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牙周病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科接受治疗的口腔牙周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段为2022年3月-2023年3月,将所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共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人数各有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依从性以及口腔疼痛程度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牙周病患者治疗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及配合度,促进疾病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折磨。

  • 标签: 口腔牙周病 心理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使用中医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总计91例,分为两个实验小组,即实验A组(45例)和实验B组(46例)。比较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得分以及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B组的治疗方式所取得效果比实验A组的治疗方式所取得效果较好。实验B组的疼痛感得分较低。实验A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治疗管理、沟通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在本次研究中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崇。

  • 标签: 中医综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照研究
  • 作者: 孙大伟 蒋文涛 钟林 蔡金贞 郭文治 吕国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心肝胆胰外一科 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长春 130021,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科,天津 30019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25,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青岛 26607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郑州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21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等国内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2例行肝移植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例,女4例;年龄为57(38~71)岁。观察指标:(1)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随访情况。(3)预后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2例患者中,20例移植前确诊ICC;7例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例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史;7例移植前有肿瘤治疗史;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B、C级分别为7、6、9例;16例术前CA19-9>40 U/mL;14例肿瘤数目为单发;11例肿瘤位于右半肝、6例位于左半肝+右半肝、5例位于左半肝;9例肿瘤侵犯脉管;肿瘤均为中、低分化;9例有肝硬化改变;4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0例肿瘤负荷满足米兰标准;22例患者肿瘤长径为4.5(1.5~8.0)cm。(2)随访情况。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3~207)个月。22例患者中,9例肿瘤复发,8例死亡。(3)预后情况。22例ICC患者肝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73%、68.1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0例满足米兰标准和12例超出米兰标准ICC患者肝移植后总生存、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13,0.26,95%可信区间为0.03~0.53,0.08~0.82,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12例超出米兰标准ICC患者中,5例术前行肿瘤降期治疗和7例未行肿瘤降期治疗患者肝移植后总生存、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18,0.14,95%可信区间为0.04~0.76,0.04~0.58,P<0.05)。结论满足米兰标准ICC患者肝移植预后效果明显优于超出米兰标准患者,而对超出米兰标准ICC患者积极行肝移植前降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预后 米兰标准 降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的用途及其价值。方法:收治采用两种静脉置管的患者102例,其中采用经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CVC)84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18例。从成功率、感染率、舒适度等方面对这两种置管方式进行评价。结果:102例患者共出现感染6例,发生率2.94%;从机械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来说,①经锁骨下cvc:患者84例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导管滑脱1例(1.23%),误刺锁骨下动脉1例(1.23%),导管异位(误入颈内或颈总或颈前静脉)2例(2.38%),同侧颈肩部或耳后酸胀不适或伴疼痛3例(3.57%);②PICC:患者18例发生的并发症依次为局部疼痛2例(11.11%),局部肿胀1例(5.56%),导管外移和导管阻塞各1例(5.56%)。结论: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置管,可较好地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清除各类风险隐患,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预后,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肿瘤内科 中心静脉置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院内2021年8月到2023年5月收治的6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健康状态与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两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浅表胃炎治疗中,心理护理可发挥辅助作用,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浅表胃炎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10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全肺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患者生存状态。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效果确切。

  • 标签: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 中心型肺癌 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在急诊血液透析 (HD)治疗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4月在本院行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72例患者,其中右颈内静脉置管56例 (77.78%),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3例 (18.06%),右股静脉置管 3例 (4.16%)。分析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处理方法。结果:血流量不足 7例 (9.72%),导管相关感染4例 (5.55%),导管栓塞 5例 (6.94%),导管意外脱落3例(4.16%)。经及时处理,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后果。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方便快捷、操作简便、并发症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供足够血流量等优点,是建立急诊 HD治疗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理想方法。护理人员正确的操作技术和做好对病人的宣教和精心的护理是防治中心静脉置管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期间建立胸痛中心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其中对照组40例为建立胸痛中心之前收治的患者;观察组40例为建立胸痛中心之后收治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以对照组疾病知识的总掌握度为基础,观察组该指标与其对比结果差异较大,P<0.05。以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对比,观察组心衰、死亡与其他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从建立胸痛中心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且心衰、死亡与其他发病率显著降低,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患者中心制护理模式在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介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癌因疲乏程度和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患者中心制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介入治疗 患者中心制护理模式 非小细胞肺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应激对策运用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方法:实验对象65例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入院后以红蓝色球随机抽取法分为对照组(n=32)、实验组(n=33)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应激对策,并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运用心理应激对策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心理应激对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借助介入技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的效果。方法:选择在二零二一年三月到二零二二年五月间,我院对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中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四十五例病人开展研究,给予了四十例病人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扩张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S)的介入疗法,并纳入了治疗组;另外五个病人则采用侧上肢重新建立动静脉内瘘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具有中心静脉双支病变的有6例(15%)、单支病变有34例(85%);所有患者中实施受察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有27例,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有13例,经过介入治疗后患者获得血管再通。而且介入治疗患者患侧肢体血液透析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未应用介入治疗患者。另外,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恢复时间要比未介入治疗患者短。结论:介入治疗维持型血透析病人的静脉狭窄及堵塞的情况疗效比较好,同时由于介入治疗是微创手术,对患者的治疗损伤较小,且起效快,故在医院中应大力开展使用介入治疗手术。

  • 标签: 介入治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CI治疗心律失常危险因素。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80例行PCI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采取对应防治措施,提高预后。结果 心律失常患者PCI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痉挛、夹层、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周围血管并发症及其他,发生例数依次为5例、4例、4例、3例、3例、2例、1例,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心律失常主要原因为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合并瓣膜病等,发生例数依次为1例、1例、1例,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并发症较多,需分析其危险因素,制定科学预防措施,提高预后。

  • 标签: PCI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的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样本数据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样本数据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时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穿刺成功率较强的一组为研究组,P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 持续性改进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国网长春供电公司企业的党建工作,肩负着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发展的重任。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实现效益稳步前进,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党建 工作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提高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5-2022.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管理,将两组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用于静脉导管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小组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集束化管理应用于中心静脉导管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重症患者纳入研究,共计218例,通过计算机系统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109例。对照组依托常规管理进行治疗,观察组依托集束化管理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管理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7.4%,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96.3%、对照组管理满意度77.1%,组间满意度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重症患者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中的安全性,可减少不良事件产生,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促进导管留置时间延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管理方案。

  • 标签: 集束化管理 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健康科质控中心是各个医疗机构为提升自身医疗服务质量,专门负责人民群众健康体检以及健康质量管理而建设成立的,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良好的医疗体检服务,例如: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生命健康讲座;进行大规模体检单位的上门体检咨询服务;依照受众群体的要求,针对不同的个体由健康科质控中心专家量身制定体检项目套餐;为体检群体提供全过程、全智能化的医疗体检服务;运用质控中心的健康管理系统对体检群体的生命健康状态进行分析,开展生命健康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个体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日常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健康科质控中心在开展各项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健康状况体检是基础、健康风险评估是措施、生命健康干涉是重点、保障生命健康是目的”的生命健康管理观点。

  • 标签: 以病人为中心 健康科质控中心 医疗服务质量 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