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导尿拔除后重置的原因、预防措施进行概述,提出针对导尿重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为今后临床预防导尿拔除后重置提供参考。

  • 标签: 导尿管拔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后将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主要目的是准确记录患者尿量,以此观察病情,同时可以训练膀胱功能,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广泛应用于麻醉和手术后排尿困难的患者及危重患者,是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但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如泌尿系统感染、尿液外渗、拔后尿潴留。针对这些并发症,临床护理工作者不断探索原因及防护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留置导尿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预防尿路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将30例需留置尿的患者,均按导尿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操作规程(SOP)进行插尿、护理1和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与SOP执行前随机抽出30例留置导尿的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留置导尿与病人的年龄,病种,时间长短均有关系,比较2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3.33%,对照组感染率为16.67%,对照组比观察组感染率下降了3.34%。病原菌的检出以大肠埃希菌为首,占75%。结论运用导尿相关尿路感染SOP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拔尿的时机。方法以2010年10月—2012年6月我科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不同留置尿时间患者膀胱刺激症状及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拔尿时机不同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尿路感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较适宜时间为术后6小时。结论术后回病房6小时拔除尿尿路感染率发生低。

  • 标签: 腹腔镜 拔尿管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的临床护理分析,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神经内科诊治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n=40)进行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n=40)在常规方法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焦虑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患者进行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焦虑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留置导尿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留置导尿的护理。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留置导尿。采用便利分组法将患者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观察留置导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皮肤感染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用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内科 导尿管 尿路感染
  • 简介:通讯作者康厚彬,男,1975年8月出生,四川会理人,主治医师,医学学士。摘要目的探讨斑马导丝引导下导尿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0月~2012年12月以来我院117例斑马导丝引导下导尿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行斑马导丝引导下导尿置入术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25min,平均出血10ml,平均灌注液体量600ml;2例后尿道断裂病人置入导丝失败改行开放手术,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因疾病不同而定,尿道损伤和尿道扩张后留置导尿2~4周,前列腺增生者保留到择期手术。尿道损伤和狭窄者拔除导尿后继续行尿道扩张,第一个月每周一次,以后每月一次,共计两年,随访2年,患者均未出现尿道狭窄﹑尿线变细或排尿困难。结论斑马导丝引导下导尿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斑马导丝 引导 导尿管植入术
  • 简介: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之一,保留灌肠所用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灌肠给患者不适的程度也会影响治疗效果。我科近年来用中药进行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输卵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保留时间不尽人意,以及给患者带来不适,也经常让患者中断疗程,影响治疗效果,选自2006年6月-10月,3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在临床上应用一次性导尿的使用明显延长了药物在肠内保留的时间,同时也明显减轻了由灌肠所导致患者带来的不适,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一次性导尿管 慢性盆腔炎 治疗效果 保留灌肠治疗 保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拔除尿前,膀胱不同充盈程度对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尿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拔出尿前夹闭尿,瞩病人多饮水,待膀胱充盈时将导尿拔除;对照组将尿液排空,膀胱空虚后拔除尿。结果充盈组患者拔除尿后第一次排尿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膀胱充盈时拔除尿后,患者能自主排尿顺利,未有尿潴留的发生。

  • 标签: 留置导尿 拔除尿管 膀胱充盈 自主排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预防全麻患者苏醒期因尿刺激引起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90例ASAⅠ~Ⅱ级行择期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于术前一天及入手术室后分别进行每次10~20分钟的心理护理,于全身麻醉开始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导尿术。B组于全身麻醉前患者清醒时行导尿术,C组于全身麻醉开始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导尿术。观察记录拔后患者因尿刺激引发躁动发生率。结果与A组比较,C组的躁动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B组的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C组的躁动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因导尿刺激出现躁动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安全和恢复。

  • 标签: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 躁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均留置导尿,其中有17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83例未发生尿路感染,总结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与相关的护理策略。结果年龄较大、导尿留置时间长与尿道口消毒护理未彻底、膀胱冲洗为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四个因素均为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留置导尿患者的护理,避免膀胱冲洗,缩短导尿留置时间,并对患者的尿道口进行消毒,以此来预防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因素 护理措施
  • 作者: 冯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0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
  • 简介:临床上有一些慢性老年患者因疾病的原因,在康复期间需要长期留置尿,如高位截瘫或一些在手术或治疗之后需要留置导尿的患者,或因家庭由于无法负担住院费或其他原因,最终会在给患者留置导尿然后将患者接回家中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可能会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所以,家属应该多学习导尿的家庭护理知识,了解正确的护理方法,这样才能减轻患者的病痛。

  • 标签: 留置导尿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TURBT术后留置导尿出院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本院TURBT术后留置导尿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3月到2021年12,共计74例,其中常规指导的37例信息录入对照组,护理干预的37例患者信息录入干预组,分析组间调研数据。结果:干预组护理依从性较之对照组高,数据分析有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组间GAD-7、PHQ-9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GAD-7、PHQ-9分值较之对照组数据更低(P<0.05)。讨论:TURBT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在出院指导方面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率提升,更好地促进患者心情状态有效改善,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TURBT术 留置导尿管 出院患者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留置导尿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分析。方法 2020年4月到2022年6月,将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29例留置导尿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将在我院接受预见性护理的31例留置导尿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不同护理后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2例(6.45%)]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例(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留置导尿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能有效的预防尿路感染发生,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荐。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手术后留置尿道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分析其对减轻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04~2021.04月收治的手术后留置导尿患者为研究对象(n=70),并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n=35)在对照组(n=35,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模式应用后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尿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尿路感染发生率发现,研究组均较短或较低(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术后留置导尿患者康复中,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干预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ICU留置导尿患者发生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某院ICU留置导尿的18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导尿相关尿路感染分为尿路感染组(90例)和无尿路感染组(90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导尿留置时间、夹训练、术后低蛋白血症)及实验室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分析尿路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个年龄组,即合并糖尿病、尿潴留时间、术后血红蛋白、TGF-β1血清和TNF-α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 < 0.05);这两个群体在性别、吸烟史和钳子管理培训方面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着的(p > 0.05)。多因素物流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尿潴留时间≥7d、术后血红蛋白、serrotnf-α和TNF-α 1是尿潴留患者尿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尿路检控时间、尿路检控时间、年龄、妇女、糖尿病、住院时间等都是ICU综合症的危险因素。

  • 标签: ICU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