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减压内固定对胸腰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腰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8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干预组40例,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对这两组治疗前后的Cobb角度、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度、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胸腰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溶栓,观察组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比较两组间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判定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的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达峰时间、平均再通时间以及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心力衰竭及梗死后心绞痛的例数较少,且无缺血性卒中和死亡发生。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出血风险也较低,是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腰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抽取我院科室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内收诊的50例胸腰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对患者进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经过评级,患者的Frankel分级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胸腰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对患者的脊柱骨折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效果,且患处的固定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腰椎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钉棒系统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八锦联合穴位按摩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程度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观察两组张口困难程度、口腔黏膜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张口困难程度评级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反应评级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八段锦 穴位按摩 鼻咽癌放疗 张口困难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八锦联合穴位按摩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程度及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8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观察两组张口困难程度、口腔黏膜反应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张口困难程度评级低于对照组,口腔黏膜反应评级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八段锦 穴位按摩 鼻咽癌放疗 张口困难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抽取需要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1名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安排其进行实施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三个月后,相比于治疗前,41名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后缘高度比、Cobb角以及伤椎楔变角度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实施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 短节段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按照试行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湿、热、毒、虚四阶讨论新冠肺炎在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疫毒闭肺证、气营两燔证、内闭外脱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等各阶段的病因机制和防治思路。希望能够为临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药 新冠肺炎 防治研究 精准施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检查鉴别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选择4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命名急性肺动脉栓塞组,40例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命名心肌梗死组,应用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 V1-V3导联 ST压低发生率、V1-V3 导联T波倒置发生率对比急性肺动脉栓塞组较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电图检查可对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非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效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电图 诊断 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食管癌患者25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展开双显像剂PET/CT检查,淋巴分期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病理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计18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诊断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与18F-F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可知,18F-FLT与18F-FDGPET/C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无差异,但特异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MI)产生慢血流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科室进行急诊PCI治疗的30例AMI患者.结果入选30例AMI患者经手术均成功开通罪犯血管,符合标准:残余狭窄<20%,获得TIMI3级血流,操作成功,同时住院期间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如死亡、再次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或消失.术中4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TIMI2级,其中上腔静脉(LAD)病变3例,右冠脉主干(RCA)病变1例,4例慢血流患者立即予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ml,其中1例同时注入硝酸甘油200μg,重复造影,证实慢血流消失,血流TIMI3级.术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1周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诊PCI术中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班和硝酸甘油法治疗AMI引起的慢血流效果较为满意,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推广.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诊处理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左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 TNF-a、1L-6、1L-8、LADD、LAEDD、LAESD、LVEF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炎性指标,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通心络胶囊 氯吡格雷 临床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左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 TNF-a、1L-6、1L-8、LADD、LAEDD、LAESD、LVEF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通心络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炎性指标,改善患者左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通心络胶囊 氯吡格雷 临床疗效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结合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在老年胸腰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作用。方法:择取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胸腰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病患给予实施后路经椎弓根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椎体成形手术与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合并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进行单纯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的对照组有效率,对照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发生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经椎弓根固定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八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2020.12月,1年内收治的50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25例,实施八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八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八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2020.12月,1年内收治的50例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25例,实施八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八锦四式联合情志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湖北监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A、B、C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疗效相关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相关酶,包括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再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结果C组患者首次治疗后2、6、12h血管再通率较A、B组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相关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A、B组,差异显著(P〈0.05)。B、C组患者治疗后,SOD及GSH-P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A、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注射用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 氧化应激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OVCF)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OVCF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PVP术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104例和未再骨折组196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PV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为OVCF患者PV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为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OVCF患者行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与年龄、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骨水泥渗漏有关,临床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肺叶切除术和肺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4例,均为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内收治;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微创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肺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VC、FEV1肺功能指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的FVC、FEV1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微创肺切除术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微创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瑞替普酶(rPA)溶栓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AMI)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ST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溶栓组(A组)和尿激酶(UK)溶栓组(B组),每组各56例。A组患者予以rPA溶栓治疗,B组患者予以UK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溶栓2h再通率和溶栓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溶栓后30min,1h,2h,A组患者再通率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第1d,3d,7d,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溶栓治疗1个月内,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rPA溶栓治疗能使AMI患者血管快速开通,有效降低患者血浆BNP水平,保护心脏,同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 标签: 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静脉溶栓 脑钠肽 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