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1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无疼人数为10例,所占比例为18.18%,轻度疼痛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43.64%,常规组无疼痛人数为1例,所占比例为1.82%,轻度程度人数为19例,所占比例为34.5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6.96%,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1.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通外科术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护关系,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普通外科手术 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相关84例患有腹腔肠胃疾病的患者按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结合现代医疗科技的腹腔镜治疗。结果实验组中患者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有40例,较为满意有2例,满意率为98%,对常规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开腹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十分满意有8例,较为满意有32例,不满意有2例,满意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结果显示实验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高于常规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方式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程度,是合理化的治疗方式,推荐对患者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胃肠外科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患者共有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死亡的因素与相关的急救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得知抢救成功的共有152例(50.67%),死亡的共有148例(49.33%),包括120例(40.00%)为院前死亡,其中以31-60岁之间的患者具有最高的死亡率,P<0.05;分析造成死亡的因素包括高空坠物、交通事故、重物创击、刀具砍伤、其他等,其中以交通事故伤造成的死亡率最高,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现场急救状况差、ISS评分大于等于16分,GCS评分低,机械通气、年龄较大。结论实际抢救急诊创伤患者时,应严格分析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不断将抢救水平提高,利于将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病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进行胃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归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胃癌根治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舒适护理是指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而达到的愉悦感受,促进健康及疾病的康复。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积极的选择,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提升了临床护理质量,为护理学科开辟了新领域,提高了护理在医疗工作中的地位。国内外学者对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 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整形美容技术对小儿面部外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由于面部外伤入我院进行整形修复治疗的108例患儿选为研究对象。在临床彻底清创后应用外科整形美容技术对小儿面部外伤进行修复,并对其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果108例面部外伤患儿在应用外科整形美容技术后,伤口愈合状态良好,患儿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术后不良反应。分别在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儿的外伤恢复情况进行调查,均未发现伤口疤痕增生问题,手术缝合处无明显的萎缩凹凸现象,家属对于手术效果十分满意。结论对患儿面部外伤进行临床治疗,可采用外科整形美容技术配合清创技术,应用此种手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面部损伤情况,一定程度上恢复患儿的面部组织,值得在临床医学领域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整形美容技术 小儿面部外伤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胆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与实验组43例(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3%)与对照组(79.1%)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实验组(7.0%)与对照组(2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损伤控制性手术 肝胆外科 临床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手术选择与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1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开腹手术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6年5月共收治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68例,男43例,女25例,骨折初始治疗髓内钉27例,钢板32例,外固定支架4例,克氏针3例,螺钉2例,其中应用钢丝捆扎7例。骨不连治疗采用手术清理断端,更换固定(1例除外),植骨的外科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6个月。66例Ⅰ期愈合,愈合时间平均5.5月,Ⅰ期愈合率为97%。结论医源性因素是导致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外科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长骨骨折 手术 骨不连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合探究式学习理念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7 年 7 月 -2018 年 4 月在本院心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 100名进行本次研究,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护理实习生平均分成对照组 50名,按照传统心外科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带教,观察组 50名,在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入探究式学习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教学。结果:观察组护理能力优良率为 82%,对照组护理能力优良率 58%, P< 0.05;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综合素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为 94%,对照组满意度 78%, P< 0.05。结论:探究式学习理念用于心外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护理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能明显提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外科 护理教学 探究式学习理念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是在现代医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并迅速兴起的一门临床医学,是依靠慎重、准确、明智地研究证据,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措施。由于新生儿外科很多疾病发病率低,单一医疗机构在资料总结分析中存在一定误差,而且传统经验医学在新生儿外科教学中的不足,亟待解决。因此,通过实例阐述新生儿外科教学中实现循证医学的过程,指导临床实践,有利于新生儿外科医疗水准的快速提高。

  • 标签: 循证医学 新生儿外科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外科患者手术前高血压症状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出现术前高血压症状腹外科患者64例,按照病患时间以及症状轻重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腹外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腹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外科术前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腹外科手术中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腹外科高血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沟通能力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细节管理 病人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60例,依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自我效能感(HSE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H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肢体功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护理效果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神经外科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足外科应用甘露醇的副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使用甘露醇治疗的手足外科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患者电解质紊乱、肾损害、静脉炎、药液外渗的发生率依次为54.0%、6.0%、12.0%、8.0%,优质组依次为22.0%、0.0%、4.0%、2.0%,优质组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优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均少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患者满意度是82.0%,优质组是94.0%,优质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足外科患者应用甘露醇治疗时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加强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副作用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减少治疗费用,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手足外科 甘露醇 副作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敏感指标理的建立与运用对于提高血管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血管外科敏感指标体系建立后)51例和对照组(血管外科敏感指标体系建立前)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96.08%>84.44%)相对更高(P<0.05),而风险事件发生率(3.98%<15.56%)相对更低(P<0.05)。结论基于血管外科敏感指标体系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显著提升其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安全风险,帮助其快速、有效的恢复健康。

  • 标签: 血管外科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血运观察次数、查房巡视次数、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运观察次数和查房巡视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经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流程优化 手足显微外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胸外科重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由个人意愿进行锻炼恢复,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训练以及静心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有效率达到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外科重症手术患者采取呼吸功能恢复方法指导训练以及静心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胸外科重症手术 呼吸功能恢复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手术室护理干预策略。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护理的44例颅脑损伤的患者,其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22~77岁,平均44.5岁,病因如下摔伤10例,殴打5例,交通事故25例,其他原因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观察,预防出血、加强对留置管的观察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颅脑损伤疾病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所产生的的症状,它不仅能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士服务水平对患者康复有着积极作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