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者相关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0岁)(χ2=4.99,p=0.025)、合并有基础疾病(χ2=18.02,p=0.000)、长期使用抗生素(χ2=4.12,p=0.042)、营养支持<25kcal/Kg/d(χ2=24.49,p=0.000)、血清白蛋白<35g/L(χ2=21.65,p=0.000)、血红蛋白水平<100g/L(χ2=25.49,p=0.000)、通气时间>6天(χ2=12.53,p=0.000)、制酸剂的使用(χ2=4.14,p=0.042)和制酸剂使用≥3天(χ2=10.42,p=0.001)均是呼吸相关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该合理慎重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脱机指针,及时脱机,并且尽量提高患者营养支持,减少或者用硫糖铝代替制酸制剂的使用。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危险因素 卡方检验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性肺炎是一种典型的机械通气并发症,是指接下通气治疗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的获得性肺炎(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d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d者为晚发性VAP。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病人病情危重,大多需要辅助机械通气,近期有研究发现1,在ICU病房中呼吸的平均使用率为27.1%,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6.3%,患者一旦发生VAP,易造成脱机困难,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导致死亡。本文针对近年来VAP的病因、预防及护理研究发展如下。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呼吸在急诊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n=33)与参照组(n=30)。参照组施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呼吸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9%,与参照组患者的66.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治疗,参照组患者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高于治疗组,脉搏氧饱和度(SpO2)、动脉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在急诊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呼吸,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吸呼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用无创呼吸的管道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护理方法。方法对家用无创呼吸的管道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探究在具体应用中的管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在家用无创呼吸的管道护理中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水杯的衔接不当、螺纹管积水以及管道裂隙和管道接头的连接错误等。在应用中的主要护理措施即为管道的灭菌消毒。结论无创呼吸在应用时不仅要合理的调节各参数、正确的给予通气方式,还应该注意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其管道护理措施。

  • 标签: 家用无创呼吸机 管道护理 灭菌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常见报警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析呼吸报警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120例患者接通呼吸后,报警278次,其中高压报警60例、通气量报警53例、呼吸频率报警49例、呼吸时间报警28例、窒息报警32例、吸入氧浓度报警18例、输入能源报警14例、输出参数报警24例。结论对呼吸报警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措施详细掌握,发生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处理,避免不必要情况发生。

  • 标签: 呼吸机 报警 原因分析 处理方式
  • 简介:摘要呼吸相关肺炎的发生可以通过切断交叉感染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强化消毒隔离观念、正确掌握吸痰技术、减少口咽部细菌的定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方法予以控制。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于护理操作,置管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加强无菌观念,做好呼吸管理的管理,尽早脱机等各种措施的综合应用是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关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患者362例(其中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32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感染有132例,感染率为36.46%;机械通气发生VAP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抗生素使用种类&gt;2种、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年龄≥65岁,与相对应的项目比较,P均〈0.001;132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18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29株(70.49%),革兰氏阳性菌30株(16.39%),真菌24株(13.11%),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株与其他菌株比较,P〈0.05.药敏监测,除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个别耐药)等药品不耐药外,对其他药品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结论本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感染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主要感染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 简介:摘要临床治疗中进行机械通气,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但机械通气治疗会导致呼吸相关性肺炎(ventilated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口腔定植菌作为引起VAP重要的致病菌,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对重症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VAP发生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口腔护理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口腔护理 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VAP的发生率,归纳其中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1.0%,病死率为31.3%。随着呼吸通气治疗时间的延长,VA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8.8%。结论尽可能缩短呼吸通气治疗时间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革兰阴性菌为主是VAP的病原学特点。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体
  • 简介:摘要:有效预防和减少呼吸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做好呼吸治疗病人的护理是呼吸治疗的重点。

  • 标签: 呼吸机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呼吸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行机械通气48h以后而发生的肺部感染。VAP是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因。国外文献报道,在重症监护(ICU)病房,VAP发生率达9%~27%,死亡率高达20%~50%,在抗生素治疗不当的病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其死亡率可达70%。现将VAP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肺炎/护理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现在呼吸技术在医疗临床方面的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缓解病人的痛苦方面取得了较为有效的成果。现在的疾病越来越多,有更多的疾病都会引起呼吸系统的衰竭,面对这样的状况,采取机械通气技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但是也在临床方面也存在也一定的问题,呼吸的失败率与其他的临床技术相比失败率较高。针对呼吸系统的患者对于呼吸的依赖的原因展开分析,并且寻找解决的对策。

  • 标签: 呼吸机依赖 护理 完善
  • 简介:[目的]在ICU分阶段对呼吸治疗进行临床带教,进行教学效果的验证和评价。[方法]对我院中心ICU的26名实习和轮科护士和护生,按了解、掌握、提高,采用三阶段的教学方法进行呼吸应用的学习,评价带教效果。[结果]以三阶段为教学法的护士,对呼吸应用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结论]三阶段教学法切合临床实际,有利于提高ICU呼吸治疗的带教效果。

  • 标签: 呼吸机 教学 ICU
  • 简介:NPB760呼吸属于美国泰科公司所生产的一种电动电控类型无创呼吸设备,体积较小,可以灵活的进行移动,其中的蓄电池不需要压缩空气源,日常使用具有较高便利性优势。且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较高,具有自我检查的功能,在出现故障之后在显示器中自动地显示故障码,在了解故障码之后,就可以快速的寻找故障点,对其进行合理的维修。针对于此,下文分析NPB760呼吸常见故障问题,提出几点维修建议。

  • 标签: NPB760呼吸机 故障 维修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