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桑赤锈病近两年在南充市嘉陵区新庙乡部分果桑基地发生为害,造成了一定损失。文章简要介绍了桑赤锈病的症状特点、发生原因和发病规律,提出合理施肥、摘除病芽病叶并烧毁、统一夏伐、适时喷洒药剂等防治措施

  • 标签: 桑赤锈病 症状 防治措施
  • 简介:杂交率是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与蚕种病蛾率、病卵率、孵化率、良卵率相同,行业标准明确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低于95%的批次为不合格蚕种。四川省从2001年开始对全省的越年蚕种进行抽查,实行4龄斑纹鉴定或茧形比对判定其杂交率指标是否达行业标准,凡抽查未达标的批次均不准出库使用,在冷库就地销毁。许多种场因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细节管理,造成了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指标不合格,被检验机构监督销毁,遭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桑蚕一代杂交种 杂交率 越年蚕种 行业标准 成品质量 细节管理
  • 简介:在感染桑树根结线虫病田块里,用噻唑膦、阿维菌素、吡虫啉、灭线磷、毒死蜱、辛硫磷、淡紫拟青霉和厚孢轮枝菌8种农药的9种制剂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后,栽种敏感品种——桂桑优12健康桑苗,结果显示以5.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防治效果最好,达92.32%;10%噻唑膦颗粒剂防治效果次之,为88.42%;对家蚕的残毒期最长的是5.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为67d。结合桑树根结线虫的生活习性、根结线虫病的发病规律和广西的气候特点,提出了土壤翻晒、土壤细作、土壤药剂消毒和桑苗药剂浸根等一套有效防治桑树根结线虫病的技术措施。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措施,在重病区的桑园重新种植桑树,桑树根结线虫病的田间根结防效达95%以上,对家蚕的残毒期为67d,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桑树 根结线虫 防治 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蚕种 短期冷藏 浸酸 孵化率
  • 简介:酉阳县地处川东南武陵山区.县委、县政府为振兴农村经济,果断决策在酉东片龙潭、麻旺两区的六个乡于1992年10月后集中成片利用广东杂交桑平栽建园1万亩.1993年正当幼桑茁壮成长,秋叶丰收在望时,万亩新桑全面暴发了罕见的桑粉虱危害,西南农大蚕丝学院蹲点教师与县丝绸公司的科技干部立即向县领导和蚕桑生产指挥部提出:“狠抓桑粉虱的统防统治确保秋叶丰收”的防治意见,引起县委、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亲自出马组

  • 标签: 桑粉虱 暴发原因 酉阳县 控制措施 统防统治 丝绸公司
  • 简介:春制越年蚕种保种时间长.从六月上中旬蚕卵产下至十二月上中旬浴消整理入库,要经过高温多湿的盛夏,也要经过温度多变的秋天和初冬.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霉变,产生大量死卵,再出卵,胚子过早活性化,不耐冷藏,增加冷藏死卵等.增大折扣率,降低蚕种质量.尤其是川东地区,经常发生伏旱和秋干,保种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了.如是设计和建设好保种室就成了保好蚕种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设计和建设 有效措施 蚕种冷库 川东地区 蚕种质量 越年蚕种
  • 简介:蚕种催青过程中,如何提高一日孵化率,促进孵化整齐,蚁体强健,我们是这样作的。我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春季催青养蚕每年一次。一批蚕种的收蚁工作一般都是两天完成,个别年份有时还有一批收蚁3天的时候,给饲养技术处理带来麻烦,迟收蚁的蚕体质虚弱,发育不齐,饲养成绩不如先收蚁的好。近三年来我场春用催青

  • 标签: 收蚁 蚕种催青 饲养技术 技术措施 高春 见点
  • 简介:随着政府对于住房投资的联合管控,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也在逐渐加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对我国房地产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综合内外部情况分析其风险成因,并给出防范建议。

  • 标签: 风险类型 风险成因 房地产企业
  • 简介: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成本主要由原种费、种茧成本、用工成本、水电物耗成本、蚕种冷藏加工费等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房屋设备折旧费等间接成本构成。其中,蚕种冷藏加工收费标准由我省发改委确定,其费用相对稳定;单张蚕种原种费、单张种茧成本、单张蚕种用工成本、单张蚕种房屋设备折旧费等在一定生产总量基础上,随着繁育水平提高而降低。

  • 标签: 家蚕一代杂交种 生产成本 桑蚕一代杂交种 蚕种冷藏 管理费用 房屋设备
  • 简介:近几年,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成为热门专业,发展的比较快,但是依然存在课程教学模式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机制缺乏创新以及对学生的教育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环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教学方案,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高职院校 环境艺术设计 创新 优化策略
  • 简介:家蚕微粒子病在四川蔓延和扩散,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发表了无数见解和意见,从技术上讲仍然是杜绝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两个途径,,针对这两个传染途径我省也相应地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诸如蚕种成品检疫,桑叶全程消毒,搞好原蚕基地建设工作,要把这些工作坚持下去,笔者从本场的生产情况及近几年的教训中深深体会到当前防除微粒子病的主攻方向应是如何认真贯彻落实省丝绸公司及省蚕种公司有关蚕种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文件,采取综防措施,加强企业

  • 标签: 微粒子病 胚种传染 蚕种质量 综防措施 蚕种公司 原蚕
  • 简介:大新县群众用木薯叶养蓖麻蚕已有30多年的历史,60年代曾一度大发展,到了80年代末又一度兴起.1988~1989年共饲养蚕种9170盒,产蚕茧(茧皮)18.37吨,两年合计蚕农共收入148.86万元。群众已普遍知道,用木薯叶养蚕,不仅是就地取材,而且投入步、收益快,在夏秋季饲养约20天即可收获一批,确实是农村一项“短平快”的农副业生产。由于市场、茧价等原困.1990年又停产,多年来.我县的木薯要生产处于断断续续、时起时伏的不稳定状况.

  • 标签: 木薯蚕 木薯叶 养蚕 饲养 蓖麻蚕 收获
  • 简介:今年上半年省内部分县市急报在一些蚕桑主产区出现大范围的白僵病,有些甚至是全村爆发。根据对部分县市村镇和蚕农的初步调查了解,这些地区的白僵病确实来势凶猛、发病急、受害面积大、为害程度深,给蚕农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 标签: 广西 白僵病 爆发原因 发病规律 病原
  • 简介:本文阐述了广西东兰县蚕桑蚕业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广西东兰花神公司的茧丝生产与经营等情况,提出要将东兰县打造成为现代化的蚕桑产业县,除了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蚕桑产业外,公司和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 标签: 现代化 蚕桑产业 东兰
  • 简介:一、四川丝绸业的现状“七五”和“八五”前期,由于国外丝绸市场的兴旺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川丝绸业获得了一次空前的发展机遇;在各级党政的重视扶持下,在行业广大职工的辛勤努力下,四川丝绸行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生产规模、产值产量、出口创汇、实现税利全面增长,显示了四川发展茧丝绸产业的巨大潜力。

  • 标签: 丝绸业 丝绸行业 工作思路 明确思路 主要措施 丝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