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网格自适应(AMR)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它在自己感兴趣的区域使用密布的细网格,其他区域用较粗的网格。在同样网格存储和计算工作量的前提下可有效的提高流场数值计算的分辨率和计算精度。AMR方法分为以下几类:(1)移动网格,具有固定的网格点数,只是网格的位置根据所需的要求进行调整,从而使得网格几何特性变好或局部网格变密(或变粗),达到网格优化的目的,网格的拓扑结构一般不发生变化;

  • 标签: 网格自适应 EULER方法 三维弹塑性 流体力学 计算精度 数值计算
  • 简介:利用一维确定性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主干道交通流,研究绿信比、道路上车辆密度、周期、交通灯的多少对主干道交通流流量和流速的影响

  • 标签: 交通流 主干道交通流模型 计算机模拟
  • 简介:定性动态系统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描述和建模。本文首先探讨了用一种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来描述确定性系统的方法及意义,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引出了适合此种模型的一种最小预测误差控制算法——一步超前控制。并以典型的伺服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及参数、性能分析。

  • 标签: 建模 最优控制 一步超前控制 数字仿真
  • 简介:给出了利用旋转圆筒测液体粘滞系数的实验中圆筒从静止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的确定

  • 标签: 旋转圆筒 液体粘滞系数
  • 简介:全球领先的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公司于2007年11月底在柏林举办的国际“未来燃料”大会上,展示了用于生物柴油生产的抗氧剂。由基础化学品业务部研发的Baynox稳定剂是一种理想产品,可以令以菜籽油、废弃油脂、动物脂肪及棕榈油为原料生产的燃料保质期更长。此外,针对由葵花籽油、大豆油等含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植物油制造的生物柴油,朗盛还推出了Baynoxplus抗氧剂,以保证生物柴油的稳定

  • 标签: 绿色燃料 抗氧剂 稳定剂 基础化学品 生物柴油 原料生产
  • 简介:高聚物黏结炸药部件是通过不同成型工艺将造型粉压制成形再加工而成的。炸药的压制成形已有模压、半软半硬等静压到全软模等静压等不同成型工艺。在使用这些炸药部件以及对这些炸药部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时,一般均假定其力学性能是各向同性的,但尚未进行过试验研究。本文在这些不同工艺成形的JOB-9003炸药部件上取样测试,以不同方向取样的拉伸和压缩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工艺间力学性能的各向同异性,不同取样方向的拉伸和压缩强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1-2所示。

  • 标签: JOB-9003炸药 力学性能分析 等静压 异性 模压 温度变化曲线
  • 简介:非负定性是数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本文提出了二元函数非负定性的两个定义,并且证明了它们的等价性.此外本文还给出了严格非负定条件下实正态过程存在的一个充要条件.

  • 标签: 非负定性 正态过程 分布函数
  • 简介:目的:能量桩在工作状态下的热力学响应十分复杂,同时受到桩顶荷载、桩侧摩擦以及温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当群桩中出现部分能量桩不工作时,将造成上部结构的额外应力与变形。因此,本文重点探讨摩擦型能量桩群桩中部分能量桩在加热制冷作用下的热力学响应,并与单桩的热力学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创新点:1.通过建立摩擦型能量桩群桩模型试验,探讨桩侧摩擦对能量桩群桩的影响规律:2.利用能量桩群桩与单桩对比,揭示能量桩群桩与单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区别;3.揭示部分能量桩加热制冷作用对能量桩群桩的影响机理。方法:1.建立摩擦型能量桩群桩及单桩的模型试验;2.将能量桩群桩与单桩进行对比,研究能量桩群桩与单桩热力响应特性的区别;3.进行能量桩群桩部分加热制冷试验。结论:1.对于长期工作的能量群桩,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长宽高与整个群桩相同的热交换体,其表面温度与群桩的平均表面温度一致。2.能量桩单桩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桩底受到的限制较大,所以桩顶位移大于桩底位移。3.能量桩单桩在制冷过程中,由于土体及桩体收缩,会出现明显的下沉。4.能量桩群桩桩帽在加热过程中,桩帽的位移与群桩的上半部分长度相关:在本文的试验中,由于群桩上半部分受土的限制较小,因此其位移与桩自由膨胀的位移一样。5.能量桩群桩在制冷期间,群桩的下沉量级要比单桩的大。6.在制冷过程中,能量桩群桩在群桩效应作用下,内部桩的桩底热位移较大。7.能量桩群桩在部分加热的情况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且在加热期间,沉降主要受到不工作桩的牵制影响;而在制冷期间,沉降主要受工作桩的下沉影响。8.摩擦型能量桩的热引起的桩身轴力是与桩侧的土压力大小相关的;由于群桩在群

  • 标签: 能量桩 纯摩擦型桩 群桩 不均匀加热 不均匀沉降
  • 简介:悬臂梁微小形变的电测法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重要的综合应用型实验之一。由于课程内容的需要,一般忽略砝码加载后的悬臂梁变形,因此必须在应变可测的前提下,悬臂梁的变形角足够小。文章通过对悬臂梁设计厚度和长度的优化计算,使得在较小的悬臂梁变形角和较小的砝码重量条件下,应变可以被常用单臂电桥较为精确的测量,实现了该实验的测量准确度和仪器装置可操作性的最佳平衡。

  • 标签: 悬臂梁 应变片 变形角
  • 简介:2004年四川、重庆部分市、州的试题,有如下特点:首先足全面注入新课程理念,一般在选、填题中都有二至三个新题型;其次是考查实践、数学应用能力的力度加大且趋于稳定;再次是开放性中的存在性问题在压轴题仍然占重要的地位;试卷的形式也有所创新.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四川省、成都市、重庆市与及资阳、绵阳、泸州等地区的试题、相比较地级市的创新力度大十省级市.如资阳的试题表现尤为突出:(1)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卷面友好、亲切;

  • 标签: 数学应用能力 稳定 创新力度 新课程理念 存在性问题 人文关怀
  • 简介:空间稳定系统是高精度长航时导航技术的关键,快速对准是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功能之一。研究了基于位置和速度观测的系统快速对准方法。基于Wahba定姿原理设计平台姿态角的粗估计算法,研究了系统水平通道误差模型的短时可观测性,并据此设计一个可实时估计平台失准角初值、水平位置和速度误差的7维精对准Kalman滤波器。计算机仿真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所述快速对准方法可估计较大的平台失准角(3°量级),同时适用于系泊和海上应急启动情况;在动态条件下精对准2h,精度即满足指标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 标签: 空间稳定系统 快速对准 位置和速度观测 KALMAN滤波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处于稳定的状态。电压、电流、功率三者在运行过程中,频率要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否则,一旦这种平衡性被打破就会造成整个系统失衡,这种现象就说明电力系统稳定域受到了干扰,只有将电力系统的值保持在稳定数值内,有效的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

  • 标签: 稳定域 流形理论 可达集
  • 简介:针对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循环工况内功率需求的特点,建立了未来功率需求贝叶斯预测模型;利用2一阶段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将大规模的随机动态规划问题简化为多个小规模的随机动态规划问题和一个确定型动态规划问题;对于随机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给出了稀疏表示的降维方法,将复杂的泛函极值问题转化为常规的随机动态优化问题,并采用分布估计算法和计算资源最优配置算法的计算机仿真优化算法对随机动态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给出了基于查表的在线控制策略,为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混合动力公交车 能量控制 随机动态规划 稀疏表示 随机仿真优化
  • 简介: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2个全氟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分子零点振动能EZPV、热能校正值Eth、恒容热容CVΦ、标准熵SΦ以及配分函数lgQ等热力学参数,并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m.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了电性拓扑状态指数与热力学参数之间的QSPR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1.000,1.000,1.000,0.999和1.000,采用逐一剔除法得到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cv分别为0.999,1.000,1.000,0.999和1.000,利用建构的数学模型得到热力学性质的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43%,0.41%,0.46%,0.41%和0.71%.从方程可以看出,F原子取代基数量是影响全氟化合物分子热力学参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检验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和预测能力.

  • 标签: 全氟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电性拓扑状态指数 热力学性质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
  • 简介:用TVD格式结合VOF界面处理方法编制了二维多介质高分辨欧拉程序,以解决冲击波和多介质界面处理。程序包括单介质网格高精度流体力学计算、多介质网格内界面重构、各种介质输运和压力驰豫平衡过程。其中单介质网格的计算采用Harten二阶TVD格式结合MacCormark方法计算含有源项的非齐次守恒定律方程组,通过4节点限制函数保证格式单调。多介质网格采用Youngs方法构造界面,采用x,y方向分裂格式计算体积份额输运,再根据体积份额输运计算质量、动量和能量的输运,最后利用等熵条件计算各种介质的压力驰豫平衡过程。

  • 标签: 流体力学计算 VOF方法 多介质 数值模拟 欧拉 二维
  • 简介:探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玻尔兹曼变形中涉及的若干推导并给出相应的物理解释,揭示熵概念的物理实质。

  • 标签: 热力学 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