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称指示的标记指称,是在"人称"或"数"的语法范畴上指称关系不对应的一种超常规指示语用现象。本文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讨论了人称指示的转喻指称、交叉互指和变异指称标记指称的语用特征,分析了其使用中的礼貌原则、语用移情、权势与同等和语体特点等语用理据,阐述了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标记指称语义所指在线构建的认知运作机制。其认知运作机制至少涉及语境作用下的空间输入、空间连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换和空间合成。

  • 标签: 有标记指称 语用特征 语用理据 认知运作机制
  • 简介:运用标记主位性前置也可强调句子属于述位的 部分,运用标记主位性前置可以强调主位,它们在句子中既是主语又 是主位

  • 标签: 主位性 性前置 标记主位
  • 简介:运用标记主位性前置也可强调句子属于述位的 部分,运用标记主位性前置可以强调主位,它们在句子中既是主语又 是主位

  • 标签: 主位性 性前置 标记主位
  • 简介:标记主位作为一定语境下的无标记主位的变体,具有消极修辞功能和积极修辞功能。前者主要体现为语义明确,条理清晰;前后衔接,语义连贯;承上启下,呼前应后;突出焦点,增强表现力。后者主要体现在某些辞格上,如对比、排比和顶针等。

  • 标签: 有标记主位 消极修辞 积极修辞
  • 简介:摘要强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贯穿于口语交际和书面语当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不得不注意的一个重点。本文旨在通过应用布拉格学派的标记理论分析带有标记词的强调句,并探讨其在对韩国学生的教学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而对韩国学生习得有标记强调句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建议。

  • 标签: 标记理论 有标记强调句 韩国学生
  • 简介:现代汉语标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模式可以分为“居中粘结式”、“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三种类型。三种不同标记模式的标转折复句在现代汉语语料中的分布很大的差别,“居中粘结式”居于主体地位,是最典型的转折复句句式,这是“联系项居中原则”的有力表现。“前后配套式”和“居端依赖式”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也充分显示了“联系项居中原则”的制约作用。

  • 标签: 汉语有标转折复句 关联模式 联系项居中原则
  • 简介:汉语的复数标记同直指系统关系密切,除了典型指示代词外,与处所相关的直指成分也是复数标记的来源.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汉语属于deictic-plural类语言,通常只有定论元才有复数标记.“定性”是汉语各类复数标记语法化的关键,也是复数标记与领属标记同形的原因.

  • 标签: 定指 复数标记 处所 指示代词
  • 简介:泰语中的词缀kaan~2具有使动词指称化的语法功能,它充分体现了动词表述功能的指称化和陈述化的区别。它实现了泰语动词在主宾语位置上的零标记和带标记指称化的划分。它是内在表述功能的指称化和外在表述功能的指称化的标记。在词汇层面,动词的表述功能一旦转化为指称化,那么必定是带标记指称化,没有零标记指称化。在句法层面,动词的指称化形式存在零标记指称化和带标记指称化,这是由于主语位置而获得的表述功能。所以,动词本身或kaan~2+动词形式,在主语位置上只体现了指称化功能;而只有动词本身在宾语位置上保留了陈述功能。

  • 标签: 表述功能 指称 陈述 转指
  • 简介:本文通过对传统指称论和历史因果指称论的梳理,以及对专名无涵义论和专名涵义论的分析,认为专名的涵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东西,它会随着其所指称的事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标签: 专名 涵义 指称
  • 简介:意义理论和指称理论一直是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意义理论中的指称论还是指称理论都认为外在世界中存在着语言所表达的对应物,即指称,属于语义外在论的范畴。乔姆斯基持语义内在论观点,他认为语义先于语词,自然语言与思维或许没有弗雷格、皮尔士、塔斯基、卡尔纳普以及当代语义外在论哲学家普特南、克里普克等人所谈意义上的指称。人类在使用语言谈论事物的时候并非在谈论独立于思维的对象。经验与解释的世界是由人类丰富的辨别力(cognoscitivepower)来构建的。乔姆斯基的语言指称观解决了西方语言哲学争论了一百多年的一些悖论问题,如迈农悖论、同一律与排中律等问题,给语言哲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

  • 标签: 指称 语义外在论 语义内在论 辨别力
  • 简介:虚幻名词就是在现实中不存在对应事物的语言称名单位,从其指称特点上可以分为虚幻通名和虚幻专名。前者是对一个虚假类的称名,

  • 标签: 指称 名词 通名 对应 专名 语言
  • 简介:一、专名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专名与通名相对,指某个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俄语对专名问题一向比较重视,尤其以本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成果最丰,其中《专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书可谓专名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不仅对专名的规范使用进行了系统阐述,更重要的是...

  • 标签: 指称对象 涵义 语言哲学 概念意义 指称特性 概念词
  • 简介:表达主体,即会话中话语的发出者,在交际中会选择使用多种语言形式来指称自己,这称为自我指称。本文从人称代词、名词短语、语法结构等指称形式入手,力求对现代汉语中的自我指称及其语用功能作系统地说明。

  • 标签: 自我指称 指称形式 语用功能
  • 简介:本文归纳了代词It在句中常见到的指称作用。它可用于指称主语、宾语、表语等。

  • 标签: IT 句子 指称作用
  • 简介:俄语词汇中,一部分表示职业、职务、工种的名词没有对应的指称女性的名词。例如:академик(院士),декан(系主任),доцент(副教授),Философ(哲学家),юрист(律师),等等。这些阳性名词虽然具有指称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功能,可用于复数,用于一定语体,都是规范的。但当用于具体指某个女性时,再用阳性名词就有点格格不人了。照例说,“女医生”这是一个常用称呼,但用俄语表达时却颇费周折。据观察,多数情况须依靠句法手段来解决问题:

  • 标签: 女性职业 格格不人 女医生 能产性 费周折 同位结构
  • 简介:话题是普遍存在于世界语言中的一个概念,通常由定的或类指的成分充当。诺苏彝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它的名词性话题从指称上来说,除了定的和类指的成分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无定有指的和无指的成分。此外,非指称性的名词成分也可作话题。各名词性成分充任话题的能力不同,呈等级排列:定的〉类指的〉非指称性成分〉无定有指的〉无指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义和其语言形式关系密切,但并非一一对应。指称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句子的功能和情态类型、名词的性质以及语用因素。

  • 标签: 诺苏彝语 话题 指称特征 语言编码形式
  • 简介:一指示语(дейксис)是一个复杂而有争议的语言现象,到目前为止,语言学界在指示语的研究方面尚未取得共识。观点不一致,认识不统一,仅从术语的纷繁多样就可窥见一斑。在皮尔斯的著作中,指示语被称作索引词(индекс)或指示词(индикатор);在...

  • 标签: 指示语 概念词 词汇意义 指称意义 言语行为 指称对象
  • 简介:歧义是指称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本身常常是构成幽默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指称的歧义性来建构幽默是幽默交际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结合认知语用学相关理论并从语境角度入手,对不少指称词固有的指称模糊性及有些指称词的归属性与指称性两种用法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指称中的歧义机制,从而为我们从认知机制上来把握指称的歧义现象与幽默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

  • 标签: 指称 指示 歧义 幽默
  • 简介:存现宾语内部持续值存在差异:高持续的显著高于低持续的,这跟生命度、编码形式有关,跟语义指称性、句法功能无关;存在宾语显著高于隐现宾语,这跟生命度有关,跟语义指称性、句法功能和编码形式无关。存现宾语和无定主语持续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显示两者的一致性,这跟生命度、语义指称性、数、编码形式和句法功能均无关。以上三个比较对持续值差异均跟是否为题中实体有关。

  • 标签: 话语指称性 存现宾语 持续值 生命度 题中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