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迈出学校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变知识为技能的必要过程。我科作为全国首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不仅体现在以优质的、人性化的护理为患者提供服务,也在护生的临床带方面大胆创新,转变观念,进行个性化实习工作指导,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实习生 带教 创新 体会 心理施教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现实中供应室的专业理论落后于实际工作的发展,护生在供应室实习4周时间,要求提高供应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与临床医技科室接轨,更好地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同时保质保量完成每天的工作。

  • 标签: 带教责任心素质
  • 简介:摘要放射损伤临床是放射医学专业课程之一。临床上放射损伤患者少,放射损伤临床见习课常常没有真实病人供学生学习。教师单方面介绍病例,学生参与度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病案互动式讨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自己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标签: 放射医学 病案互动讨论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老师对实习护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护理带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带老师自身因素对实习护生会产生影响,其中专业思想、工作态度、职业情感影响最大,其影响程度在不同学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结论提高带老师的专业素质,是搞好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良好楷模形象能影响护生今后一生的护理工作。

  • 标签: 临床护士带教老师 实习护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带中存在问题,探讨相应对策,以提高急诊科带质量。方法对当前急诊科带及护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针对急诊科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急诊科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护生反映很好,为长期的带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护生 急诊科带教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我国的护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医学领域处于滞后状态。就护理人员的工作范围与工作性质而言,其处于医生的附属地位,在卫生服务领域其工作能力稍微欠缺,而护理专业却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不断增加,既需要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护理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院校合作带模式的含义与优势,浅要分析了院校合作带模式在护理专业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用意义。

  • 标签: 院校合作带教模式 护理专业 临床见习 中职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开展优质护理在护生带模式。方法通过对在我院实习护生进行思想动员,强调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优化带模式。结果通过建立带实习互评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护生参与临床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观能动性。结论在护生带中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带教模式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就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中“3+4”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脊柱外科进行实习的20例七年制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双语+LBL教学法;而实验组学生则采用“3+4”教学模式,即双语+LBL+PLB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基本的操作技能、治疗方案的拟定、诊断与鉴别诊断、专科查体等评分都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学生,而且实验组学生的总成绩为(92.23±7.23)分,对照组学生成绩为(78.24±7.12)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中运用“3+4”教学模式中,相关人员可以灵活的应用双语、LBL、PBL教学法,这样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还能提高实习生的操作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做好保障,因此,采用“3+4”教学模式值得在脊柱外科临床实习带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外科 临床实习 &ldquo 3+4&rdquo 教学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在ICU实习护生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2018年1月—6月期间,我院实习的46名ICU实习护生研究对象,将所有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护生采取常规的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进行带,观察组护生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教学方法进行带,针对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风险管理后,观察组实习护士在护理质量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0.43%和8.70%,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3.91%和95.6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ICU实习护生带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帮助实习护生增强带中的风险意识,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实习护士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观察组给予目标管理教学。以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护生对带的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并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技巧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教学应用于产科护理带中能够提高护生的能力,获得护生的认可。

  • 标签: 目标管理 产科护理 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综合血液保护措施的采用对减少异体输血及其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合理、安全用血与临床医生的血液保护观念密切相关。医学生阶段有关血液保护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欠缺是当前临床医生血液保护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在麻醉科临床带教过程中增强老师的血液保护意识,充分利用麻醉科广泛的血液保护资源将各种血液保护措施和观念传授给学生,对于培养未来临床医生的血液保护意识具有长远的意义。

  • 标签: 血液保护临床教学实习麻醉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妇科肿瘤护理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7月-2013年3月在本院妇瘤科一、二病区临床实习的护生116名,将护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名,对照组56名,研究组使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带,对照组行常规带,对比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及护生对带老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研究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都较高,同时患者对护生及护生对带老师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有效的提高妇科肿瘤护理带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表 妇科肿瘤 带教
  • 简介:摘要藏区学生进入内地中职学校学习是近年四川省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由于没有直接的经验可循,护理实习又是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阶段,笔者就藏区护生带三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旨在提高藏区护生带质量,为藏区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 标签: 藏区 9+3 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BL与传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带中的作用。方法将于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临床实习的60名学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30名,PBL教学组将学生分为3小组,每组安排一名消化科主治医师指导,教师以消化科的病例作为主体,设计学习内容,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以病例作为研究和学习对象,由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然后将问题汇总整理,利用学过的医学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各小组成员围绕病例展开讨论,由学生自由提出见解,教师可针对学生争论的焦点做出点评和总结;传统教学组,将学生随机分配给消化科临床带医生,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生多问多看,老师传授讲解,学生可直接向老师学习,并可反复训练,在两组学生出科时进行成绩测试与综合能力测试。结果教学结束后,PBL教学组学生的理论测试成绩为84.2±7.5分,综合测试成绩为81.2±12.6分;传统教学组学生理论测试成绩为83.5±8.2分,综合测试成绩为70.3±11.4分,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但PBL教学组学生的综合能力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科临床带中,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且不会影响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值得推广。

  • 标签: 消化科临床带教 PBL教学传统教学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生压力状况分析及临床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以往护生压力状况及带老师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对策。结果护生主要压力集中在工作压力、情感压力、求学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临床护理带中主要有带老师方面和实习护生方面的问题。结论对护生压力状况及临床护理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可以减轻护生压力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生压力状况 临床护理带教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适合ICU护生临床实践的方法,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及兴趣。方法采用图示法贯穿整个实习过程。结论采用图示法带,利于发挥护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生实习效果。

  • 标签: 图示法 ICU护生 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