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压力状况分析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护生压力状况分析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对策

肖帆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重庆400062)

【摘要】目的:通过对护生压力状况分析及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以往护生压力状况及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管理方法和对策。结果:护生主要压力集中在工作压力、情感压力、求学压力、就业压力等多方面,临床护理带教中主要有带教老师方面和实习护生方面的问题。结论:对护生压力状况及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改进,可以减轻护生压力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护生压力状况;临床护理带教;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35-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民对健康需求的增长,培养出更多优秀护理人才,以及对未来护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而护理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教学效果,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笔者对多年护生实习管理工作经验和护理教学进行回顾性总结,对护生压力状况进行分析,对临床护理带教中的问题提出对策。

1.当前护生压力状况

1.1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又称职业压力,护理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所承受的压力[2]。临床实习护生所感受到常见的压力主要源于:初出校门,觉得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护理工作量大、怕出错或医疗纠纷、还不擅长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不知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等压力。实习护生由于未深入接触和理解临床实际工作,尽管还未正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员,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观感受容易受到临床实际的影响,从而感受到护理职业方面的压力。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生因为护理专业知识不扎实、实际操作不熟练﹑缺乏沟通技巧等,再加上实际的护理工作锁碎与繁重的重复工作,会使护生产生一种“无力”感和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怀疑与动摇,从而使护生的工作热情下降,从而对护生的工作造成压力。

1.2情感压力

如今的护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的家庭成长环境缺少多子女家庭相互教了我、互相协作、相互沟通,普遍存在任性、娇气、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等性格缺陷,对护理工作的性质缺乏心理准备,认知不足,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欠佳,从而与护理专业所需要的道德情感、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有较多的缺失,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怕脏怕苦怕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奉献精神,组织纪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欠缺等。

1.3求学压力

近年来护理学科教育层次在不断提升,大量高学历护生进入临床,这对临床护理带教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多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多数初始学历为中专,未接受正规的专科教育和培训,加上护理教育理论与工作实践脱节,使带教老师虽然具有带教热情但缺乏理论知识能力。另外,有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认为带教是负担,带而不教,让护生做打杂跑腿的工作,加大了护生临床求学难度。

1.4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经济发展放缓,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涌入社会,各大医院面对严峻的就业市场,较往年采取提前招聘的方法,招聘时间提前,造成护生急于找工作而不愿意长期实习,实习心态不稳定。

2.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

2.1带教老师方面

采用传统被动教学的单一带教模式,带教老师通常采用“灌注式教授法”进行教学,只是注重灌输知识,而护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学方法陈旧且单一,没有采用灵活多样、因人而异的开展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护生的思维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护生被动接受知识无疑制约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发挥,教学效果欠佳。

2.2实习护生方面

①安全意识与法律意识薄弱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各项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患者的自我保护与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医疗纠纷出现上升趋势。医疗纠纷最主要原因正是因为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护生在学校学习过相应的法律知识,但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很难意识到潜在的法律风险。②语言表达能力及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欠缺,实习护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技巧欠缺,不会向患者简单通俗地进行相关知识宣教[3]。

3.对策

3.1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活动

在临床教学中可以采用护理程序查房、组织病案与疑难病例分析讨论、实施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培养护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要学习”的方式转变,增强护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护生的学习自觉主动性,提高他们的主管能动性,从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决的转变,从而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4]。

3.2严格选拔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心理活动和实习效果,好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会使护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勇于提出问题、高兴愉快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除了具备扎实的护理学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高度的责任心及耐心,对护生充满爱心,关心他们的工作状态和心理压力,了解他们的生活问题,做到严格要求,培养护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3.3注重带教老师业务水平的培养和带教能力的提高

医院通过组织带教老师学习理论知识、参加相关培训及聘请知名护理专家教授授课,开展护理科研理论与技术培训班等教育培训,年终举行技术理论知识评比及考核,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是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培养护生独立操作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临床护理带教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带教经验,探索高效新颖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护理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代远斌.对临床教学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5,5(6):102.

[2]毛丽莉.护理缺陷常见原因分析与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25(3):468.

[3]周怡华.影响护理临床带教的因素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13,18(1):69.

[4]曾繁杰,强晓玉,李淑芹.浅谈儿科护生的临床带教[J].吉林医学,2008,29(8):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