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两岸华语在口语语法方面的差异尚未得到学界深入的比较研究,其中指示标记的差异较为突出。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那”比“这”大,这主要是由于对话语体的性质、新信息、话题跳跃与弱社会化程度有利于“那”出现。后置性指示标记“这样子”在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颇具特色,男女老少皆用,给人以流行、亲昵的意味。

  • 标签: “这” “那” “这样子” 两岸华语 台湾国语 普通话
  • 简介:人称指示的有标记指称,是在"人称"或"数"的语法范畴上指称关系不对应的一种超常规指示语用现象。本文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讨论了人称指示的转喻指称、交叉互指和变异指称等有标记指称的语用特征,分析了其使用中的礼貌原则、语用移情、权势与同等和语体特点等语用理据,阐述了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有标记指称语义所指在线构建的认知运作机制。其认知运作机制至少涉及语境作用下的空间输入、空间连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换和空间合成。

  • 标签: 有标记指称 语用特征 语用理据 认知运作机制
  • 简介:上古汉语的“之”既可以作为‘往’义动词,也町以用作指示代词,两种用法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考察显示,甲骨文中的“之”经历了“‘往’义动词〉过去的(时间)〉远指代词”这一语法化过程。这一削断得到甲骨卜辞语言内部、汉语史上“往、去”的平行演变、香港粤语“今”以及非洲乍得语的一些证据的支持。

  • 标签: '往’义动词 远指代词 语法化 语义演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汉语、韩语、日语为主要样例,考察了指示词的复杂度、指称意义和句法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差异。汉语句法位置的句法属性和语用属性的标记性差异直接影响指示形式的选择。而韩语和日语光杆指示词已失去自足性,因此主宾语位置一律采用复杂指示形式,但在定语位置上呈现差异。这种差别主要因指示词的功能分化程度不同所致。指示形式的复杂化手段的差异,导致指称形式的类型差异和功能负荷量的差异。

  • 标签: 指示词 句法位置 功能分化 量词语言 不对称
  • 简介:“翻译补偿”是翻译领域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与翻译损失共生共存的。而独立学院学生英语翻译环节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两个问题:语法错误过多和词汇语义严重不对等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英汉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语法和词汇语义的损失及其补偿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本文将运用“翻译补偿”概念和理论,分析独立学院学生英语翻译习作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实例,针对性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证明在独立学院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翻译补偿”概念的可行性。

  • 标签: 翻译补偿 翻译损失 语法补偿 词汇语义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