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作者曾用马桑内酯造成家兔癫痫模型,为了探索马桑内酯对不同种类动物致痫作用的差异,以及建立一种更经济适用的动物癫痫模型,进行了本题目的工作。实验选用体重150—200克健康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80只用于行为观察,10只在观察行为的同时遥测记录脑电图。实验分三组进行,每组3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别肌注不同剂量的马桑内酯注射液,第Ⅰ组2mg/kg,第Ⅱ组2.5mg/kg,第Ⅲ组3mg/kg。肌注马桑内酯后连续观察2—2.5小时,超过此时间,癫痫一般不再发作。

  • 标签: 大鼠癫痫 模型摘要 癫痫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狗脑动脉梗塞模型制作.方法:结扎狗脑动脉环发出的筛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结扎前30分钟、结扎后6小时,查血清AlP、CK32例,对照组8例,除未结扎动脉血管外,其它同实验组,处死动物取大脑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结扎6小时,ALP、CK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脑组织正常6例,轻度损害2例,实验组则重度损害6例,轻度2例,中度22例.结论:结扎大脑动脉环发出的大部分血管,从酶学变化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均证实可造成狗大脑不完全性缺血模型.

  • 标签: 脑梗塞 脑缺血 疾病模型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神经计算过程.外界复杂的感觉信息决定了中枢神经元反应的多样性.哺乳动物对听觉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限的听神经传入通路,其中中脑下丘(inferiorcolliculus,IC)在声信号的加工处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对声信号的整合和编码.

  • 标签: 下丘神经元 理中 听觉 中枢神经系统 感觉信息 神经元反应
  • 简介:目的:探索果蝇脑神经胰蛋白酶急性分离的新方法.方法:解剖果蝇晚三龄幼虫脑组织,用胰蛋白酶化学消化并辅以机械微振荡法分离制备单个细胞,用果蝇细胞培养液适当孵育.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类,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其电生理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该方法成功制备出三类大小和形态各异、活性较好的果蝇脑神经,未见神经胶质细胞;以三型细胞为电生理学研究对象,记录到五种类型的全细胞外向钾电流.结论:我们建立的果蝇晚三龄幼虫脑细胞急性分离方法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 标签: 果蝇 神经元 急性分离 膜片钳
  • 简介:生物钟基因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起着调控机体生命活动和近日节律运转的作用,它们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构成的自主调控的转录和翻译负反馈环是生物钟运转的分子机制.哺乳动物根据昼夜时令的改变来调整日周期和年周期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这些活动是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和垂体结节部(parstuberalis,PT)来调节的.

  • 标签: 哺乳动物 生物钟基因 近日节律 SCN PT
  • 简介:目的:评价三七总皂甙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Wistar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上研究其对脑电图的影响.结果:三七总皂甙能增加梗死侧脑电图波幅,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小梗死灶体积.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卒中 三七总皂甙 脑电图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运动神经病(MND)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分别对50例MND患者进行4个区域的共8块肌肉肌电图(EMG)分析,四肢的磁运动诱发电位(MEP),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F波检查,在双侧腓肠肌记录H波,四肢神经传导速度(NCV)被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MND组中EMG失神经电位65.0%,轻力时限增宽62.5%,振幅增高52.8%,大力单纯或单混相60.0%;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71.5%;F波出波率下降24.7%,F波增高26.0%;H波增高25.0%;复合运动神经动作电位(CMAP)降低27.3%,运动神经传导(MCV)减慢2.5%,感觉神经传导(SCV)减慢0.6%,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降低2.0%.结论:EMG对MND患者下运动神经损害有定位诊断价值;MEP对MND患者上运动神经损害有诊断价值;F波、H波对MND患者上下神经神经损害定位有补充诊断价值,可作为损伤程度的评价标准;NCV测定帮助鉴别诊断.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HepG2细胞株建立裸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HepG2细胞(1.2×106)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种植细胞后14天内裸鼠的死亡率,并在14天时活杀动物测定瘤体重量、直径及血清AFP浓度.结果:该法遣模成功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短,成功率高等可作为肝癌模型应用.

  • 标签: HEPG2细胞株 裸鼠 肝癌 动物模型 甲胎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咬肌EMG检测在运动神经病(MN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MND患者均进行常规EMG检测,包括上肢、下肢、胸锁乳突肌及咬肌,测定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多相波、时限及波幅,募集相。比较患者咬肌EMG与胸锁乳突肌EMG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咬肌EMG病变程度与胸锁乳突肌EMG比较,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和波幅异常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多相波、募集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时限增宽幅度分别为66.44%、58.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ND患者咬肌EMG检查所见异常表现与胸锁乳突肌EMG检测的异常表现具有可比性,在MND患者伴有颈椎病,尤其是患有高颈段颈椎病时,进行咬肌EMG的检查更具有鉴别诊断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咬肌 胸锁乳突肌 肌电图
  • 简介:1、本实验做了DccNa和TCCA对小鼠、大鼠、幼鱼、兔等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DccNa和TCCA一次口服给药对小鼠、大鼠、兔等动物的影响较小。小鼠口服的LD50为1309mg/kg,属于基本无毒物。DccNa500mg/kg一次给药对兔的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的影响。故该产品对高等动物是比较安完的用于饮水和餐具的消毒,对人体是不会出现

  • 标签: 三氯异氰酸 二氯异氰尿酸钠毒性 作用研究
  • 简介:我校十余年来一直坚持组织学员开展第课堂活动,从总体效果看,这一活动是较为成功的。通过丰富多彩的第课堂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员,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我校师资骨干。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面前,现在的第课堂活动在各方面已显示出诸多不足。科学分析和研究第课堂活动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是制定各项针对性措施的基本前提,本文拟初步分析学员第课堂活动的基本现状,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对这一问题的建议。

  • 标签: 第二课堂活动 学员素质 学员队 深入开展 应试教育 教研室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原住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治疗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和双标技术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治疗5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的5-溴脱氧尿苷(BrdU)、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并可见大量从背外侧角沿胼胝体排列的BrdU、Nestin阳性细胞;人参皂苷Rg1治疗20d,BrdU/Nestin双标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人参皂苷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室管膜下区
  • 简介:目的:探讨巯丙磺钠(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Na-DMPS脑室内给药(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可造成脑水份,钙含量明显增加,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20minicvNa-DMPS900μg·kg-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二巯丙磺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半胱氨酶-3(Caspase-3)在乙酰脱水卫矛醇(diacetyldianhydrogalactitol,DADAG)诱导小鼠白血病L1210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MTT法观察DADAG对L121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试剂盒测定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DADAG对L1210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24.6mg/L;DADAG可诱导L1210细胞发生凋亡及时间依赖性地升高Caspase-3酶活性。结论:Caspase-3在DADAG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L1210细胞 凋亡 半胱氨酶-3 CASPASE-3活性 Caspase-3酶活性
  • 简介:果糖磷酸钠镁(Sodiummagnesiumfructosediphosphata)系1.6-磷酸果糖的镁盐产品,其药理作用具有镁离子(Mg2+)作用特点,又具有1,6-磷酸果糖的药效.因此,现将其一般药理及对心血管的研究简报如下.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镁盐 药理作用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multiplelowdosestreptozotocin,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与糖尿病组等容量柠檬酸盐缓冲液;糖尿病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以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为成模标准;预防组:先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5μg·kg^-1),共15次,然后再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处死收集血清并采集胰腺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MLDS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在第四周基本建成.MLDS使小鼠血糖、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调;预防组小鼠注射STZ前给予1,25-(OH)2D3有明显降血糖和上调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同时抑制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OH)2D3可有效预防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该效应可能与1,25-(OH)2D3抑制iNOS活性有关.

  • 标签: 1 25-(OH)2D3 链脲菌素 1型糖尿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EEG检查,并采用Grant氏分法变量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预测准确率是:重型组为86.4%,中型组为87.5%,轻型组为100%;而GCS评估的分别为59.1%,83.3%,100%。在重型组中EEG分法变量评分预测其预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GCS评分(P<0.05),在中、轻型组,者预测预后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EEG分法变量评分评估预后优于GCS评分,EEG分法变量评分为一种良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脑电图 二分法变量评分 颅脑损伤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门诊接受治疗的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两个组别,每组100人。单用组单纯以月经来潮第5-10d口服5mg·d-1来曲唑;联用组以月经来潮当天口服甲双胍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3月后,开始加用来曲唑,方法同单用组治疗方案。比较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差异以及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和卵泡生长时间的数据。结果:相比单用组,联用组可获得更高妊娠率(P〈0.05);联用组在甲双胍治疗后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改善更显著,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更多,卵泡生长时间更短(P〈0.05)。但是两组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相似(P〉0.05);联用组甲双胍治疗前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相似(P〉0.05)。结论: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促进排卵,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