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2例(42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青少年患者经巩膜扣带术进行治疗。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视网膜裂孔。采用单纯巩膜外加压4眼(9.5%),单纯巩膜外环扎6眼(14.3%),环扎联合加压32眼(76.2%)。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36只眼(85.7%)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6只眼(14.3%)明显好转。结论巩膜扣带术治疗青少年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良好,创伤小,可作为首先选择的术式。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6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措施。结果术后视网膜复位17眼,部分复位5眼,未复位4眼,总有效率84.6%,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眼科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对正确体位依从性的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小组成员收集资料提出影响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体位依从性的问题,利用鱼骨图分析并找出主要因素,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并制作体位指导卡,并将改进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12个月后,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对术后需采取体位的正确率、患者的满意度、护士做术前宣教时间活动前与活动后均采用t检验比较,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可提高视网膜脱离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病人体位的正确率及依从性,并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降低护士术前宣教时间。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 体位 依从性
  • 简介:摘要:西北地区民航快速发展,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在疫情过后航班量的逐渐恢复,伴随着地面运行效率问题也开始显现。地面运行的效率直接影响着机场航班放行率和正常性,所以地面运行效率的问题不容忽视。航空器滑行时间预测的准确性对于优化航班推出时刻,提高离场时隙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机场 航空器脱离 运行效率
  • 简介:摘要2020年7月,完成1例阴茎根部合并部分阴囊皮肤撕脱离断再植。该患者被妻子用剪刀剪切损伤。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阴茎再植术,术后予以抗炎、扩张血管、伤口清创等处理,术后4周拔除膀胱造瘘, 6周拔除尿管。再植阴茎成活,血运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离断阴囊皮肤小部分发生坏死,经过清创缝合处理,伤口愈合良好,阴囊无明显缩小。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治疗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收治伴有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18~45岁,平均28岁。均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离断平面:掌骨水平1例,掌指关节水平3例,近节指骨5例,指骨间关节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3.0 h,平均1.5 h。掌侧软组织缺损3.0 cm×1.0 cm~2.5 cm×0.8 cm,均应用神经、肌腱、血管一期移位再植,掌侧软组织缺损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进行修复。术后患者门诊随访4例,电话随访6例。结果10例再植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皮瓣术后肿胀瘀血,远端有张力性水疱,结痂换药后成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4个月。再植指皮瓣血运良好,拇指对掌活动可,全部患者均恢复工作。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8例,良1例,可1例。结论应用拇指桡背侧逆行筋膜瓣结合神经、血管、肌腱转位的方法治疗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可以有效地保留拇指的长度和功能。

  • 标签: 断指再植 筋膜瓣 拇指离断伤 旋转撕脱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界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性严重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眼科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高度近视黄斑孔严重视网膜脱离32例(32只眼),均接受玻璃体切除术。所有患眼均为广泛性视网膜脱离,眼轴长度为(30.20±1.70) mm,其中13只眼合并脉络膜脱离。手术中行视盘上方1~2 PD造孔,排出视网膜下液,制作黄斑孔周围内界膜瓣,并行内界膜瓣反转填塞黄斑孔,再联合硅油填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黄斑孔闭合及视力变化。硅油取出后随访4~24个月。结果术后黄斑孔U型闭合者71.88%(23/32),均成功实施了内界膜瓣反转填塞;W型闭合者25.00%(8/32),其中6只眼未成功剥离内界膜,2只眼未成功填塞内界膜。所有患眼一次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在位,视网膜复位率为100.00%。视力(BCVA,logMAR)从术前2.14±0.27提高到1.48±0.34(t=11.37,P<0.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盘上方造孔排液、内界膜瓣反转填塞及硅油填充治疗严重的高度近视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视网膜穿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除术 硅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整理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眼科就诊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对照组4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存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视网膜脱离 术后再次网脱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5 G光纤内照明及角膜接触镜辅助下巩膜扣带术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2例(52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在25 G光纤内照明及角膜接触镜辅助下行改良巩膜扣带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9例(94.23%);未复位的3例中,1例再次行巩膜扣带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术后6个月,视力优于术前(t=8.476,P=0.000)。术后平均眼压为(13.35±2.24) mmHg(1 mmHg=0.133 kP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2,P=0.084)。随访期间未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玻璃体嵌顿、眼内炎、白内障进展或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式巩膜扣带术治疗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操作简便,优势明显,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视网膜脱离,单纯性 巩膜扣带术 接触镜,角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视网膜脱落复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眼科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统计比较两组视网膜复位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视网膜复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缩短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网膜复位时间,并发症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并发症 应用效果
  • 简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常见的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我们采用显微玻璃体视网膜手术micro—vitreoretinalsurgery.MVRS)或联合硅油、气体填充、巩膜扣带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2年9月收住的52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显微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手术 临床分析 常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巩膜瓣缝合方法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外伤性睫状体脱离25例(25只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3例,采用巩膜瓣间断缝合方法;对照组,12例,采用巩膜瓣连续缝合法,对比两组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散光情况。结果术后1周UBM检查,两组睫状体脱离均复位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眼压、视力和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和1个月散光为(1.25±0.56)D和(0.78±0.55)D,低于对照组的(2.10±0.64)D和(2.51±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0,0.075;P=0.002,0.016)。结论巩膜瓣间断缝合与连续缝合法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均可有效复位睫状体,间断缝合法能更好的避免术后大度数散光的发生。

  • 标签: 眼损伤 巩膜 睫状体脱离 缝合,间断 缝合,连续
  • 简介:在“理论脱离实践”的背后──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石鸥理论与实践或实际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科学中一个极敏感的问题。观今日教育领域,较普遍的认识是:教育理论空洞陈旧,严重脱离实践;较之于现实,教育理论特别显得无力和无用,反过来,人们将实...

  • 标签: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实践 脱离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舒适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通过选取我院在 2019年 1月到 2019年 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 100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来对这些患者进行编号处理。同时把他们平均的分成两组。一组是编号全部为奇数,为一般组。另一组编号全部为偶数,为改进组。每组有 50例患者。对于一般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于改进组的患者,则是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之上,使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模式。然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指标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改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对比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0. 05);改进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对比差异结果显著 脱离复位术后对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上有较好的表现,值得我们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综合性护理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种模式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的效果,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方法:从我院2020年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例,患者被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小组中——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个小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术后疼痛情况,通过P值、0.05的大小来确定数据的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划分的三个等级的疼痛情况中,研究组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采取综合性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时,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要优于常规模式,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此种模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得到推广。

  • 标签: 视网膜脱落 手术治疗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患者,男,71岁,被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约后出现左眼视力下降,诊断为双眼玻璃体混浊、左眼视网膜脱离,20天后随访,出现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光感,因患者病情加重,故未能入院行眼科检查,根据其病情发展及相关检查,该患者可能是淋巴瘤转移至脉络膜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急剧下降。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例提醒眼科医生注意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脉络膜转移 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