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创通气治疗的有效率及对其FEV1、FVC指标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时间在2013年12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创通气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创通气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值得研究。

  • 标签: 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 无创通气 有效率 FEV1 FVC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均给予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保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开展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与他人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往训练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对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86例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与对照组(42例宫腔镜下清宫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术后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阴道持续流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清宫后两周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净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不全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可有效减轻对个体子宫内膜的损伤,安全性高。

  • 标签: 宫腔镜 妈富隆 药物流产不全 子宫内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切缘切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对乳房皮瓣的保护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84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行单切缘切口对瘤床进行扩大切除,乙组行双切缘切口对瘤床进行切除,术后切口均使用镍钛记忆金属合金线美容缝合切口。密切随访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愈合情况和美容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皮瓣坏死率高于乙组,甲组术后切口疤痕评分较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使用双切缘切口能够降低皮瓣的缺血风险并能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双切缘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55例,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结果窝沟封闭脱落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均值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窝沟封闭脱落发生概率,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大大下降,龋均值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 简介:摘要尼可地尔是一类新研发的抗心绞痛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已证实尼可地尔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本文针对尼可地尔在围手术期中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尼可地尔 围手术期 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行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研究组患者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辅助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其术后声嘶、饮水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其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 神经保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的具体方法、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260例,给予260例病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总结病人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病人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前后的镇静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为其开展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约束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呼吸机联合应用醒脑静在EICU治疗中毒患者神经系统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3例中毒患者分为呼吸机与醒脑静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用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疗程2周。2周后测定血氧饱和度、脑脊液数值、颅脑MRI、脑电图并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醒脑静对中毒患者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疗效显著。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呼吸机 中毒 神经系统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和肾脏的实际保护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再入住ICU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呼吸频率、白细胞数量以及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酐(Cr)以及S100B蛋白(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和肾脏功能。

  • 标签: 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颅脑损伤 肾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大剂量阿伐他汀(观察组,n=40)或常规剂量阿伐他汀(对照组,n=40),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变化。结果溶栓后24小时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和sICAM-1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患者。溶栓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后2小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保护心肌作用更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腹腔给药对MCAO所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手术前1h腹腔给予Exendin-4,进行MCAO损伤,再灌注24h后通过神经缺陷评分,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生存数量及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价神经保护作用。结果Exendin-4能够保护由于MCAO所致的神经损伤,减少了缺血部位的梗死体积,降低皮层凋亡蛋白的表达,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元凋亡。结论Exendin-4可以对MCAO所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蛋白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不仅如此,Exendin-4可以作为治疗脑中风的有效药物。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MCAO,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在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对切口感染的作用效果,为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进行的普通外科腹部手术200例,依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对切口进行保护;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2.00%,丙级愈合即切口感染5例均优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61.00%,丙级愈合即切口感染1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3.8±9.7)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9.1±12.6)d,其中χ2=3.333,P=0.00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有效对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具有降低作用。

  • 标签: 切口感染 切口保护 腹部手术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及牛磺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组、牛磺酸组及联合用药组的血清MDA浓度及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小,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及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及上调Bcl-2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安替比林/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牛磺酸/治疗应用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对腹膜保护的价值。方法选择成人腹股沟疝患者98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49)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n=49)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用时、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数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病例,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情况良好,并发症少,可对腹膜完整性加以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成人腹疫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在牙槽窝位点保护中成骨效应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对9只1岁大耳白家兔进行编号,按照编号奇偶数将其分成对照组(1号、2号、3号)、胶原蛋白膜组(4号、5号、6号)、明胶海绵组(7号、8号、9号)3个组别。拔出3组家兔下颌右侧切牙,对照组直接缝合,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分别于牙槽窝内填充适宜尺寸的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后缝合。术后8w处死。观察家兔拔牙窝恢复状况、牙槽窝相对骨密度、牙槽窝成骨效应。结果术后8w时,三组家兔拔牙窝均未见红肿或填塞材料外露,对照组1只兔子见局部轻微凹陷;对照组相对骨密度略低于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兔骨小梁成熟度偏低,牙槽窝多以脂肪组织填充;胶原蛋白膜组出现明显纤维性成骨现象,牙槽窝内见粗大骨小梁,且数量较多。明胶海绵组有新生骨形成,成骨细胞呈网格状,骨小梁粗大,成熟度较高。结论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均可用于牙槽窝位点保护,改善成骨效应。

  • 标签: 牙槽窝 位点保护 成骨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94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脏超声检测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测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相比对照组更高,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肌中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心肌细胞功能,从而产生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在糖尿病心肌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他汀类 糖尿病 心肌病 心脏保护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