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歌剧《山林之梦》是一部新作品,但又是一部酝酿了20年的"老作品"。曲作者王世光与剧作者王敦是一对亲生父子,在父亲的启发和影响下,王敦早在1992年就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剧本,只是由于王世光工作繁忙而无暇创作音乐部分。20年后,《山林之梦》终于摆脱了"梦"的状态,作为中央歌剧院2012年度的首部原创歌剧,于8月29、30日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了首轮首演。

  • 标签: 原创歌剧 山林 借鉴 积淀 创新 北京保利剧院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10-01
  • 简介:重点讨论材料在雕塑中的语言变化、由材料作为形式因素使用逐渐转变为材料作为观念使用的过程,观念艺术的出现将极少主义的雕塑转变到一个完全非材料的程度,    二、当代雕塑中材料的转变    在欣赏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时

  • 标签: 中材料 发展中 材料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2-07
  • 简介:包豪斯人性文化    在我们现在的设计教学中,    包豪斯对设计界和设计教学的影响    包豪斯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包豪斯对现今的设计教学的影响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 标签: 中的应用 包豪斯设计 教学中的
  • 简介:现象的疑问版画自发韧以来,一直以其从属地位和复制性而行迹艰难.但是,从最早的唐咸通九年到晚清版画力作,其间仍不乏许多闪光点,这在中国画逐渐衰弱的明代尤其醒目.这个时代集结了中国传统版画几乎所有的精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 标签: 版画 东方 西方 “空间”观 比较研究 理式
  • 简介:“声乐是用人声的歌唱形式表达的音乐。”“声乐艺术是以艺术化的嗓音,情感化的旋律为载体,表现音乐文学语言的寓意与意境,塑造音乐与语言高度融合的听觉审美形象,借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与我们俗称的唱歌不同。“唱歌是一个表层意义的概念。而声乐,就其内涵而言,具有科学理论、艺术规格、技能训练及审美表现等系统的体系及学科属性。

  • 标签: 声乐教学 科学发展观 音乐表演艺术 简论 文学语言 歌唱形式
  • 简介:张宏宾把他从美国背回来的一捆作品,一张一张地展开。北京夏日午后的光照很明亮,他画面上的色彩很饱和地流淌着,使我感觉他似乎把洛杉矶的阳光也背回来了。

  • 标签: 张宏 作有 洛杉矶 作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4-24
  • 简介: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设计已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文化的桥梁。受高科技发展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日本的设计在过去一直处于渐进的变革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设计风貌.由统一逻辑向多元共存发展.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在设计中以视觉符号映射人类意识和文化的根源,表现无形的概念性的文化理念。

  • 标签: 日本 美学观 当代 后现代主义 高科技发展 人文文化
  • 简介:婺剧是浙江省中西部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本文从凯瑞传播仪式的视角分析婺剧在当代的传播,认为婺剧构成的物质性实在是婺剧传播成为仪式的基础,而作为公共文化推广的婺剧展演和以学校学生为主的婺剧学习则是婺剧传播的两种重要途径,促进了传统价值的文化传承,推动了婺剧在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构成了仪式行为,形成了作为个体的身份确证和作为民族性的族群认知,以及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国家认同。

  • 标签: 仪式传播 婺剧 公共文化 文化认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8-18
  • 简介:诸如计算机艺术、雷射光艺术等作品,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

  • 标签: 数字化视觉艺术 视觉艺术面面观
  • 简介:艺术是真的一种虚拟。艺术对真做虚拟的设定,所谓真,即是某种现实的客观状态.而艺术往往要超越这种状态,装饰造型就是要凭着某种想象去虚拟另外的一种存在状态。装饰造型,它是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的虚构形体。装饰造型就是要造,就是要借装饰性的形象为载体,传递个人升华了的情感意念。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严谨、个性化的造型上才能得以体现。

  • 标签: 造型观 形式心理 现代动漫 多元文化
  • 简介:四年前,我写完了一部书稿,该书暂名《中国当代剧作论稿》。该书稿除了对中国当代剧作发展的概述之外,重心在于“专题研讨”,而“历史剧与史剧”则是专题研讨之一。由于事务性工作占去很多时间,加上个人的懒惰,尚未完成全部书稿的修改工作。所谓“当代戏剧”,乃是一个不稳定的时间性概念,在这四年之问,又有许多新的戏剧作品问世,对它们之中的有代表性的剧本,理应纳入研讨的范围。这些工作尚待修改过程中完成。《戏剧》杂志给我提供一个机会,选一些章节发表,以广泛听取意见。无疑,这个机会对我书修改工作极有益处。我珍惜这一机会,选本章送编辑部。为了更象一篇专论,整理时在行文上稍有改动。但结构未变。

  • 标签: 中国当代 史剧观 历史剧 戏剧作品 专题研讨 修改工作
  • 简介:作为一名采茶戏演员,从艺二十七年,在万安县采茶剧团这个艺术平台上摸爬滚打,和山区村民吃在一处、唱和一处、欢乐一处,天长日久,对他们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在下乡巡演的过程中,为他们的笑声所激励;为他们的愤怒而动容;为他们的忧伤而难过。正是这种乡土情怀引发让我对他们戏的思考;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他们爱看什么样的戏?他们的戏特点与自身的文化传承有什么共同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

  • 标签: 戏曲演员 艺术平台 万安县 舞台戏剧 戏剧人物 文学故事
  • 简介:9月22日晚,我在南宫剧场观看了首届山西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杏花奖'参评剧目由介休市晋剧团移植演出的晋剧《焦裕禄》。每个时代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都有不同的阐释,而焦裕禄属于我党上世纪60年代的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焦裕禄》一剧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人民公仆形象,是一部歌颂当代共产党人光辉形象、宣扬主旋律、歌颂正能量的作品,这是一部永远不朽的体现共产党人形象的主题作

  • 标签: 公仆形象 塑造质朴 形象观
  • 简介:李斯特、死亡与天谴虽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但在世上万般经历中,"死亡"乃是人人平等、任谁也无法去回味的惟一一次经历.在麦肯特许的音乐剧里,当艾波宁与尚万强等代表人物逝去之际,暗淡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洒下一道白热的光柱,照亮了死亡的圣洁与尊贵.在人生舞台上,从一对殉情的台湾高中生,到横尸遍野的前南斯拉夫,死亡又显得那般无奈与渺小.

  • 标签: 李斯特 《死之舞》 钢琴作品 演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