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干预对缺氧缺血新生患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缺氧缺血病患儿进行研究,从中随机性选择病例数8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均分为对照组(早期护理模式)、观察组(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在缺氧缺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缺氧缺血新生患儿的神经行为。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后,其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随访6个月,观察组缺氧缺血病患儿体格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病患儿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改善缺氧缺血病患儿的病情,提高其神经功能,对于患儿的身体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袋鼠式护理干预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理念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数据库2017年3月一2019年3月间收入的所有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实验要求,选择其中72例患儿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记录所有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评价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新生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记录为32(88.89%),其数据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总有效率24(66.67%),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缺血缺氧进行护理时,应用循证理念能够有效支持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于降低护理风险来说有积极意义,同时这种护理方案能够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改善新生儿临床症状来说也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理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资料,依据医治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常规方案医治,治疗组(54例)行胞二磷胆碱医治,对比2组医治前后NBNA评分及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医治前比较,2组医治后NBNA评分均提高,但对照组提高幅度比治疗组小(P<0.05);较之医治前,2组医治后IL-6、TNFα水平均降低,但对照组降低幅度对治疗组小(P<0.05)。结论缺氧缺血病患儿行胞二磷胆碱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胞二磷胆碱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9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不同时期段的智力发育指数与运动发育指数。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智力发育指数与运动发育指数、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的治疗护理中,辅以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智力与运动发育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护理干预 护理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401到201510。研究方法从我院产科的新生儿中选出75例缺氧缺血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37例。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家长满意度、入院时间及1年后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等进行记录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家长的满意程度较高,两组进行比较时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I及P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组死亡1例(2.63%),对照组死亡2例(5.41%),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MDI及PDI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对缺氧缺血新生儿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可以增强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其对远期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循证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患有缺氧缺血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均有3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干预,给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其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运动发育(PDI)评分及智能发育(MDI)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经过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PDI评分与MDI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PDI评分与MDI评分经过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新生儿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运动发育水平以及智能发育水平,且效果较好,应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合并钙离子流失对患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出生的50例缺氧缺血合并钙离子流失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我院妇产科出生的5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使用CDCC(标准化贝来量表)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MDI(智力发育指数)、PDI(运动发育指数)。结果研究组患儿出院3和6个月后的MDI分、PDI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合并钙离子流失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临床要尽早给予有效干预,降低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钙离子流失 新生儿发育
  • 简介:摘要亚低温治疗是目前新生儿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唯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中重度HIE新生儿的病死率和伤残率。肺通气/氧合功能障碍会对已损伤的大脑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发生风险。最近研究表明,优化呼吸管理有助于改善HIE患儿神经发育结局。本文对HIE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期间通气管理及呼吸监测优化措施展开综述。

  • 标签: 缺氧缺血,脑 亚低温 呼吸管理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HIE)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8月至2020年3月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亚低温治疗,治疗7 d后评估患儿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HIE患儿经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98例HIE患儿经亚低温治疗后,预后良好74例(75.51%),预后不良24例(24.49%)。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5 min后Apgar评分<4分、合并脏器损伤、血清tau蛋白表达水平高、开始治疗日龄较长是HIE患儿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出生5 min后Apgar评分<4分、合并脏器损伤、血清tau蛋白表达水平高、开始治疗日龄较长是HIE患儿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及时为HIE患儿制定和调整治疗措施,以保证治疗预后。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新生儿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缺氧缺血新生儿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提高缺氧缺血新生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质量,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循证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56例缺氧缺血病患儿,依据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临床多项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患儿肢体功能、意识障碍、惊厥方面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运动发育指数、住院时间、智能发育指数各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氧缺血病患儿应用循证护理效果非常明显,可提升患儿肢体功能且改善意识障碍,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是围产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动物模型在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最常用的造模动物是鼠、猪、羊,常用造模方法包括颈总动脉血流阻断合并缺氧法、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单纯缺氧法、宫内窘迫法及感染合并缺氧缺血法等,建模后可通过直接观察、组织形态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行为学等手段来评价损伤程度与药物疗效。本文主要围绕缺氧缺血脑损伤动物模型的种类、建模方法和建模后评价3方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缺氧缺血,脑 动物模型 造模方法 造模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获得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本院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40例缺氧缺血新生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2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0例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的病情得到更快的改善,出院时间更早,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新生儿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患儿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发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显著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虽然亚低温能改善部分HIE新生儿的预后,但目前对于亚低温治疗对象的选择、时间窗以及在资源受限的国家是否有效还存在一定争议。该文就近年来亚低温治疗争议部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缺氧缺血的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里收治的31例缺氧缺血的新生患儿,通过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一组是对照组(15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一组是观察组(16例),比较护理后这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MDI、运动发育水平PDI、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总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MDI指数、PDI指数、NBNA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的新生患儿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水平,提升患儿的神经功能,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循证护理 智力发育
  •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缺氧损害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并可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近年来,由于产科监护技术的进展,其发病率远超过产伤性颅内出血,成为围生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何有效治疗HIE,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Miller和Westi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低温治疗窒息的概念,即窒息时通过迅速降温可使机体在缺氧情况下重建氧的供需平衡,以提高存活率、减少神经后遗症。由于Silverman等1958年报道低温可增加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以及后来研究证明寒冷损伤确有不良影响,于是对亚低温的研究趋于停止。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头部亚低温疗法 有效治疗 围生期窒息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神经后遗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加强监测及护理观察效果。结果5例患儿好转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1例放弃治疗。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重点为治疗期间维持目标体温的稳定,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加强基础及皮肤护理,给予营养支持。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60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压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NBNA评分情况以及头颅C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三疗程呼的CT值情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病患儿,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显著,方法安全便捷,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缺氧缺血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32例缺氧缺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66例,两组均采用同样的治疗方式。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循证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第6个月、12个月评价患儿的智力发育,第12个月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家属相关知识掌握度。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循证组的MDI、PD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64/6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30%(53/66),两组比较χ2=9.101,p<0.05;循证组家长知识掌握率为98.48%(65/66),对照缁为78.79(52/66),两组比较χ2=12.711,p<0.05。结论循证护理也可提高缺氧缺血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增加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高压氧方法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研究并且观测疗效。方法取在2010年7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本院并且进行缺氧缺血治疗的48例新生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病患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病患行常规的脑水肿等基础治疗,实验组在进行对照组病患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行高压氧方式的治疗,对比实验组以及对照组随访一年后遗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后神经系统情况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病患随访一年后遗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8.33%,实验组病死率为4.17%,对照组病死率为8.33%,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17%,实验组治疗后神经症状消失的时间比对照组要短,并且两组之间后遗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后神经系统情况等指标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临床效果优良,后遗症作用小,维护了病患健康,治疗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高压氧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系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