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OSTEOSET(R)型人工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OSTEOSET(R)型人工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所有病例都取得性愈合,无不连、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OSTEOSET(R)型人工材料术后1个月开始吸收,术后3个月基本或完全吸收,术后半年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OSTEOSET(R)型人工材料在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较佳方法,从而可使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OSTEOSET(R)型人工骨 植骨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比较股骨头髓芯减压术与开窗减压带蒂瓣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100例,接受开窗减压带蒂鼓瓣移植术治疗, 100例对照组接受股骨头髓芯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指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以及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研究价值,两组患者对手术满意评价相比,观察组的明显更高,并且各项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开窗减压带蒂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更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股骨远端难治性不连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钢板固定与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的疗效及安全性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双钢板固定 开槽植骨 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劈开夹心联合延期种植应用于上前牙连续缺失患者修复的效果。方法:患者女性,48岁,以“拔牙后1周,原烤瓷桥松动,要求种植美观修复上前牙”为主诉于我院就诊,拟行上颌右侧侧切牙、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侧切牙种植修复。在局麻下小翻瓣,用长探针探及腭侧板的走向后,用细引导钻在牙槽嵴顶连续定位,形成劈开引导沟。采用劈开工具沿引导沟劈开牙槽,并填充骨粉形成“三明治”样结构,随后关闭伤口。4~5个月后常规植入Straumann水平种植体4颗(3,3mm×12mm),并同期行GBR。6个月后常规行二期手术,以临时冠诱导牙龈形态,3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结果:种植术后1年,患者种植体稳定,修复体无松动,牙龈无红肿。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前牙区长期缺牙致唇侧板吸收明显,牙槽嵴常呈刃状,传统劈开术较难保证种植体方向,而Onlay创伤较大,对于上前牙连续缺失伴水平向严重缺损的病例,此改良劈开联合延期种植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修复结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术者的可操作性。

  • 标签: 骨劈开术 延期种植 上前牙 水平向 改良 应用
  • 简介: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缩短了24%[治疗组平均为(86±6)d,发现LIUS治疗组的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38%[治疗组平均为(61±3)d,国际上对LIUS在促进愈合融合方面的研究在持续进行中

  • 标签: 低强度 强度超声 愈合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入路病灶清除、一期融合、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胸椎结核患者,术前常规四联抗痨治疗2周以上;均应用经胸腔的手术入路,前路清除病灶、一期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后继续抗痨12~18个月。结果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1。5-3年,病灶无复发,块5~7个月融合,内固定位置良好,无移位和断裂。结论经胸腔入路病灶清除、一期融合、单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是一种理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胸椎结核 一期植骨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与双侧开窗、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6月行一期后路开窗、病灶清除、融合术治疗的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48例纳入研究。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单侧开窗组:行一期后路单侧开窗、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手术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23~71岁。双侧开窗组:采用一期后路双侧开窗、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26~58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the Oswestr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内固定装置有无松动、断裂,使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价融合情况,以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病变组织送病检,结果均诊断为布鲁杆菌病。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3.7±6.3)个月(范围12~48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单侧开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5±34.1)min、(214.4±150.2)ml,双侧开窗组为(187.1±30.3)min、(455.8±250.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手术时间=8.123,t术中出血量=2.962,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VAS评分、ODI及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开窗组中1例患者术后半个月出现切口感染,行清创引流术后痊愈。两组融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2,P>0.05),末次随访时均完全融合。结论单侧与双侧开窗、病灶清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及医疗费用少等优点。

  • 标签: 腰椎 骶骨 布鲁杆菌病 感染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经口咽部上颈椎肿瘤切除颈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上颈椎肿瘤的最有效方法。该手术是在全麻下行经口咽颈椎肿瘤切除,解除脊髓压迫,再行枕颈钛板内固定植融合术,重建颈椎的稳定性。1我科2008年8月为一上颈椎肿瘤患者采用上术式,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经口咽入路 上颈椎 颈后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并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前路减压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并融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随访后的脊柱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并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术中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术后患者脊柱功能恢复,适用于临床。

  • 标签: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 植骨融合 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Cobb角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收治的退行性脊柱侧弯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椎管减压术,观察组38例行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Cobb角、脊柱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37/38)高于对照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obb角、脊柱功能障碍(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2/38),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能减小Cobb角度,改善脊柱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退行性脊柱侧弯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Cobb角 脊柱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Gamma3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治疗粗隆间骨折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4月武汉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粗隆间骨折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2~68岁.7例患者均是外伤导致的粗隆间骨折,骨折按AO分型,31A2.2型2例,31A2.3型4例及31A3型1例.初次手术至此次手术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7个月.7例患者均采用Gamma3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2.2h,平均2h.术中出血量350~520mL,平均430mL.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7例患者均获随访14~32个月,平均21.7个月.患者均获性愈合,愈合时间16.6~22.7周,平均17.3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1例.结论应用Gamma3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治疗粗隆间骨折不连具有翻修成功率高的特点,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粗隆间骨折不连翻修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粗隆间骨折 骨不连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跟骨折患者 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 4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疗效较好,明显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髂棘处取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1999~2002年201例后路取髂骨行脊柱融合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85例患者获得随访,最短随访时间为2年.结果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局部感染,通过灌洗引流和清创得到恢复.1例发生髂骨内板穿透,未引起临床症状.3例发生持续性疼痛,1例发生麻木.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在随访的85例患者中,21例(24.7%)有髂棘取处疼痛,其中13例(15.3%)影响日常生活.7例(8.2%)需要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缓解取部位疼痛.6例(7.1%)瘢痕周围的皮肤感觉过敏,15例(17.6%)有瘢痕周围皮肤麻木.结论尽管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住院期间髂棘取处并发症较低,但经过长期随访,疼痛及麻木的并发症明显增高,应值得更多关注.

  • 标签: 并发症 患者 后路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麻木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清理打压治疗ⅢA、ⅢB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关节组收治的6例8髋ⅢA、ⅢB期ANF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5髋,女3例3髋;年龄26~44岁,平均36岁。均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死清理打压治疗;术后观察股骨头有无塌陷、截块愈合情况,及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29个月,平均18.6个月。1例(1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及手术切口周围肿痛,予抗感染、镇痛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1例(1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股骨头塌陷〉4mm且疼痛伴活动受限,准备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其余患者截块均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54.57±8.16)分提高到术后的(80.53±7.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7,P〈0.01)。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4例5髋;良,1例2髋;差,1例1髋。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死清理打压治疗ⅢA、ⅢB期ANFH可以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尤其对于年轻患者是一种可以选择的保髋方法。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外科脱位 打压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手舟骨骨折应用桡骨茎突切除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舟骨骨折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桡骨茎突切除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侧手握力、愈合时间以及治疗优良率等,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舟骨骨折应用桡骨茎突切除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非常显著,既能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又能提高患侧手握力,从而促使其病情快速恢复,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手舟骨骨折 桡骨茎突切除术 骨栓植骨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我院骨科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 收治的 72 例跟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36 例。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 8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疗效较好,明显优于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陈旧性股骨干骨折患者66例,均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90.8%,对照组优良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15.6%,对照组为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效果好,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骨植骨 陈旧性股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评价取髂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不连疗效,分析骨折不愈合原因。方法对12例胫骨中下1/3骨折不连分别行取髂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锁定加压钢板对非感染性不连疗效颇佳。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不连 锁定钢板 取髂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外侧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治疗SchatzkerⅤ、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方式均采用内外侧钢板结合贝奥路人工。术后随访,观察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32个月(平均16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膝关节功能按照HSS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可8例,优良率为80%。结论内外侧钢板内固定结合人工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牢靠,稳定性高,避免了术后胫骨平台的塌陷,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人工骨 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