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鸡白冠病即鸡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鸡的卡氏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在鸡体内感染寄生引起的。今年夏秋季节界首市阴雨连绵,房前屋后积水严重,蚊蝇大量滋生,从而造成今年鸡白冠病的暴发,今年秋冬季我市畜牧科技咨询中心就接诊了几十例鸡的白冠病病例,现将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白冠病 诊断 防洽 夏秋季节 咨询中心
  • 简介:随着人类环保、生态建设意识的提高,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在畜禽养殖中的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规模化养殖不断壮大,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的养殖场所饲养的动物鸣叫噪声不断、附近臭味扑鼻、蚊蝇乱飞、鼠害繁多、污水四溢,污染了水资源,致使饮水质量下降,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最终只好舍近求远,造成饮水困难,甚至被迫迁场搬家;有的养殖场破坏了天然草山草坡,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问题,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德宏州现阶段规模养殖已达到一定规模,据统计猪的规模养殖已达到23.6%、牛28.1%、羊96.8%、禽85.5%,环境污染已是规模化养殖场的一大问题.除此之外,广大农村养殖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为此,养殖业要加大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养殖模式.

  • 标签: 生态环保 健康养殖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保护问题 人类生存环境 规模化养殖场
  • 简介:奶牛的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为推动畜牧业发展,保障人们安全健康,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奶工程建设,需要加强对奶牛结核病的检测,利用良好的防控措施,实现对于奶牛结核病的防治。

  • 标签: 奶牛结核病 防控措施 检测方法
  • 简介:《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规定需要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的奶牛疫病有三个:口蹄疫(A型、亚洲I型、O型)、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其中口蹄疫属于一类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和奶牛结核病属于二类动物疫病。由于这三种疫病流行范围广,感染物种多.经济破坏性较强.所以国家将其列为优先防控。

  • 标签: 防控措施 口蹄疫 奶牛场 动物疫病 布鲁氏菌病 奶牛结核病
  • 简介:对于一个种公牛站来说,饲养种公牛的目的在于获取大量品质优良的精液,并将其优良性状稳定地传给后代。良好的饲养管理,日常的草料供给,熟练的采精技术,以及采精员、饲养员和种公牛的相互配合、冻精技术等都会对精液的品质和产量产生诸多影响。

  • 标签: 公牛精液 产量 种公牛站 采精技术 品质优良 饲养管理
  • 简介: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2013年9月对新引进的100只南江黄羊进行观察.其中死亡的3只,对死亡的南江黄羊进行解剖鉴定,确定3只羊均死于肝片吸虫引起的肝脏病变。对其余羊进行连续两次间隔7d驱虫,驱虫效果显著。

  • 标签: 羊肝片吸虫病 羊寄生虫病 南江黄羊
  • 简介:猪伪狂犬病因狂犬病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一旦被感染后,将导致病猪繁殖障碍,对生猪养殖的危害极大。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正确辨别诊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此病确诊需依据动物接种试验,诊断效果较好。而目前此病临床施治方案诸多,可供选择的仅有一二。综合来讲,此病防控最理想的措施和手段,是注意净化猪群,尤其种猪群的净化管理。养殖期间,注意针对不同日龄阶段接种防疫疫苗,尝试用抗寄生虫药和抗病毒中药及早药防。治疗期间,用脂溶性药物,破坏其结构皆可。对混合感染病例的治疗,建议用紧急免疫接种+对症施治+辅助性治疗的措施

  • 标签: 猪伪狂犬病 治疗 防治
  • 简介:仔猪的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甚至对整个养猪生产过程影响都很大.只有处理好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笔者就困扰当前养猪生产中最大的难题——断奶应激对仔猪的有害影响以及有效的补救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养猪生产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断奶应激 仔猪 补救 养猪生产 生产过程 断奶后
  • 简介:诸多流行鸭病中,鸭传染性浆膜炎最为突出。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典型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便。治疗传染性浆膜炎花费的治疗费用可观,无形中增加养殖成本的输出,成为一直以来困扰基层养鸭户的关键性问题。文章阐述此病流行特点及危害,就综合防治建议做汇总阐述,为科学养鸭,提升养殖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标签: 养鸭 效益 技术
  • 简介:2004年3月10日,河北省威县王某从某种鸡场购进海兰灰蛋雏鸡1000只,种鸡场在雏鸡1日龄时全部注射了马立克病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2毫升。这批蛋鸡饲养到2个月龄后陆续发病,3~4月龄达到发病、死亡高峰期,经隔离、扑杀处理,6~7月龄后鸡群状况渐趋平息,这批蛋鸡共发病345只,死亡224只,病程较短,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走路迟缓,

  • 标签: 马立克病 月龄 免疫失败 种鸡场 蛋雏鸡 扑杀
  • 简介:一个商业化运营的养猪场能否实现合理利润,除遇到市场行情异常波动或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某些突发事件,最基本途径就是尽可能提高公母猪的生产效率,使每头可繁母猪为猪场贡献更多的优良仔猪,每头公猪可让更多母猪受孕,从而达到比较理想的繁殖指标。在日常饲养管理中有两点非常重要,就是后备母猪和公猪精准筛选和更加科学合理的人工授精技术。

  • 标签: 后备母猪 种公猪 人工授精技术
  • 简介:近几年来,国际上超级细菌频频出现,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10月26日,宁夏某县级医院发现了2例新生幼儿超级细菌病例,这是继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流感以来的又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其元凶可能是因为医疗、农产品、畜产品的抗生素残留而引发。

  • 标签: 危害防控 抗生素残留 残留危害
  • 简介:鸡慢性呼吸道疾病(CRD)是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常与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不分年龄和季节,在寒冷和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高发,应引起养鸡人员的高度重视。1病原体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鸡毒支原体(MG)支原体是目前发现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壁,属于原核生物。这种支原体在鸡群中普遍存在。2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可通过精液和种蛋传播给下一代。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1-2月龄鸡最易感染,多呈流行性,并出现典型症状;成年鸡症状轻,死亡少,影响产蛋,呈散发性。本病病原体可长期存在于上呼吸道而不发病,一旦有诱因,则引起发病。常与其他病原体,如,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鸡副嗜血杆菌等继发或混合感染。

  • 标签: 鸡慢性呼吸道病 防控措施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 简介:根据统计.母猪胚胎死亡率大约在25%~40%.特别是在环境不良、营养缺乏、受疫病侵害等条件下.胚胎死亡率会更高。胚胎死亡的第1个高峰是在合子附植初期(在配种后的9~16天),胚胎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死亡率为40%~50%:第2个高峰是在配种后的第3周.胚胎死亡率为30%~40%。为了提高母猪的胚胎成活率.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总结出造成母猪胚胎死亡的九大因素及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胚胎死亡率 母猪 防控措施 原因 胚胎成活率 营养缺乏
  • 简介:贵州省遵义县境内农民饲养山羊的历史悠久,在饲养方式上,主要以放牧为主。随着遵义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种草养羊技术的不断普及,目前山羊的饲养方式已逐步转变为以半舍饲或全舍饲为主,实现了养羊与生态平衡的均衡发展。加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羊肉已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羊肉价格呈日趋上涨态势,农民饲养山羊的劲头空前高涨,在畜牧业内部结构中的位置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并已成为养羊农户收入的新增长点。

  • 标签: 羊寄生虫病 综合防治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饲养方式 种草养羊 均衡发展
  • 简介:为了培育出优秀的后备公牛,应采取以下措施:①考查出生重、断奶重、配种能力等。②登记系谱信息,对于后备种公牛而言.必须有后裔成绩来评价其优劣。③重视早期生长发育。④种公牛外观、生长发育、繁殖能力以及肉用性能等重要指标.应该达到一级。在以上基础上再通过试采精淘汰一批鲜精质量不佳的公牛.最后对留用公牛的冻精进行后裔测定。通过测定结果.采用优胜劣汰的原则,将遗传性能好、育种值高的公牛留下来。

  • 标签: 冻精质量 种公牛 早期生长发育 后裔测定 配种能力 肉用性能
  • 简介: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增多,特别是今年冬季雾霾天气全国蔓延,这不得不让国人深思,是谁造成这样的环境污染问题?该采取什么样的环境治理方法.尽可能的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给人类造成的严重后果。

  • 标签: 环境保护措施 奶牛场 环境污染问题 极端天气 环境治理
  • 简介:笔者通过对部分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实施伪狂犬病净化过程中存在认识不到位,技术措施不完善,落实不严格的情况。因此对猪场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应具有五项的基本条件、重点净化技术措施、配套技术措施和净化控制关键点作阐述分析,以便共同做好养猪场猪伪狂犬病净。

  • 标签: 猪伪狂犬病 净化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