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2011年单中心初始血液透析患者透前贫血情况,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按标准纳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新增的初始血液透析患者92例。收集人口学资料、肾病病史、就诊史、原发病、合并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红蛋白与性别、年龄、缴费类别、肾病病史、就诊史、糖尿病、感染、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agents,ESA)使用史、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二氧化碳结合力(ECO2)、血清白蛋白(Alb)。结果:92例患者平均年龄(57.8±16.9)岁,平均Hb(72.7±14.6)g/L;与Hb〈90g/L组相比,Hb≥90g/L组有更多的肾内科就诊史和有ESA使用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Hb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感染、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结论:本中心初次血液透析患者进入透析时贫血严重,贫血严重程度与合并感染、有ESA使用史、eGFR和Alb水平相关。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贫血 肾透析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自发性气胸病人,均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置管后接水封瓶持续闭式引流。结果37例自发性气胸治愈32例,好转2例,无效3例,治愈好转率91.89%。结论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微创置入胸腔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 (HD)治疗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72例患者,其中右颈内静脉置管56例 (77.78%),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3例 (18.06%),右股静脉置管 3例 (4.16%)。分析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处理方法。结果:血流量不足 7例 (9.72%),导管相关感染4例 (5.55%),导管栓塞 5例 (6.94%),导管意外脱落3例(4.16%)。经及时处理,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后果。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便、并发症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足够血流量等优点,是建立急诊 HD治疗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理想方法。护理人员正确的操作技术和做好对病人的宣教和精心的护理是防治中心静脉置管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筛选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肿瘤内科接收的80例患者,将纳入的病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人数为40例,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采取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患者则采取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将两组最终获得的置管使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较高,置管操作时间和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少,导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最终患者对置管操作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指标对比结果显示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内科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建议临床将其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内科 中心静脉置管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在介入超声治疗肺脓肿中的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 2020年1月~7月对34例肺脓肿患者在局麻下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开腹行肺脓肿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代替开腹介入超声治肺脓肿具有安全可靠、有效、微创和痛苦小以及康复快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 导管 肺脓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参选人数为80例,按照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40例,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纳入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加强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干预后的心率、QTC间期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率、QTC间期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率、QTC间期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加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的53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致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91.18%,大肠埃希菌5.88%,脆弱类拟杆菌2.94%。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三代头孢在内的大部分抗生素敏感。治疗前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百分比、C-反应蛋白、转氨酶明显升高,白蛋白及前白蛋白下降,治疗后均改善,P<0.05。结论:肝脓肿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比例高,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 肝脓肿 CT引导 置管引流 肺炎克雷伯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建立胸痛中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对照组40例为建立胸痛中心之前收治的患者;观察组40例为建立胸痛中心之后收治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以对照组疾病知识的总掌握度为基础,观察组该指标与其对比结果差异较大,P<0.05。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对比,观察组心衰、死亡与其他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从建立胸痛中心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且心衰、死亡与其他发病率显著降低,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残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其康复过程充满挑战,尤其是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常常伴随着脑血管疾病的康复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了解和干预这些心理因素成为康复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心理干预 康复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胸痛患者应用胸痛中心建设对治疗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100例胸痛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胸痛中心建设提供的综合治疗服务,包括快速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门诊和住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医疗模式下的治疗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观察组胸痛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显著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表现出更低的趋势,预后较为良好。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改善胸痛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长和预后效果。提供快速、精细的诊疗服务和全面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缩短就诊时间、降低住院成本,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设胸痛中心是改善胸痛患者治疗质量和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 治疗时间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时间的透析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如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的担忧以及对生活变化的适应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探讨心理健康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实践效果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的增多,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论述了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心理健康护理及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采取静脉治疗小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0例采取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常规护理联合静脉治疗小组模式。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P<0.05);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护理中采取静脉治疗小组模式,可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小组模式 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成都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把成都打造成西部经济中心,对于成都建成国家中心城市,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增强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与教学愈来愈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师生在教学中彼此的交流与分享。课程范式也正从“传递中心课程”向“对话中心课程”转型,具体体现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从“课程即计划”转向“课程即体验”.课程内容从“制度化的知识”过渡到“开放性主题”,课程实施从“控制传递”走向“理解对话”。

  • 标签: 传递中心课程:对话中心课程 课程范式
  • 简介:论述了电信客户服务中心的定位,即运用VoIP技术的呼叫中心,利用客户服务中心,客户可以通过电话,传真,E-mail,Internet及Internet上的语音或视频等任何一种方式方便地得到企业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详细阐述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支撑技术,以及CRM(客户关系管理)如何引入等问题。

  • 标签: 电信企业 因特网 呼叫中心 客户服务中心 客户关系管理
  • 简介: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作为中国社区戒毒康复的一个有效措施,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多民族的新疆地区,毒情形势和吸毒人员有着不同于内地的特点,在新疆实施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出了相当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从乌鲁木齐美沙酮维持治疗8个中心门诊的调查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美沙酮 维持治疗 调查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影响男性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多中心的237例外伤性尿道狭窄的初次治疗效果,采用多因素分析,用卡方、卡方分割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在狭窄复发的因素中,狭窄长度分组(0~2cm,2~4cm)的P〈0.05,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的P〈0.05,狭窄初次治疗方式(尿扩,尿道内切开,尿道吻合)的P〈0.05;狭窄的初次治疗方式,尿扩与尿道吻合比较P〈0.01,尿道内切开与尿扩比较的P〉0.05,尿道内切开与尿道吻合比较P〈0.01。结论外伤导致的尿道狭窄长度、围手术期尿路感染、狭窄初次治疗方式是影响尿道狭窄复发的重要因素;尿道狭窄的长度与尿道内切开的疗效相关,狭窄长度〈2cm复发率低,〉2cm复发率高;尿道吻合术的影响因素与狭窄长度、狭窄部位、既往手术史无关,与围手术期尿路感染及手术本身有关,与其他手术方式相比,尿道吻合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复发率最低。

  • 标签: 尿道狭窄 外伤性 治疗效果 男性 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