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牙齿松动度是指自然牙或种植体在受力作用时活动程度,是临床上作为牙周疾病诊断、治疗、预后评估,以及修复治疗设计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对牙动度生物学特性、牙动度相关因素及牙动度测量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标签: 牙齿松动度 牙周组织 牙周膜 修复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当今牙科学科发展及临床进展迅猛,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让修复学尤其是美学性修复领域有了极大暴涨性成长。经典树脂美容修复是众多牙科医生修复牙体缺损微创方式中首选。然而随着树脂材料本身发展.对于材料选用、修复牙位范围、修复方式及具体技巧变化,许多医生无法具悉其详。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术 牙科医生 牙体缺损 美容修复 树脂材料 修复方式
  • 简介: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说明口腔医生在选择固定局部义齿(PFD)或单个种植修复时如何评价各种因素重要程度,分析这些不同看法是否与医生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医生社会人口性质、工作情况和态度。材料和方法随机对2059位瑞典全科牙医进行问卷调查,回复率为76%。问卷中提出一个临床病例,请医生们在固定局部义齿(PFD)和单个种植修复中作出选择。构建15个选项,请牙医们在直观量化表上标示出他们认为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或提出不同意见。这些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3个主要因素为:“时间”、“健康”、“舒适”。以这些因素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最重要项目是:“治疗预后”和“患者意愿”。虽然牙医之间存在很多不同意见,但是各组医生之间差别小。与女医生相比,男医生认为“健康”和“舒适”更重要。“患者信息”所示患者态度变化与“时间”因素呈明显正相关,与“舒适”因素呈负相关。结论不同医生之间差别很大,但各组医生之间差别较小。“患者信息”改变与“时间”和“舒适”因素存在明显相关性。医生相关变量改变小。结果进一步说明医生对种植修复知识了解有限。心理学方法可能对修复治疗方法选择上表现出个人差异作出更多解释,但用问卷方式不易做到。

  • 标签: 瑞典 口腔全科医生 修复设计 固定局部义齿 单个种植体
  • 简介:本病例介绍了如何利用种植体外科规划软件设计种植体植入位点.临床上在数字化外科导板指引下.精准地植入12颗Straumann@种植体。最终修复时采用一体式氧化锆桥架固定修复.利用现代烤瓷工艺恢复患者粉白美学,达到仿生美学修复效果.

  • 标签: 固定修复 外科导板 种植体 数字化 无牙颌 导向
  • 简介:目的:评估种植体支持单端悬臂修复留存率、成功率(无并发症)和边缘骨吸收,并评价悬臂长度对种植体支持单端悬臂修复效果影响。方法:检索截止2016年5月1日在Pubmed和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数据库收录相关英文临床研究文献,从符合纳入标准文献中提取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修复成功率和边缘骨吸收等数据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相关题目和摘要263条,最终纳入16篇文献。6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局部固定义齿,meta分析显示是否带有单端悬臂梁对其成功率、种植体留存率和边缘骨吸收均无显著影响。10篇文献报道了种植体支持全口义齿,其种植体留存率为97%~100%,种植修复成功率为52%~98%,平均边缘骨吸收为0.23~1.73mm。没有文献报道悬臂长度对种植修复有不良影响。结论:种植体支持单端悬臂修复体是一个可预期治疗选择。当种植体支持局部固定义齿悬臂梁〈9mm,种植体支持全口义齿悬臂梁〈15.6mm时,可以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 标签: 悬臂梁 边缘骨吸收 临床评估 系统回顾
  • 简介:对近40年来龋病研究中致病菌致病特异性问题作了扼要回顾,目的在于阐述利用变异链球菌作为抗原来引发机体抗龋力效用是否满意。根据目前进展情况认为,免疫学防龋前景是应该深入思考。作者对在我国开展龋病预防提出了自己意见。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龋病预防 免疫学 特异性 致病菌 抗龋力
  • 简介: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在解剖上关系紧密,因此一处感染可向另一处扩散,尤其当牙髓-牙周病损已经相互沟通时,临床上要确定起始病因和制定合适治疗方案十分困难。本文结合临床病例介绍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经验。

  • 标签: 牙周炎 牙髓炎 交互影响 治疗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Caspase-3和p53在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OKC)中表达及关系。方法:TUNEL法检测40例OKC(原发20例,复发20例)中凋亡细胞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KC中Survivin、Caspase-3和p53蛋白表达。结果:OKC中凋亡细胞见于衬里上皮表层细胞;Survivin蛋白阳性染色见于26例(65%)OKC上皮基底层及基底上层细胞中,Caspase-3蛋白阳性染色见于18例(45%)OKC上皮表层细胞中,p53蛋白在OKC中不表达。结论: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OKC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牙源性角化囊肿 SURVIVIN CASPASE-3 P53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鳞癌中核基质蛋白特异AT序列结合蛋白2(SATB2)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和对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影响。方法:收集58例口腔鳞癌标本,检测SATB2表达情况,分析SATB2表达水平与病理参数之间关系及与患者总体生存率关系;用载有SATB2慢病毒转染HN6细胞,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染效果,并通过划痕愈合、Transwell、Invasion实验检测SATB2对HN6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结果:统计学结果表明,高表达SATB2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无关,但与TNM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SATB2成功转染HN6细胞系并得到稳定过表达SATB2Lv-SATB2-HN6细胞;过表达SATB2HN6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高于HN6细胞。结论:SATB2在口腔鳞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增高,过表达SATB2能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 标签: 口腔鳞癌 SATB2 迁移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粘接剂对钛网-硅橡胶剪切粘接强度影响。方法:钛网表面分别选用打磨、打磨+喷砂、打磨+喷砂+PermabondPOP表面处理方式,粘接剂选用Permabond731、Permabond4C10两种,参照GB/T13936-2014测定钛网和硅橡胶之间剪切粘接强度,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结果:不同表面处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98±0.14MPa)显著高于B组(0.26±0.11MPa)和A组(0.17±0.08MPa);F组(2.58±0.16MPa)显著高于E组(0.41±0.19MPa)和D组(0.21±0.10MPa)。两种粘接剂组间剪切粘接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种类和表面处理方法间有交互效应(P〈0.05),表面喷砂联合使用PermabondPOP底涂剂后采用Permabond4C10粘接,得到剪切粘接强度最大。A组到F组试样内聚破坏率依次为0%,0%,42.85%,0%,0%,85.71%。结论:两种粘接剂均可获得较好粘接力,其中Permabond4C10粘接性能优于Permabond731。同时钛网表面进行喷砂,并联合使用相应底涂剂可提高钛网与硅橡胶之间粘接强度,是一种有效表面处理方式。

  • 标签: 硅橡胶 钛网 剪切粘接强度
  • 简介:目的:寻找雌激素缺乏所导致骨质疏松环境下调控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ousebonemarrowstromalstemcells,mBMSCs)成骨关键miRNA,并探讨此miRNA在雌激素缺乏所导致骨质疏松微环境下是否参与调控mBMSCs成骨及其在此种微环境下对成骨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卵巢切除动物模型,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miRNA基因芯片技术对卵巢切除组和假手术组C57BL/6J小鼠来源mBMSCs进行对比筛选,确定调控mBMSCs成骨关键miRNA;利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验证此miRNA在两组m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差异;通过细胞转染技术上调和下调此miRNA,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等技术观察转染后mBMSCs成骨能力。结果:生物信息学技术以及miRNA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确定调控mBMSCs成骨关键miRNA为miR-21;实时定量RT-PCR显示miR-21在卵巢切除组mBMSCs成骨分化中水平较假手术组低;转染miR-21至卵巢切除组mBMSCs,能部分恢复其成骨分化能力。结论:miR-21是雌激素缺乏所导致骨质疏松环境中调控mBMSCs成骨分化关键miRNA;miR-21在雌激素缺乏所导致骨质疏松环境中能促进mBMSCs成骨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绝经后骨质疏松 MIR-21 成骨分化 小鼠
  • 简介:种植体周围炎是一种时常发生、由细菌感染引起炎性疾病,常常导致支持骨组织丧失。种植体周围炎需要立即治疗,但是我们依然缺乏证据支持那些最有效医疗介入方法。如果患者患有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手术禁忌证或者拒绝更为合适治疗,这时就需要选择非手术牙周治疗。种植体周围组织缺损状态决定了治疗方法.也为相关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本文推荐治疗方案都源于临床经验.能提供有利指导。

  • 标签: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 种植体周围炎 手术治疗 手术禁忌证 炎性疾病 细菌感染
  • 简介:在再生医学领域,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能够分化为矿化形成细胞,将它与生物活性支架材料结合,可用作组织工程骨代用品。本研究对小鼠iPSCs多能性和成骨分化能力进行了鉴定。为提高iPSCs成骨分化能力,将转录因子核基质蛋白SATB2基因转入iPSCs。

  • 标签: 颅骨缺损 蚕丝支架 小鼠 多能干细胞 临界 治愈
  • 简介:为了研究含L.reuteri乳酸菌含片用作早期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措施效果,检测患者牙周袋内Lreuteri乳酸菌定殖水平,将40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一个病人都有至少两颗牙齿邻面位点牙周探诊深度(PD)5-7mm,每一个象限牙龈指数(G1)为2.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辅助治疗 随访调查 微生物学 临床效果 含片
  • 简介:从拔除的人牙齿中获取60个牙髓样本和55片平行牙本质块。设五个实验组(n=10),每组包括一个牙髓样本和牙本质块,浸泡于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溶液中。设一个阴性对照组(n=5),样本置于盐水中;一个阳性对照组(n=5),将牙髓样本单独浸泡于8.2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h,每6min更换一次液体。将牙本质块在三个位点进行弯曲强度试验,测试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

  • 标签: 次氯酸钠溶液 弹性模量 抗弯强度 牙本质 牙髓 阳性对照组
  • 简介:目前,文献对激光用于牙根面治疗合理性不予支持,相反却有一些研究显示,激光作用于根面造成潜在不利影响。本项研究目的是评价CO2激光照射根面后对软组织附着影响。实验选两只狗,采用四个象限设计,一个象限为未治疗对照组,其它三个象限分别为:(1)刮治和根面平整;(2)激光处理;(3)激光处理后再辅助刮治及根面平整。分组前,每个象限各有三颗牙齿用翻瓣术和骨切除术而暴露牙根面。各组根面经不同方法处理后,龈瓣复位,自然愈合28天。术前及术后第28天均进行临床附着水平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只经激光处理样本附着丧失大于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而且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激光处理后带有残余炭化层牙根表面没有软组织附着证据。

  • 标签: CO2激光处理 牙根面 软组织附着 组织学评价 实验研究 激光疗法
  • 简介:机械加载是改善骨质量和强度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机械刺激能诱导问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系,BMP2基因过表达MSCs(BMP2-MSCs)成骨分化能力明显增强。本研究运用生物反应器对接种于水凝胶BMP2-MSCs细胞进行动态加载。定量分析水凝胶中细胞活力、碱性磷酸酶活性、BMP2分泌和矿化情况。结果表明,经加载后BMP2-MSCs细胞新陈代谢增加6.8倍,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12.5倍,BMP2分泌增加182倍,矿物质形成增加1.72倍。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过表达 骨向分化 动态载荷 碱性磷酸酶活性 修饰后
  • 简介:该文旨在比较喉全切加术后放疗与保留喉化放疗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应用调查问卷对67例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喉全切患者术后置入发音装置。结果,非手术组在机体、社会及功能方面优于手术组,总生存质量评分非手术组高于手术组,差别显著。手术组往往存在睡眠障碍、呼吸困难及疼痛,并在感知、社会交往、语言方面更加困难,但非手术组也存在口干、唾液黏稠等较大问题。结论:喉癌患者非手术组生存质量优于手术组,主要是由于非手术患者具有良好躯体、社会功能,较轻呼吸睡眠及语言障碍。

  • 标签: 生存质量评分 术后放疗 放疗患者 喉全切 非手术患者 喉癌患者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桩核系统及不同牙体预备方法对残根抗折强度影响。方法:40颗下颌前磨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冠后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金属桩修复无肩领组。B组:金属桩修复有肩领组。C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无肩领组。D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有肩领组。每组样本都采用金属全冠修复。实验标本包埋于树脂块中,在电子万能测力机上以1mm/min速度加载直至断裂。结果:A组抗折裂载荷最高,为3.0369±0.3388KN;D组抗折强度最低,为2.0188±0.3864KN,A-C、A-B、C-D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修复性断裂多见于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组,而不可修复性破坏多见于铸造桩核组(P〈0.05)。结论:当牙体大部分缺损达釉牙骨质界时,通过冠延长术勉强预备牙本质肩领可显著降低桩核修复后牙根抗折强度。而如不制备牙本质肩领,传统金属桩核比纤维桩树脂核能承受更大咀嚼力量。

  • 标签: 冠延长 牙本质肩领 桩核 抗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