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技术配合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基于门诊挂号单奇偶性将96例膝关节创伤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关节镜技术配合创处理治疗方式,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Neer评分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关节镜技术配合创处理治疗膝关节创伤的临床疗效更明显,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关节镜 微创 膝关节损伤 Nee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经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以及Cobb氏角之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在术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椎体高度的检查,可明显发现,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与术前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Cobb氏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创相邻节段弓根植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脊柱的变形,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微创相邻节段弓根钉植入 单节段胸腰椎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11月接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2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疗效明显,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而且可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值得借鉴。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传统开颅手术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下创手术在纵隔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中,选其中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中40例常规三孔胸腔镜操作的为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镜下手术治疗40例为干预组,对这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模式的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的术中切口出血量、肌肉组织损伤、术后疼痛度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气、肺功能等方面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对单孔胸腔镜下创手术治疗的纵隔肿瘤患者,能够降低术中切口出血量、肌肉组织损伤、减轻患者的疼痛,适当提升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单孔胸腔镜 微创手术 纵隔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实施创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采取创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A组与B组。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的情况。结果B组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A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行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确切,可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微创手术 脑出血 综合护理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4例高血压脑出血创清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Orem自理理论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分别在干预前、后比较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和能力,术后3个月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随访。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按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进行随访结果为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52例(55.32%),Ⅱ级部分恢复日常生活35例(37.23%),Ⅲ级需要帮扶、扶拐可行走7例(7.45%)。结论Orem自理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技能,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自理理论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伤椎形态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bb角、伤椎体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风险降低,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群在提高精神科护士掌握患者病情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各病区建立医护人员信群,选择在岗护士197人,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信使用前患者病情知晓情况仅依靠交班、自身观察及医生处得来,使用后除以上方法外,要求每班护士在信群中交班,并对所在岗位中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发送信群,并制定出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考核标准,分别进行信使用前、后的随机考试。结果信群使用前护士掌握患者病情知晓率及患者、护士、医生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使用后。结论信群的使用提高患者病情信息传达的时效性及全面性,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促进医护患的和谐,提高了服务质量。

  • 标签: 微信群 精神科护士 病情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创术式修补术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我院治疗胃穿孔的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分组,编号奇数的35例为试验组,编号偶数的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创术式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比较而言,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就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而言,试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提示P<0.05,差异明显。结论创术式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效果优于传统开腹修补术,且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恢复较快,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术式修补术 传统开腹修补术 胃穿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全胸腔镜创肺癌根治术与开胸根治术的创伤性指标。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实施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实施全胸腔镜创手术,对照组传统开胸根治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患者术后疼痛度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方面来评价两种手术方法的创伤性指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小,患者术后七天疼痛值明显下降,引流管留置时间短,手术恢复快,以上创伤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胸腔镜创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患者恢复快等优势,无论是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开胸根治术。

  • 标签: 全胸腔镜微创肺癌根治术 开胸根治术 手术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在胆结石患者中应用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结果在接受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对照组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在观察组中药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腹腔镜开腹取石术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创保胆取石术在进行胆结石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秀,即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而且最大程度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

  • 标签: 微创保胆取石术 胆结石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电流刺激疗法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治疗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其中女性36人,男性24人,年龄为40至70岁)2018年05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全部符合《中国痴呆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排除精神因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近6个月内未接受过促认知药物治疗患者,MoCA评分小于26分,简易智能量表评分>27分,病程大于6月。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经过经颅电流刺激疗法治疗组,2次/日,疗程8周,在第2、第4及第8周末再次进行MoCA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MoCA分值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经颅电流刺激疗法组,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主要在第8周疗效显著(P<0.05),早期(第2周、第4周)无显著疗效(P>0.05);治疗期间与对照组比较,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颅电流刺激疗法治疗认知障碍,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治疗周期至少8周。

  • 标签: 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轻度认知障碍 安全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健康教育对新物临床试验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临床试验的1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信健康教育,实验组均为自愿加入微信平台,通过成立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制定信健康教育计划及对受试者进行严格按照试验方案配合试验的管理,观察两组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60例受试者完成用药,仅出现2例轻微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实验组未发生AE,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保证了试验研究的质量。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信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实验的顺利完成,亦有利于提高受试者对试验研究单位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 标签: 自我管理能力 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 微信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TCD栓子监测(MES)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73例患者给予颈部血管超声和TCD栓子监测。结果患者存在颈部斑块、不稳定性斑块以及内膜增厚时的MES阳性率显著高于无以上症状的患者MES阳性率,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颈部血管超声以及TCD栓子监测的诊断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价值。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TCD微栓子监测(MES)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患者采用自攻型螺钉种植体支抗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100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正畸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对照组(n=50)进行治疗,采用自攻型螺钉种植体支抗对观察组(n=50)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2.0%、74.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齿正畸患者的治疗上采用自攻型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将该方案大力推广。

  • 标签: 正畸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8年6月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给予内科保守治疗)与治疗组(25例,给予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总有效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18/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HSS(18.34±2.01)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9.45±2.0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4月份—2017年4月内收治的35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观察组使用创内固定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5例患者Bohler角以及Gissane角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Bohler角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使用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可取得良好的固定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微创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使用超早期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接受超早期创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水肿面积和血肿体积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水肿面积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血肿体积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超早期创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部的水肿和血肿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信平台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住院100例注射胰岛素的社区成人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号先后(本着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血糖控制达标至良好后出院,出院前由内分泌专科护士培训至能独立掌握胰岛素注射操作方法、部位选择、胰岛素储存等技能以及按规定更换针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等。实验组患者在出院前由教育护士指导其关注信公众号并加入微信群.在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健康教育知识,并让患者或家属把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疑惑、血糖监测的结果发到信群,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给予适当指导.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只给予门诊复诊指导。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部位轮换、正确注射、及时进食、更换针头的频次等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6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信平台可以更好地规范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化被动为主动,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了解糖尿病相关信息,也可通过信与医护人员交流,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不便,是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微信平台 糖尿病 居家护理 胰岛素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组(MIPPO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ORIF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MIPPO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短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预后Johner-Wruhs分级优良率高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能够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