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观察其在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的疗效,探讨其与各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Tl571400mg?800mg/d,对住院29例患者连续口服1—12个月。结果: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慢性期分别口服1—4个月,均为完全缓解.3例加速期分别口服1—2个月,其中2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17例急变期分别口服2—12个月。其中4例达到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未缓解。结论:STI571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的愦巨期、加速期、急变期都有明显疗效。但加速期、急变期与慢性期相比疗效差,毒副作用多。

  • 标签: STl571 治疗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化疗 临床资料 甲磺酸伊马替尼
  • 简介: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除具有急性白血共同的临床表现外,还有其特殊的临床征象。其之所以成为高危、难治或白血急症,是其病理生理学的特点所致。本文对我院2002年以来住院的17例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分型,疗效及早期死亡原因。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浆细胞白血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浆细胞白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4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15例患者初诊症状中腰痛或骨痛6例。外周血中白细胞增高10例,减少1例,正常4例;贫血15例;血小板减少12例,正常3例。免疫球蛋白分型以IgG型最多。β2-微球蛋白升高13例,有10例患者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其中8例患者为复杂核型,2例患者为t(11;14)缺失。12例患者接受化疗,1例患者接受化疗完全缓解后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总体缓解比例为7/15。结论浆细胞白血是一种罕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进展快,预后差,应从有效的含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治疗方案迅速开始治疗,然后进行大剂量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

  • 标签: 浆细胞白血病 骨痛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白血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50例白血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随机划为甲组25例、乙组25例。其中甲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乙组使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84.00%,乙组则为100.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乙组总不良反应率为4.00%,甲组则为24.00%,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甲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12.5±3.7)d、乙组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为(7.7±2.3)d。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血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综合护理模式的使用,能够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可预防院内感染,可推广。

  • 标签: 白血病 化疗 粒细胞缺乏 护理效果
  • 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是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之一,其治疗效果近年来尚无显著改善,虽然诱导治疗的首次缓解率可达到89%-90%,但3-5年的无病生存率仅为10%-30%,约有50%以上的患者1-2年内复发。老年ALL预后尤其不良,英格兰北部和美国报道提示所有60岁以上老年ALL患者采取足够积极的治疗,2年总生存率约20%,5年总生存率约为12%,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老年 预后因素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诊治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05年1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FAB分型显示ALL-L18例,ALL-L24例,All-L33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进行化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VLDP方案用法为V(长春新碱)2mg静脉注射,第1、8、15、22d;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1万U静脉滴注,第19~28d;D(柔红霉素)60mg静脉滴注,第1~3d,15~17d;Pred(泼尼松)60mg口服,第1~14d,15~28d减半。第二阶段为缓解后治疗(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原诱导CR方案、含有HD-MTX、含依托泊苷(VP16)方案、阿糖胞苷(HD-Arac)交替化疗3~4疗程,化疗间期用口服强的松(Pred)、甲氨蝶呤(MTX)、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CNSL)预防及治疗采用鞘内注射、全身化疗。结果治疗一疗程后,15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率66.7%,首次诱导死亡0例,3年总生存率(OS)33.3%和无病生存率(DFS)为20.0%。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定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复查。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准确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其中染色体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迄今报道涉及50多种特异的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及人类生命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成人AML的治疗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难治AML的预后更差,再次达完全缓解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O%,治愈率不到5%(除非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因此,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refractoryacutemyeloidleukemia)的治疗就成为白血治疗中的难题之一。本文从成人难治AML发生的可能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难治 诊治 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对成人ALL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的逐渐认识和一些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近年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

  • 标签: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因素 治疗
  • 简介:体外研究证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能提高ara—C和蒽环类药物对白血细胞细胞毒作用。Saito等报道了应用CAG方案的疗效,43例/69例(62%)获得了完全缓解,毒性较轻。2004年7月~2006年6月笔者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acutemyeloidleukemion,AML)3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白血病 单核细胞 急性 临床方案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关于CL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取得多项重大进展。2020年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就该疾病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使人们对CL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基础研究
  • 简介:慢性粒细胞白血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中药在治疗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在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的临床应用中,多为中药与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单独应用中药治疗仅见于个案报道。本文从临床出发,以药物实践推荐为分类方式,对当前应用的中药的基础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方面为主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药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4年12月,美国FDA批准Genzyme公司的clofarabine(商品名Clolar)治疗1~21岁顽固性或复发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患者。氯法拉滨为10多年来首个获准专门用于儿童白血治疗的新药。本文介绍了氯法拉滨的品种特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

  • 标签: 氯法拉滨 儿科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7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CML)的治疗现状。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14年3月起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反应。结果全部为Ph染色体阳性CML,男女性各35例,中位年龄50岁。70例患者中,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干扰素和羟基脲的患者分别占35.7%、35.7%和52.9%,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占11.4%。随访时间从4月至16年,中位随访27个月。TKI治疗组3年总生存(OS)率是85.7%,而羟基脲(和/或)干扰素组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年OS率分别是46.4%和75.0%,与TKI治疗组比较的P值分别是0.04和0.19。结论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随着TKI作为一线治疗用药的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使得CML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伊马替尼 干扰素 羟基脲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