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采用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作为参照,分析CLIA法、ELISA法對乙肝的诊断结果。结果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1.84%、93.55%、92.50%,CLIA法分别为93.88%、96.77%、95.00%,二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均>0.7。CLIA法对HBsAg、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P<0.05),而在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LIA法、ELISA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果均较好,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CLIA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ELISA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研究所选取患者均为接受乙肝病毒血清检验患者,共有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等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现为P>0.05,其差异较小。结论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对其展开病毒血清检验工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的检验效果均相对显著,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乙型肝炎 血清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采用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作为参照,分析CLIA法、ELISA法對乙肝的诊断结果。结果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1.84%、93.55%、92.50%,CLIA法分别为93.88%、96.77%、95.00%,二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LIA法、ELISA法对乙肝的诊断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之间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均>0.7。CLIA法对HBsAg、HBeAg、HBeAb的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法(P<0.05),而在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LIA法、ELISA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果均较好,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CLIA法的检验准确性高于ELISA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血清学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C3组小鼠的T细胞亚群(CD4+CD8-,本次实验A、B两方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转化和T细胞亚群进行了研究,结果A组CD4+/CD8+低于B、C两组(P<

  • 标签: 中药方小鼠 功能影响 小鼠细胞免疫
  • 简介:病毒编码了一些蛋白产物来影响抗原呈递过程的各个环节(如蛋白酶降解作用、抗原多肽的运输、MHCⅠ类分子的形成等),也能阻止抗原多肽结合的MHCⅡ类分子在感染细胞表面的显现[18],白细胞介素-10(IL-10)能够抑制MHCⅡ类分子从胞内结构中向细胞表面的补充

  • 标签: 中病毒 免疫逃避 抗原呈递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社区聚居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8所幼儿园1581例家长自愿参加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儿童静脉采血3ml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1581例儿童中有4例母婴传播,1162例儿童已经强免或重免乙肝疫苗,其抗-HBs滴度表达趋势逐渐升高;415例儿童未强免或重免其抗-HBs滴度主要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到4岁其有效保护滴度表现为0。结论完成3剂乙肝疫苗初次免疫之后,3岁左右应该检测乙肝两对半,对抗体滴度呈弱阳性或阴性的儿童,及时给予强免或重免,方能达到保护儿童不被传染乙肝病毒。

  • 标签: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疫苗 加强免疫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干预要点,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总计80例。进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随机分组护理,对照组4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干预期间情绪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状况。结果观察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及干预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是改善其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临床特点 综合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 简介:雷公藤总苷(TⅡ)可以抑制T细胞IL-2的产生、IL-2R的表达和活化T细胞对IL-2的反应性在转录水平上抑制IL-2和IL-2RP55的基因表达,通过阻断IL-2与IL-2R结合发挥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FTY720作用于S1P1受体可改变淋巴细胞再循环

  • 标签: 免疫干预 宿主病 干预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提升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中应用社区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7.12社区中的298例婴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观察其护理后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等疫苗的接种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7.33%、98.00%、98.67%、97.33%、100%,对照组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85.81%、83.11%、84.46%、83.78%、83.46%,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明显提高婴儿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 标签: 疫苗 接种率 婴儿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南京市某社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对策。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随机抽样选取本社区常住户籍儿童12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本社区的流动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向家长下发相关调查问卷,对儿童的出生日期、接种情况及接种证件号等进行核实,分析研究两组儿童的免疫现状,并对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研究组本地常住儿童的全程接种率、免疫建证率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流动儿童,组间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及建证率仍有待提升,需要通过合理的免疫规划管理改善现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免疫保护,最大限度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 现状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完善措施。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时间范围选取的是从 2018年 02月到 2019年 02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结果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工作素养、检验所处的环境和试剂平衡时间的长短; 100 例患者中检验质量不合格的人数为 10 例,质量较高。 结论 针对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严格把控每一个检验环节,规范操作,有助于提高临床的免疫检验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完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价值,并对产妇的检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7例产妇,通过随机分组法按照产前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产妇分组为A组(n=64例)和B组(n=63例),其中对B组进行一般检查工作,而A组则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查,完成检查后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的检验结果。结果A组经过检测后分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4.69%显著低于B组经过检测后分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15.87%(P<0.05)。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查,有利于帮助产妇在围产期减少受到不良事件的影响,对于母婴生存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包括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来自流行病学、家庭和双胞胎研究的可靠数据表明,基因对AITD的发展有很强的影响。多年来在AITD易感基因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就与AITD相关的主要易感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易感基因
  • 简介:摘要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就是将复杂的多学科的医学知识以“疾病”连接起来,将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打破学科界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 标签: PBL 医学免疫学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特点。方法 :以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某院接收的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48例作为观察组 ,再选取同期进行参与检查的非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48例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了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检测 ,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受检者的 RBC、 WBC、 PLT、 HGB各指标水平相比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的 MCV与 MCH两个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受检者的肾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受检者的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 ,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检验特点表现为 ,红细胞 MCV与 MCH水平可能会异常升高 ,且肾脏功能的相关指标水平也可能升高。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肝炎 检验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中,患有HBV的患者14例,作为甲组,患有HCV的患者20例,作为乙组,其余13例患者为重叠感染患者,作为丙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对此三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表达水平、谷草转氨酶表达水平及肝储备功能评分。结果经过本次实验发现,甲组和乙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表达水平、谷草转氨酶水平、肝储备功能评分差异较小,无可比性,(P>0.05),而患有重叠感染的丙组患者,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储备功能评分均高于甲组、乙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生化免疫指标来对患有HBV、HCV及重叠感染患者进行检验,准确率高,可以有效帮助医务人员确诊,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 标签: HBV HCV 重叠感染 生化免疫指标检验 临床效果
  • 作者: 王文海宋爱菊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青州市东夏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262514)【中图分类号】R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239-01随着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相继颁布,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农村的计划免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非常大成绩。面临这种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做好乡镇的计划免疫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前现状1.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我国从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通过对儿童实施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了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儿童身体健康。但“重治轻防”的观念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计划免疫工作,再加上地方财政紧张等因素,导致计划免疫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计划免疫工作的需求。目前乡级防保人员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乡村医生待遇偏低,导致他们缺乏工作积极性,有些乡村医生不愿承担计公共卫生工作,甚至弃医从农或从商,严重影响了计划免疫各项措施的落实1.2流动儿童管理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变革,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流动儿童群体庞大,居无定所,预防接种工作难以落实,成为计划免疫工作的盲区,严重影响计划免疫工作持续深入发展的突出问题。1.3二类疫苗的推广问题预防接种是控制和消灭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重要而又简便易行的方法之一。我国每年大量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为适龄儿童实行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使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得到提高,适龄人群免疫水平得到了提高,控制和消除了针对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国产、进口新疫苗不断问世,用于儿童免疫预防,以进一步减少儿童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类疫苗均为二类有价疫苗,给一些经济困难的儿童家长增加负担,降低对新疫苗的接种率,从而使二类疫苗的接种、推广受到局限。1.4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问题目前国内免疫接种所使用的生物制品尽管经过逐步改良,但预防接种后异常反应仍时有发生,给基层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一些问题。由于部分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对疫苗带来的异常反应宣传不到位,极少数的儿童家长不理解,纠缠不休,向所在医院疾控中心索赔经济、精神损失,致使基层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对预防接种工作心存顾虑。1.5疫苗事件的影响近年来由于疫苗事件的发生,儿童家长对疫苗质量产生质疑,对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临床检验之中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我县疾控中心所收集的1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均分为甲状腺肿瘤A组,甲亢B组,其他甲状腺疾病C组,各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40例,设为对照组,上述4组均接受放射免疫法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法所测得的甲状腺球蛋白显著高于放射免疫法,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测得的假阴性例数要显著低于放射免疫法,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能够对甲状腺疾病予以有效检测,准确率较高,临床价值突出。

  • 标签: 临床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