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有志之土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历史反复印证着这样一个道理: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人才始终是最重要、最可靠的战略资源。

  • 标签: 人才强国 华夏文明 战略资源 历史 民族 道理
  • 简介:古往今来.人才问题其实一直是决定“是非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有许多历史人物也意识到了这个关键问题.但是受各种条件限制却最终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最后还是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 标签: 人才危机 名著 历史人物 人才问题
  • 简介:人才是第一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要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着眼于国内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着眼于山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打造齐鲁人才新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伟大实践中来。

  • 标签: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开发 高层次人才 经济社会发展 新优势
  • 简介: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职责,这是社会上和有关学术著作中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人治的观点。它对于正确选人用人和充分发掘广大人才资源、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等都有极大的妨碍。

  • 标签: 选拔人才 社会主义民主 制度 应当 学术著作 人才资源
  • 简介:近期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人才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这24字方针也是人才规划的核心内容。

  • 标签: 人才工作会议 人才发展 整体开发 人才规划
  • 简介:清廷迁都北京后.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千方百计招揽在各个领域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才.不仅及时发现和重用了具有文治武功的国内贤良之士.而且还大胆选拔任用具有特殊才能的“洋”人才

  • 标签: 人才 清王朝 国家经济发展 特殊才能 社会进步 文治武功
  • 简介:1948年9月间,周恩来拟定了邀请到解放区商讨召开新政协的77位民主人士的名单。作为被邀者之一的赵朴初当时正在上海,从事社会慈善事业和研究佛教经典、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赵朴初主要在上海从事慈善救济工作,在抗战期间为全民族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同时,他潜心研究佛教经典,并主持净业教育院的工作。1939年他参加了宪政促进运动。

  • 标签: 赵朴初 周恩来 社会慈善事业 人才 佛教经典 1948年
  • 简介: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8年来,已初步形成一支总量较大、以年轻优秀人才为主体、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才队伍,初步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向新世纪,苏州新区应该按照“政策引人、事业留人”的原则,再创人才资源新优势:(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属于自己的人才高地;(2)遵循人才规律,创新人才制度,消除人才进入的障碍,真正形成人才进入的“绿色通道”;(3)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术产业,为高层次人才进入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4)坚持“全市一盘棋”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 标签: 人才 高地 优势
  • 简介:人才是兴校之本,人才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建校60年来,学校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校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特别是近些年来,校党委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理念、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狠抓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环节,完善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党校教职工队伍,

  • 标签: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兴校 科学的人才观 竞争激励机制 教职工队伍 人才工作
  • 简介:阜宁县着力实施“三百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培养出100名懂经济的党政后备干部、100名懂现代企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和100名高新技术人才。此外,我们还全面实施以“自培、联培、送培”为主要内容的农民科技教育“三培工程”。

  • 标签: 高新技术人才 优秀企业家 现代企业管理 阜宁县 人才工程 经济
  • 简介:科学人才观认为,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黑龙江正处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战略机遇期,人才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只有以科学人才观指导我省的人才开发,才能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 标签: 科学人才观 人才资源开发 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