观众眼前,使《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瞬间成为公众最熟知的维米尔作品。

  • 标签: 维米尔 少女形象 荷兰盾 同名电影 美国女作家 主流艺术
  • 简介:谷歌涂鸦是谷歌首创在网络主页中,通过将某些特定日子指向的重大事件情节变成特定的情节图案元素与自身的标志结合,形成“标识涂鸦”,以这种系统与方法吸引用户登录网站。文章通过分析谷歌涂鸦的图案形成与组合方式,着力探索如何进行“涂鸦标识”的设计,让具有一定情节性的图像元素以“涂鸦标识”的形式带给传统标志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活力。

  • 标签: 谷歌涂鸦 图案元素组合 涂鸦标识 文化推广
  • 简介:四川地区保存了全国绝大部分的汉晋石阙建筑,阙形图像也是该地墓葬中较为流行的装饰题材,体现在画像石砖、崖墓、铜牌饰等不同的媒介中。通过对四川汉晋墓阙实物与墓葬中阙形图像中的铭文、格套、配置方式进行分析,可以推导地面墓阙建筑从三维空间构成到墓葬系统的二维阙形图像之间出现的意义变化。

  • 标签: 四川汉晋 阙形母题 墓阙 礼仪空间 墓葬空间
  • 简介:Grouplet变换是通过Haar变换实现的一种二维图像多尺度分析技术,拥有根据图像的纹理结构自适应改变基的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稀疏性。与小波变换相比,Grouplet变换在针对纹理复杂的金属断口图像的识别方面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将Grouplet变换与关联向量机结合,采用Grouplet熵作为特征,关联向量机作为识别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rouplet熵-RVM的航空构件断口图像识别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结合了Grouplet变换以及关联向量机的优势,在针对222张断口图像的训练与识别中,识别率达到了85.58%,相比Grouplet熵-SVM方法识别速率提高了5倍。

  • 标签: Grouplet变换 关联向量机 特征提取 金属断口 图像识别
  • 简介:中国古代的人鱼图像,从仰韶文化时期的人面鱼纹与鲵鱼纹开始,到《山海经》成书的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山海经》图文结合,将其记录、总结为赤鱬、人鱼、陵鱼、氐人(互人)、鱼妇五类。经文中对氐人(互人)、鱼妇的阐释,并非对人鱼图像的简单描述,显示出文字独立叙事的一面,为人鱼故事的演绎奠定了基础。魏晋时代,张华的《博物志》开启了鲛人这一新的人鱼类型的叙事:善织与泣珠报恩,但没有描述鲛人的相貌。此后,鲛人事迹基本再无进展,鲛人图像也极为罕见。唐代郑常的《洽闻记》另辟蹊径,舍弃鲛人事迹,为人鱼加进了性别、性诱惑等性元素,开始了从人鱼向美人鱼的演进。其后所出现的美女与鱼尾组合的女性人鱼图像,明显是对传说的图解。。

  • 标签: 《山海经》 《博物志》 《洽闻记》 鲛人 海女 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