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分析现行国家标准中3种对于可变流量空调性能评价值SEER和IPLV测试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行工况的特点,结合水源多联机系统特点和部分负荷测试方法,探讨其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值,同时采用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环境参数特点和使用场所建筑物特性的权重系数,提出可连续卸载运行机组的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对于不可连续卸载运行的机组提出通过开-停试验进行测试的方法及其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针对检测装置提出一些特殊要求,对于冷却侧,按室外水侧量热计法进行校核计算。对于具有热泵功能的水源多联机组,提出考核条件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水源 多联机 风冷 IPLV SEER 开-停试验
  • 简介:卡乌斯卡斯和Bell-Delaware关于横掠管束性能计算的经验公式,受到横掠管束水流量的实际状态、当前换热器技术、材料水平和制造工艺的影响,在产品设计计算时存在较大的偏差。基于上述经验公式,结合模拟计算和蒸发器测试结果,经过水流量修正和试算法修正后,得到换热和压降计算经验公式的推荐系数,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

  • 标签: 换热器 横掠管束 经验公式 修正
  • 简介:回热式间接蒸发冷却具有正反馈式工作原理,能进一步降低一次空气温度,扩大有用能的利用范围。采用CFD方法模拟分析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传热传质过程,讨论通道间距、空气流速、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对换热效率和[火用]效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湿空气[火用]分析理论的评价方法更合理,低的相对湿度、高的人口温度以及合理的热容量比能够提高回热式间接蒸发冷却中有用能的利用率。

  • 标签: 回热式间接蒸发冷却 换热效率 效比
  • 简介:利用空调器本身的风机从热回收器内引进新风,通过热交换回收排风的能量。采用空气焓差法对空调器引进新风前后进行制冷量、输入功率、能效比(EER)等的对比实验,并测量了换热器的热回收效率。用热回收装置引进新风后基本没有改变空调器的输入功率,相同环境条件下的制冷量增加,EER值增大,焓差热回收效率最高可达到34.12%。

  • 标签: 热回收空调器 热回收效率 对比实验 EER
  • 简介:开发适用于CO2跨临界及亚临界循环的蒸发器性能测试装置,该装置基于蒸气压缩循环,采用CO2气体或液体流量计法作为主要测试方法。详细阐述系统原理和试验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2类蒸发器的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且工况参数控制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CO2直接膨胀式蒸发器的性能测试开发及CO2管内沸腾传热特性的研究。

  • 标签: CO2蒸发器 传热特性 性能测试 试验方法
  • 简介:为了分析密封性对某汽车空调用多流程平行流冷凝器换热性及风阻的影响,在不同迎面风速下,分别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与冷凝器之间不采取密封措施和采用海绵条密封2种方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高风速相比,低风速下密封对冷凝器换热性影响较大,而风阻增量变化不大。因此,在设计平行流冷凝器时,应合理选择其参数,尽可能优化和提升低迎面风速时的换热性

  • 标签: 汽车空调 冷凝器 换热性能 密封
  • 简介:随着制冷技术的快速发展,模块式冷水机组的应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模块式冷水机组的性能测试及评价问题,在目前的标准体系内,采用GB/T108702014中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性能试验是合理的,但采用GB/T18430.12007,GB/T18430.22016和GB195772015评价模块式冷水机组的性能参数时,性能评价结果存在差异。因此,构建一种针对模块式冷水机组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对模块式冷水机组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模块式冷水机组 性能测试 评价方法 制冷技术
  • 简介:阐述新型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的结构和原理,并详细讨论复合纤维填料的性能。用焓湿图分析空气处理过程,同时给出相应于不同空气条件的试验数据,介绍其工程应用及应用前景,并对现存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直接蒸发冷却 空调机 焓湿图 复合纤维填料
  • 简介:在热泵热水器的名义工况下,对R32/R1234yf混合工质热泵循环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R32/R1234yf的最优质量配比为60/40,使制热性系数达到最大值4.727,较R22系统增大8.64%;在最优质量配比下,R32/R1234yf系统的单位容积制热量、单位质量制热量和冷凝压力均比R22系统大,但其压比和排气温度均低于R22系统。

  • 标签: 热泵热水器 制冷剂 R32 R1234yf 质量分数
  • 简介:本文对太原一座旅馆建筑中安装的低环境温度用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进行了为期一年(2014年1月18日-2015年1月17日)的实地测试,获得了该热泵热水机全年的运行性能和运行规律:热泵热水机全年运行正常;在冬季典型测试月内机组制热量平均值为24.5kW,逐月能效比(HMPF)为2.78,过渡季典型测试月的机组制热量平均值为35.3kW,HMPF为3.46,夏季典型测试月的机组制热量平均值为39.1kW,HMPF为3.97;热泵热水机在各月份的运行时长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且每天的运行规律在各个季节也基本一致。

  • 标签: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全年现场测试 逐时能效比(HHPF) 逐月能效比(HMPF)
  • 简介:针对冷水机组和冷凝器的传热过程建立模型,采用Matlab对冷却水变流量前后冷水机组的性能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定流量相比,冷却水变流量运行会增大冷水机组的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不会显著影响制冷剂在冷凝器出口焓值及制冷剂循环流量,会影响冷水机组的运行EER。该研究成果将对冷却水变流量改造的节能量认定提供支撑。

  • 标签: 冷水机组 变流量 冷凝器 EER
  • 简介:在建筑空调实际使用时,所需负荷和运行状态均会因实际需要发生改变,对于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冲击较大。本文在性能评价系统上,模拟随着实际水流量和水温的变化,测试变容量离心式冷水机组在变工况时的各项性能指标,以此了解离心式冷水机组变工况、变负荷运行时的性能参数,同时就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降低空调系统的建设投入和运行成本提供依据,也为空调系统的节能挖潜、降低能耗提供研究方向。

  • 标签: 离心式冷水机组 变容量 节能
  • 简介: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是用于解决电动汽车冬季无法制热的问题,本文设计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的新型平行流换热器。通过对换热器的冷凝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入口速度条件下的换热及阻力特性,并与经验公式进行比较,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分析不同的翅片倾斜角度及翅片间距下换热及阻力特性变化,得到优化的结构参数,为电动汽车热泵空调换热器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电动汽车 热泵空调 冷凝器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 简介:介绍一种以沸石-水作为工质对的吸附式制冷空调系统,并对其热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循环时间840s,驱动热源为80。c的热水,流量为2.80m3/h;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C,供冷凝器冷却水的流量为2.74m3/h,供吸附床吸附时冷却水的流量为4.27m3/h;冷冻水进口温度为22。c,流量为0.71m3/h。试验结果显示:机组在420~840s循环周期内,制冷量范围为1679~1905W,系统COP的范围为0.02~0.66。

  • 标签: 吸附式制冷 沸石-水 热力性能 试验研究
  • 简介:从环保、节能、热力性能及装置等方面对化工企业使用的R11与R134a大型离心制冷机组进行比较,并对R134a离心机组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 标签: R11 R134A 离心式制冷机组 环保 节能
  • 简介:通过利用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模拟计算6种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制冷性能系数(COP),并与纯工质作比较,分析非共沸混合工质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普遍大于采用纯工质的原奶速冷式系统COP,R436A是6种混合工质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尽管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有效地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传热温差过大的问题,但原奶速冷式系统的传热温差仍旧偏大。指出在将来的研究中若采用组合式原奶速冷式系统,可在某种程度克服这些问题,进而改善原奶速冷式系统的能源效率。

  • 标签: 原奶速冷 Helmholtz自由能状态方程 非共沸混合工质 COP
  • 简介:本文介绍了采用当中点和露点确定R407C压缩机性能测试工况点的方法,指出它们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一结果可相互换算.同时对采用不同方法测得的压缩机制冷量和EER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露点法测得的制冷量和消耗功率通常比中点法低大约5%,而计算出的EER相差不大.

  • 标签: 露点法 中点法 R407C压缩机 性能测试 制冷量 能效比
  • 简介:空调压缩机滑片对制造材料的红硬性和耐磨性能有较高要求,生产中通常采用高速钢+表面氮化处理工艺制造。本文将研发的GDL-4高速钢与M2钢在同一软氮化工艺下,分别在300N,400N和500N的载荷下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对比其耐磨性。结果表明:相同软氮化工艺条件下,GDL-4高速钢在各个载荷下的耐磨性能均优于M2钢,钢氮化后的表层硬度对其耐磨性有明显影响。

  • 标签: 空调压缩机滑片 GDL-4 高速钢 摩擦试验 软氮化 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