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15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朱芸

朱芸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05年1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FAB分型显示:ALL-L1:8例,ALL-L2:4例,All-L3:3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VLDP方案用法为:V(长春新碱)2mg静脉注射,第1、8、15、22d;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1万U静脉滴注,第19~28d;D(柔红霉素)60mg静脉滴注,第1~3d,15~17d;Pred(泼尼松)60mg口服,第1~14d,15~28d减半。第二阶段为缓解后治疗(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原诱导CR方案、含有HD-MTX、含依托泊苷(VP16)方案、阿糖胞苷(HD-Arac)交替化疗3~4疗程,化疗间期用口服强的松(Pred)、甲氨蝶呤(MTX)、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预防及治疗采用鞘内注射、全身化疗。结果:治疗一疗程后,15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率66.7%,首次诱导死亡0例,3年总生存率(OS)33.3%和无病生存率(DFS)为20.0%。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定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复查。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20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患者,男性患者9例,女性6例;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43.2±岁。FAB分型显示:ALL-L1:8例,ALL-L2:4例,All-L3:3例。符合MCM标准15例,具有B系表达12例,T系表达3例。

1.2治疗方法

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VLDP方案用法为:V(长春新碱)2mg静脉注射,第1、8、15、22d;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1万U静脉滴注,第19~28d;D(柔红霉素)60mg静脉滴注,第1~3d,15~17d;Pred(泼尼松)60mg口服,第1~14d,15~28d减半。第二阶段为缓解后治疗(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原诱导CR方案、含有HD-MTX、含依托泊苷(VP16)方案、阿糖胞苷(HD-Arac)交替化疗3~4疗程,化疗间期用口服强的松(Pred)、甲氨蝶呤(MTX)、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预防及治疗采用鞘内注射、全身化疗。

1.3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15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率66.7%,首次诱导死亡0例,3年总生存率(OS)33.3%和无病生存率(DFS)为20.0%。详细结果见表。

3.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dult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血液病,约占急性白血病患者的30%~40%,临床异质性大,生物学特征多样。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比较难治愈的血液病,总生存率小于10%。

目前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主要是通过强烈的诱导治疗,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目的是尽快减少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改善正常造血功能,缓解临床症状[6]。第二阶段为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治疗、强化治疗、维持治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等),目的是消灭残存白血病细胞,预防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本组研究显示,治疗一疗程后,15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率66.7%,首次诱导死亡0例,3年总生存率(OS)33.3%和无病生存率(DFS)为20.0%。

作为医务人员应该权衡利弊,综合治疗。在诱导缓解和巩固强化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率66.7%,按着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治疗标准,本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维持治疗有较好的长期预后,其无病生存率(DFS)为20.0%。治疗过程中,在24h成人输注甲氨蝶呤应严格规定使用的剂量,甲氨蝶呤毒性可降低治疗效果。虽然缩短输注时间可以降低甲氨蝶呤毒性,也可以产生影响不良预后的因素[7、8]。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中注意化疗药物是的剂量强度,在巩固治疗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和大剂量蒽环类药物使用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注意的是要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期作用。因为如果相应的药物反应,骨髓抑制期延长而出现严重感染,这些因素将影响进一步治疗效果。所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是能否生存的关键阶段,也是具体体现个体化治疗的阶段。为了提高疗效,保证治疗的连续,应尽早开始缓解后治疗[9、10]。

综上所述,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定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复查,寻找更加高效的化疗方案,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翠翠,周春林,王慧君.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型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7):444-449.

[2]孙秀娟,秘营昌,傅明伟.缓解后治疗开始时间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0):920-923.

[10]孙秀娟,秘营昌,傅明伟等.缓解后治疗开始时间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10):9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