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黄粉蛋白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发现解产物中含有大量的Phe(Phenylalanine,苯丙氨酸),Leu(Leucine,亮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和Pro(Proline,脯氨酸),他们可以添加到食品中来补充必需的氨基酸和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对综合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农副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玉米黄粉蛋白 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根据调查可知柳州市早餐食品塑料袋使用的大多为三无产品,且使用量巨大,平均一家早餐店一年使用量达数十万个。而邻苯二甲酸在塑料中作为增塑剂大量存在,通过溶出性试验可知,非食品级早餐塑料袋中检出的浓度为DEHP9.35±0.28mg/kg,DBP1.62±0.28mg/kg,远大于食品级保鲜袋中的含量。

  • 标签: 酞酸酯 早餐塑料袋 溶出性
  • 简介:通过不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菌株米曲霉F97。经过在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的最适培养基配方,麸皮4%,KH2PO40.1%,蛋白胨0.1%,水所苷0.05%,并按所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最终活达184.18u/mL。

  • 标签: 发酵 培养基 Β-葡萄糖苷酶 米曲霉 菌株筛选
  • 简介:本文研究的免疫传感器是采用再生丝素将待测抗原(兔IgG)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选用抗体(山羊抗兔IgG-HRP)与其识别结合.利用H2O2将抗原体结合的电位响应信号放大,采用直接电位法检测IgG的浓度.该传感器测定IgG的最低检测浓度可达1.2×10-10mol/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在4.1×10-7~1.2×10-10mol/L,响应时间为15s.通过电泳的方法加速抗原抗体的识别结合,反应时间由原来的90min缩短到30min,这在国内外鲜有报道.这种以固定化抗原结合标抗体量的多少作为检测抗原标准的新型免疫传感器,不仅在临床检测、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中,而且在动植物疾病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制备 性能 酶免疫传感器 再生丝素 IGG 抗原
  • 简介:本文讨论了由废动植物油为原料提取的脂肪酸甲直接制备脂肪酸钙的生产工艺。通过控制水的用量、氢氧化钙的用量、投料顺序和反应温度,得到较佳工艺条件。该方法大大降低了生产脂肪酸钙的成本且操作简便,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实验方案。

  • 标签: 废动植物油 脂肪酸甲酯 脂肪酸钙 热稳定剂 直接法
  • 简介:以枇杷花为原料、黄酮类物质含量为评价指标,考察纤维素用量、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等对枇杷花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法结合超声波技术提取枇杷花黄酮类物质最佳工艺条件为:配制料液比1:50,先经纤维素水解再经超声波处理,纤维素用量100mg,解温度60℃,解时间30min,超声波功率250W、提取时间20min,黄酮类物质得率为8.37%。

  • 标签: 枇杷花 纤维素酶 超声波 黄酮类物质 提取工艺
  • 简介:蔗糖磷酸合成(Sucrosephosphatesynthase,SPS)是高等植物体内控制蔗糖合成的关键之一。研究SPS及其基因的组成、调控与表达,对进一步了解植物体内的糖代谢与糖积累具有重要意义。对SPS基因及其在作物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SPS基因在糖料作物、粮食作物、纤维作物、药用作物及园艺作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 作物
  • 简介:首次将稀土元素镧改性并以HZSM-5分子筛担载制备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ZrO2/La2O3-HZSM-5(SZLH),用于合成原油降凝剂单体甲基丙烯酸高级。合成了3种甲基丙烯酸,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醇酸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5.6%以上。酯化产物经红外光谱测定,证明为甲基丙烯酸高级,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 标签: SO24-/La2O3-ZrO2-HZSM-5 甲基丙烯酸 高碳醇 甲基丙烯酸高级酯 酯化
  • 简介:将SO4^2-/TiO2-HZSM-5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HZSM-5,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5∶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0%。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适宜合成对羟基苯甲酸

  • 标签: SO4^2-/La2O3-TiO2-HZSM-5 催化活性 酯化 对羟基苯甲酸酯
  • 简介:超氧化物歧化是生物体内抗氧化系中主要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分类、分布、结构、性质、生理功能、代谢、制备等方面概述了超氧化物歧化的基础研究进展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并对在食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作了简要讨论.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特性 生理功能 食品 应用
  • 简介:大豆胰蛋白抑制剂是大豆中主要的抗营养因子,降低了大豆制品的营养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在大豆制品加工过程中必须使其失活。介绍了通过热处理、微波技术、压力处理、超声波处理、高压脉冲电场、化学还原、酚类化合物络合、法水解、微生物发酵及亲和色谱分离等钝化大豆胰蛋白抑制剂的方法。

  • 标签: 大豆 胰蛋白酶抑制剂 失活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用苯甲酸和异戊醇两种原料,直接酯化合成苯甲酸异戊.首先制备固体超强酸SO4^2-/TiO2,然后以此为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反映过程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酯化反应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3h,异戊醇和苯甲酸摩尔比4:1,催化剂用量2%(以体系总质量计算).由此条件下,其中苯甲酸异戊的收率达87.50%.

  • 标签: 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 酯化 苯甲酸异戊酯
  • 简介:冠心病和糖尿病在发达国家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的病理机制是以脂质堆积、纤维化及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变化为特点,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导致脂类代谢紊乱、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单核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它能催化脂蛋白和细胞膜上的甘油磷脂二位酰基脂键水解,从而形成非酯化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其产生受炎症介质的调节。近年来研究显示LP-PLA2具有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我们选择233例冠心病患者,研究LP-PLA2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差异,及其与其它指标的关系,从而为研究LP-PLA2在冠心病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糖尿病
  • 简介:目的:观察类泛素蛋白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类泛素蛋白1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卵巢的非肿瘤性病和肿瘤组织类泛素蛋白1及HIF-1α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HIF-1α在非肿瘤性病卵巢组织中未见表达,在良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见少量表达。恶性卵巢肿瘤表达明显较高,在高级别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恶性肿瘤。肿瘤分化程度越低,HIF-1α的表达越显著。结论:人卵巢癌中存在SENP1和HIF-1α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和进展及其恶性演进过程。联合检测SENP-1和HIF-1α的表达可能对人卵巢癌的分级、分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卵巢癌 类泛素蛋白酶1 低氧诱导因子1-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