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复合微量营养素制剂干预以祛除疲劳,并找到合适干预窗口时间,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方法选择军事演习后某部240例为干预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检测垂体-肾上腺(包括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24h尿游离皮质醇)、垂体-性腺(黄体生成素、睾酮、雌二醇)、垂体-甲状腺功能(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B、NK),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交叉干预后重新进行上述项目的检测;本实验使用随机、双盲、交叉的设计方案。结果使用复合微量营养素干预后,服药组的指战员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安慰药组指战员,而且先服药比后服药的恢复程度好;其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安慰药组,而垂体-性腺轴功能恢复程度与安慰药组无显著差异,垂体-甲状腺及垂体-性腺轴功能先服药比后服药的恢复程度也无显著差异。结论(1)高强度作业后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能加速战士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的恢复;(2)高强度军事作业后早期服用复合微量营养素效果优于晚期服用。

  • 标签: 军事作业性疲劳 复合微量营养素 内分泌激素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使用剂量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分别收集对比硫唑嘌呤(AZA)治疗克罗恩病(CD)36例和30例;6-巯基嘌呤(6-MP)治疗克罗恩病(CD)65例;AZ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48例;环孢菌素(CsA)治疗炎症性肠病11例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AZA治疗CD2.0~2.5mg/kg?d36例4个月、2.5mg/kg?d30例12个月、治疗UC48例12个月;应用6-MP和安慰剂治疗CD12个月;应用CsA治疗UC和CD。以上各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安慰剂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AZA/6-MP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CD病例,50%~70%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乃至停用激素,且可用作维持治疗。CsA治疗重型UC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免疫抑制剂 炎症性肠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对乙肝表面抗原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8份选定的住院患者标本同时以GIC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操作方法均按试剂盒说明书,并且对GICA法进行灵敏性、重复型、特异性分析。结果GICA和ELISA两种方法比较,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均为99%以上,并且GICA试条只与HBsAg有特异性反应,与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e抗原等无交叉反应。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操作简便快速,费用少,结果鲜明直观,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与ELISA相近,又不需特殊仪器设备,能满足临床急诊和基层医院的需求,其对乙肝表面抗原测定有很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GICA ELISA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应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检测确认单纯为封闭抗体缺乏的161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89例,给予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72例,未行任何处理,比较两者妊娠结局。研究组经治疗后常规复查封闭抗体,比较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59.6%及33.3%,流产率分别为11.3%及5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68.1%及23.5%,流产率分别为10.2%及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治疗封闭抗体不足复发性流产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封闭抗体 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复发性流产
  • 简介:毒理基因组学是利用DNA微阵列技术,研究化合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基因变化,将组学技术与传统毒理学及组织病理学相结合,评价和预测化合物的毒性的一门学科。随着毒理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免疫毒理学领域也开始利用基因表达谱来分析化合物的免疫毒性。目前认为免疫毒理基因组学可能在下述3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即免疫毒性物质的筛选、免疫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免疫毒性风险评估。现围绕这3个方面,对毒理基因组学在免疫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 标签: 毒理基因组 免疫毒理学 药物安全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免疫相关蛋白与烟雾病的关系。方法术中留取25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对照组)的硬脑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硬脑膜血管壁IgG、IgM、补体c3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采用HE染色观察血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HE染色显示,两组的硬脑膜血管壁均主要由内皮细胞和外层的周细胞构成,无中膜结构。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有部分内皮细胞核深染,向管腔轻度突起。②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壁的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发生率分别为92%(23/25)、84%(21/25)及84%(21/25),对照组分别为20%(1/5)、20%(1/5)及4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对照组硬脑膜血管即使有IgG、IgM、补体c3阳性表达,也均为弱阳性(+)表达。烟雾病组硬脑膜血管VCAM-1阳性表达发生率为14%(3/21),对照组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相关蛋白可能参与烟雾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补体C3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脂蛋白(a)试剂的性能。方法按NCCLS有关评价方案对试剂的精密度、线性范围、准确度(回收率)、比对实验三项主要性能指标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该试剂的低、中、高值样本天内精密度(用CV天内值表示)分别为3.55、2.13%和1.36%,天间精密度(用CV天间值表示)分别为5.29、4.33%和2.86%;试剂在31~1284mg/L范围内线性良好;与进口试剂相比,相关系数r2=0.9905,相关方程为Y=0.9375X+10.23,测定结果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该试剂完全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脂蛋白(a) 临床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微柱凝胶卡对AIHA患者进行常规血型鉴定及磷酸氯喹放散实验后定型,同时进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和吸收试验。结果血型鉴定受干扰者7例,正反定不符,磷酸氯喹放散后能正确定型。直抗均为阳性,抗体筛查阳性12例,经吸收自身抗体后检出抗-E抗体2例。结论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会干扰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及交叉配血,准确定型及抗体筛查和鉴定对安全输血十分重要。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血型 抗体筛查 输血
  • 简介:摘要人体的免疫力关系到整个人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防线。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各方面的压力都大大高于从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逐渐的向着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将试着探讨那些我们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对免疫力的影响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 标签: 饮食 免疫力 习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服用强的松联合熊去氧胆酸。观察病人服用药物前后的病情变化和身体状况,探讨该治疗方法的成效。结果对病人治疗前后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如IgA、IgG以及AMA、SMA、进行检测,差异很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病人体内的其他生化学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则有较大差异,肝脏的损害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AIH-PBC病人进行强的松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改善了病情,可靠有效。

  • 标签: 肝硬化 免疫性 强的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ZX-Ri自血免疫双向调节疗法”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疗效与疗程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临床分组比较的开放性研究,选择各类型白癜风1300例,以3个月临床治疗效果为准,记录数据,观察分析。结果总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保持在98%,其中3例患者中途选择放弃治疗。结论ZX-Ri自血免疫双向调节疗法在治疗白癜风方面有着显著效果,尤其针对初期白癜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类型组发现,不同发病部位、性别、年龄段、时期白癜风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差异,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因此技术值得在白癜风治疗领域中推广应用。

  • 标签: ZX-Ri自血免疫双向调节疗法 白癜风 免疫力 体内微循环 内调外治
  • 简介:摘要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多功能细胞因子,近年来在结核病免疫机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TNF-α促进巨噬细胞抗结核免疫;参与结核病调节Th1型免疫反应;与结核性肉芽肿的形成和维持;在结核感染中的双重作用;本文收集相关文献,就肿瘤坏死因子-α在结核病免疫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提升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22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患儿分为两组.一种对照组,一组为治疗组,每组各为11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病毒、吸氧、纠正心力衰竭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需要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滴免疫球蛋白,采用静脉滴注,药物的用量控制在O.49•kg-1•d,需要连续服用3天,同时,在治疗过程,随时观察患儿的疗效以及各项体征和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且针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项体征值进行对照分析,如IgG、IgA、IgM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45%和94.55%,两组患儿之间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x2=7.71,P<O.05),根据治疗结果以及病理学分析,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如住院时间缩短、心衰、退热、肺部哆音、咳嗽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经过对两组患儿的仔细观察发现,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既安全又有效,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治疗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T细胞亚群,其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肿瘤免疫以及器官移植排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在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肿瘤局部微环境中Treg数目增多,且Treg数目与患者肿瘤进展程度和预后、生存率呈负相关。去除Treg、促进Treg凋亡或封闭其抑制功能,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肿瘤的作用。因此,控制Treg细胞的数量与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肿瘤的进程,为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将就调节性T细胞与乳腺癌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乳腺癌 肿瘤免疫
  • 简介:摘要酶联免疫试验是目前国内采供血机构筛查四项传染性指标的主要方法,保障其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本文从试验中断、白板、花板、结果呈负值及非特异性显色五个方面分析了它们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减少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旨在提高ELISA筛查血液传染性指标的准确性,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ELISA 试验中断 白板 花板 负值 非特异性显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学龄前流动儿童新管理模式在免疫规划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泗泾镇社区综合协管员对学龄前流动儿童进行管理,观察模式采用前后学龄前流动儿童排摸及疫苗接种情况。结果自2011年起泗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龄前流动儿童日常摸底和强化免疫工作开展,采取由协管员入户进行宣传摸底,再由接种人员对摸底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和查漏,最后直接到现场补种,比此种模式采用前由预防科医护人员摸底的流动儿童数量大大提高,补种数和接种及时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学龄前流动儿童管理归口于社区综合协管员管理,建立起以政府牵头,公安、卫生、教育等多部门协作工作制度,定期督查学龄前流动儿童管理情况,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学龄前 流动儿童 管理模式 免疫规划
  • 简介:摘要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以皮肤黏膜、内脏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体液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血小板生成不足是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对ITP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补体作用、滤泡辅助性T细胞的异常等许多观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对ITP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机制 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