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刘思平先生完成了他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专著《张石川从影史》,蒙他抬爱,要我为之作序。作为一个晚生后辈,对此虽感荣幸,却不敢贸然应承;劝他找前辈名流、知名学者为之,这样可以使他的书增加亮点,与其大作相映生辉。可是数月过后,该书的序言仍尚无着落。原因是,刘思平先生所求的学者名流,或是工作忙碌、时间紧张;或是闲云野鹤、身心散淡;或是有心助阵、却体力不支;总之是一时难以落实。其中是不是有个别名家高人对《张石川从影史》这一题目有某种过分的敏感、或习惯性的避嫌?则不得而知,因而不敢妄言。这一我曾不敢应承的重任转了一圈还是落到了我的头上,我想这是因为我与思平先生及其大著实在有缘。一中国电影史研究界忽

  • 标签: 电影史 左翼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商业电影 学术研究
  • 简介:由于存网上给女诗人、画家林明理老师回发了一组俄罗斯“山楂树之歌”的音乐风光片,却激发了她的必感,不但写出一首首有浓浓诗情画意的抒情短诗。

  • 标签: 山楂 大自然 感觉 灵敏 抒情短诗 诗情画意
  • 简介:在当代中国水墨画的一片绿林中,上官超英是一位性情侠爽、武功精进的山东好汉,一位苦练“超大写意”神功的英雄。此语不免戏谑,但比附之意是诚笃切实的。一个画家的人品和画品,可以多方面条分缕析地展开论述,但对人、画总体进行扼要鲜明的直觉判断,往往第一印象是本质的。我第一次见到上官超英的画,

  • 标签: 写意 画集 画品 水墨画 画家 武功
  • 简介:寒假无甚大事,花了一周时间,断断续续地读了庄伟杰40多万字文艺评论集子,其中有一篇文章,名曰.在这篇文章中,介绍和评价了"有学有术的批评家"张奥列、"审理式的批评家"何与怀、"唱反调的、喜欢挥舞杆棒而自诩为‘前卫'的批评家"朱大可,以及作"理解式批评"的一些作家等.其中有一大段是关于庄伟杰的,不妨抄录如下:

  • 标签: 批评家 庄伟杰 澳华文学 多元语境 张奥列 智性
  • 简介:南朝刘宋时期的画家宗炳,同时也是一位画论家和佛学思想家。他的《画山水》是中国早期画论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篇山水画论,在中国画论史和中国美学史上,有着备受瞩目的重要地位,并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画山水》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如“澄怀味象”“山水有灵”“应目会心”“应会感神”“畅神”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释,且联系宗炳的人生态度、思想取向等,对于一些以往未尝得到有效理解的内容,进行了融会贯通的阐释。

  • 标签: 宗炳 《画山水序》 澄怀味象 山水有灵
  • 简介:2009年6月26日,在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五台山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隆重庆祝佛教圣地这一千年盛事,《书法导报》、凤凰卫视、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

  • 标签: 中国名书 书法大展 作品集序
  • 简介:<正>他身居城市,创造着、也享受着现代文明的繁华。他生活在当下,有自己生活的现场,但他的心在远方,他的思念也在远方。他总是从此地遥想彼地,遥想彼地的一切:山水、田园、阳光和空气,云彩和花朵。每当此时,他似乎忘了(其实未必)此时和当下,对远方的一切有一种放不下的牵挂。他是一个不满足于现实的始终思考的人,他拥有,而他不满足于曾经的拥有,他总是思考那些遥远的事情,他因思考而痛苦。他不是不知世事的复杂,他热爱包括这复杂在内的生活,但他又不

  • 标签: 周庆 散文诗集 现代文明 《野草》 相信自己 就这样
  • 简介:黄玲的专著《高原女人的精神咏叹——云南当代女性文学综论》出版了,值得祝贺!据我所知,这是第一本以新中国建立以来云南几代多民族女作家队伍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 标签: 云南 高原 当代女性文学 精神 女作家 各民族
  • 简介:远在沙巴原始森林里工作的冰谷兄,来信邀我为他的诗集《血树》作序,我颇感踌躇。冰谷兄与我年纪所差无几,六十年代初已出道,出版过多部诗歌与散文集,他的成就早有定论。我们多次见面,都是在国内与国际的文学聚会上,他对诗的虔诚与谦虚态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现在,他的真诚邀请,也就使我难以拒绝。

  • 标签: 沙巴 诗艺 谈诗 历尽沧桑 十三年 马文坛
  • 简介:在《抵达昨日之河》之前,我读过李伯勇的长篇小说《恍惚远行》和《旷野黄花》。应该说,关于动荡的乡村,关于漂浮的乡村知识人,李伯勇这三部小说个性化的反思和批判有着内在的精神一致性。虽然我不能说李伯勇的小说完全契合我个人的阅读趣味,但作为一个专业读者,我当然意识到李伯勇以文学想象和建构近现代中国乡村的史诗意义。

  • 标签: 长篇小说 失败 近现代中国 阅读趣味 专业读者 文学想象
  • 简介:<正>初识鼎飞,是在1991年12月5日的清晨。那时的他,随新加坡作家协会访华代表团对上海、江苏进行访问。坦率地说,在一行7人中,与宽厚深沉的黄孟文、潇洒倜傥的杜红、坦直爽朗的莫河、聪明睿智的郭永秀相比,鼎飞并不算十分起眼。他的头发梳理得很整齐,打着领带,非常谦逊地站在最后,儒雅地微笑着,和以东道主身份前来迎接的我打着招呼。然而,随之递来的“南洋大学文学硕士”名片和赠送的《姚际恒的诗经学》却是令我小小吃了一惊,心中暗暗觉得这该是一位不

  • 标签: 神州行 新加坡 儒士 儒风 儒家文化 《孙子兵法》
  • 简介:这是一本让我拿起来就放不下的诗集,因为诗的内容都是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这样的诗集我是第一次看到,以前也没有听说过。而更让我看重的是它给我带来的感动与思考。

  • 标签: 诗集 乾坤 人生
  • 简介:时间是海德格尔存在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在海氏看来,存在只能存在于时间的流动之中。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存在与虚无》写得晦涩难懂,读来让人不知所云。五四时代的标志是“人的文学”,打出这“人的文学”的理论旗帜的周作人,在其代表作《乌篷船》中,认为人存在于那行驶在流动河水之中的“乌篷船”上。周作人认为对此世上无人能知,抑或每人感受不同,所以,他只好在自己写给自己的这封信上自言自语。徐志摩是一个天性浪漫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为不计其数的读者特别是青年一代所倾倒并为此而对此诗一再地吟诵,但徐志摩却在那美丽的时间性的告别中说,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如此等等。相较他们,山西的女人则要朴实得多,她们说:过光景。过,是时间性的,光景,则是山西女人让自己流逝中的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有着自己那真实而又动人的色彩。她没有“存在与时间”那深刻的形而上,没有“乌篷船”那穿透人世的风姿,也没有“再别康桥”那决然的美丽,但她却别有一番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人间烟火的滋味供你品尝。

  • 标签: 三晋书 书光景 光景山西
  • 简介:<正>山西的同志要我为这本书写一篇,这件事引动我的,首先不是逻辑思维的论述,我这支不善于评长说短的笔,首先流出的是一股激动感发之情。山西、河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整整50年前,我从延安跟随大队到达晋察冀边区,就曾经横跨了整个山西省。那是出生入死的年代。那些年,我有两次差点就死在日本法西斯的枪弹之下,其中一次,便是在山西繁峙县天岩镇。50年前,我开始在延安和全国的刊物上发表散文和报告文学,其中最早的两

  • 标签: 山西 赵树理 小说家 湖南作家群 评传 马烽
  • 简介:<正>李真、徐德明先生合著的《王少堂传》,八年前我就认真拜读过了,因为工作需要,其后常置诸案头,不时翻阅。今年初,二位先生根据文学传记本改编成扬州评话《王少堂》,我从头到尾细读了一遍,并参加了有关座谈会,在祝贺他们的同时,也不揣浅陋,提了些不成熟的意见。五月底,修改稿又送到我手上,三天时间,我几乎手不释卷,目览笔划,心驰神往,既如故友重逢,又似结识新交。掩卷之时,不由得从心底发一声赞叹:好!

  • 标签: 王少堂 扬州评话 不揣浅陋 文艺形式 徐德明 矛盾心态
  • 简介:这本回忆苏珊·桑塔格的小书2008年开始动笔,这一年,我应邀为文集《导师、缪斯和恶魔:三十位作家谈改变他们生活的人》(自由出版公司,2009年)撰稿.我想写伊丽莎白·哈德威克这位受人敬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她几个月前刚去世,是我20世纪70年代初在巴纳德学院读本科时候的老师.可结果是哈德威克已被两人选走.

  • 标签: 不同桑塔格 中文版序 桑塔格永远
  • 简介:在传统书法进入现代审美的文化语境下,当代书艺创作传统意义上的"专、精、深"正在渐趋弱化,书法现代性的转换已被众多书家赋予不同的混融与多元审美范式,从而进入令人迷惘的误区。为了显示形而无视质、消退质,以立新奇,这是当今书坛不容忽视的现象。受"展厅效应"驱使,书家为深化视觉审美效果,就传递、阐释形式建构的新鲜感与趣味性。

  • 标签: 行草书 传统书法 审美范式 文化语境 创作传统 审美效果
  • 简介:<正>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生活是诗歌创作的源泉,这是相当正确的论断。但社会现实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源泉不会自动流溢出来成为诗歌作品,它必须经过诗人之"开掘",诗人之"沟渠",诗人之"拦截",诗人之"积蓄",诗人之"翻腾",诗人之"吸取",诗人之"过滤",最后才能成为诗歌作品。在此,诗人作为创作的主体之人格就直接作用于创作过程,从而影响诗歌作品之面貌与品质。同样的社会生活质料,在不同人格的诗人那里,会变幻出主题不同、蕴

  • 标签: 诗歌作品 诗歌选 诗歌创作 社会现实生活 人格类型 创作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