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PCT及BNP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9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一般感染患者2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于患者入院后当天,治疗后1d、3d和7d空腹取血测定BNP及PCT水平。动态监测观察组治疗后1d、3d、7dBNP和PCT水平;以治疗7d后的效果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BNP及PCT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血浆BNP,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9例脓毒症患者12例好转,17例病情持续恶化,其中8例死亡。好转组血浆BNP及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恶化组BNP及PCT水平持续处在较高水平,并且呈逐渐升高趋势。好转组与恶化组BNP、PC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血浆BNP,血清PCT水平与脓毒症危重程度相关,动态观察血浆BNP、血清PCT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 标签: 降钙素原 脑钠肽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和细菌性肺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PCT)、免疫球蛋白(Ig)以及CD细胞水平,探讨其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MPP患儿13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52例,并将MP组分为难治性MPP组46例和非难治性MPP组90例。以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健康儿童30例做正常对照。所有入选患儿均于入院当日采取外周静脉血约5ml,分别送检肺炎支原体抗体、PCT、CRP、免疫球蛋白、CD细胞等项目,并于入院当天采集患儿痰标本送检肺炎支原体核酸PCR、一般细菌培养。结果MPP组IgG、IgM、IgE异常人数高于细菌组和对照组(P<0.05),难治性MPP组IgG异常率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MPP组CD4+T、CD4+T/CD8+T比值较细菌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MPP组、细菌组血清PCT、CRP值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P<0.05),细菌组PCT、CRP值高于MPP组(P<0.05),难治性MPP组CRP值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CRP、免疫球蛋白以及CD细胞水平对MPP以及细菌性肺炎临床诊治有重要帮助。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细菌性肺炎 免疫功能 降钙素原 C一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本文取《瘟疫论》中达饮煎剂对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热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表明,本方有很好的抗病毒感染及退热作用,能达到开达膜,清除邪热,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使疾病向愈。

  • 标签: 病毒感染性发热 中医治疗 达原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州地区慢性荨麻疹与过敏之间的关系,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德国MORA-RM200生物共振仪对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检测,并对过敏的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为89%;前10位的过敏原为螨和昆虫75例(62.5%),花粉42例(35%),谷类38例(31.67%),鱼类36例(30%),坚果30例(25%),动物皮毛28例(23.33%),霉菌27例(22.5%),水果20例(16.67%),食品添加剂18例(15%),乳制品17例(14.17%)。结论地域不同过敏的种类亦不同,常州地区慢性荨麻疹由多种过敏引起,生物共振检测过敏应用前景良好。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生物共振 过敏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单纯手足口病与手足口病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抗生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行血象、降钙素、病原体及CRP检测。结果合并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高于单纯手足口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血清降钙素检测有助于手足口病感染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并可作为抗生的使用依据。

  • 标签: 手足口病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中选择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2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本院收治的62例非血流感染而局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开展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PCT水平、CRP水平以及阳性率,分析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流感染患者PCT水平、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血流感染患者PCT阳性率、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对血流感染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对比降钙素或者C反应蛋白单独检测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降钙素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用于血流感染早期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流感染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5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例,对比不同时间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患儿抗生治疗5天后的降钙素原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抗生治疗5天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的阳性率78.82%、敏感性78.82%、特异性为83.56%,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71.76%、敏感性71.76%、特异性为72.33%。对两种指标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新生儿感染的患儿进行降钙素临床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新生儿感染领域进行推广。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血培养阳性病例110例,血培养阴性病例80例,制作ROC曲线,比较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对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PCT曲线下面积为0.665(P=0.665,95%置信区间为0.587~0.742),敏感性71.84%,特异性46.34%;CRP曲线下面积为0.596(P=0.25,95%曲线下面积为0.514~0.679),敏感性90.29%,特异性13.41%;WBC曲线下面积为0.648(P=0.01,95%置信区间为0.569~0.727),敏感性54.37%,特异性67.07%。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这三项指标均升高,对患者的PCT、CRP及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PCT(0.665)>WBC(0.648)>CRP(0.596),说明对于细菌感染,PCT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高于WBC计数和CRP,CRP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WBC和PCT,但特异性最低,相比较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所以血清PCT、CRP及WBC计数的联合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早期细菌感染。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血培养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由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类型,寻找出具有特异性的检测指标并提升检测分析技术对于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重症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降钙素和C反应蛋白作为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指标具有各自的优势,通过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很好的实施依据。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降钙素(PCT)和超敏CRP(hs-CRP)的变化。方法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8例,其中36例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2例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PCT和hs-CRP水平,同时进行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败血症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原确诊组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又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和hs-CRP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815,P<0.01;r=-0.763,P<0.01)。结论PCT和hs-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 标签: 新生儿 败血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一个国际团队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观测发现,维生素A或许在抑制胰腺癌扩散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区社区居民膳食摄入情况,为制定干预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对某市随机抽取的6个社区共180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人群能量、蛋白质摄入为推荐摄入量的80%左右,碳水化合物为RNI的56%,脂肪超过RNI约40%。VitB6、叶酸低于RNI的20%,VitC、VitA、核黄素、硫胺素低于RNI的60%,烟酸符合RNI标准,VitE超过RNI约40%。钙摄入不足RNI的52%,锌、钾、硒、镁、铁、铜摄入在RNI的75%以上,钠分别超过RNI156%。结论本次调查人群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不足,脂肪摄入过量;绝大部分维生、矿物质尤其是维生B族和钙摄入不足。

  • 标签: 营养 膳食摄入 推荐摄入量(RNI)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正确注射胰岛,优化胰岛治疗,从而保障糖尿病患者血糖有效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52例患者规范执行胰岛注射技术,并对胰岛的保存加强管理。结果患者均未发生皮下脂肪增生、炎症、感染等,血糖保持在稳定水平。结论通过规范执行胰岛注射,重视使用药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保障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胰岛素 注射技术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维生A(VitaminA,VA)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营养物质,在人体视觉、免疫、生长发育及细胞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发现,维生A受体广泛分布于女性生殖系统中,正常的维生A水平对维持女性生殖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维生A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报道较少,现本文对维生A与妇科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 标签: 维生素A 视黄醇受体 全反式视黄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提高带状疱疹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减轻带状疱疹对患者神经根的伤害,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及时性,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病好发于免疫力底下或无免疫力的人群。结论a干扰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优于其它药物。

  • 标签: 带状疱疹 a干扰素 神经根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α-干扰治疗丙肝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92例采取α-干扰治疗的丙肝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10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干扰治疗丙肝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alpha -干扰素 丙肝 优质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犹他大学研究人员与澳大利亚同行合作,在蜗牛捕食时产生的毒液中发现了胰岛素分子结构,这种天然胰岛素能在短短5分钟内调节血糖水平,而目前最快的人工胰岛素起效时间是15分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