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在肝胆胰肿瘤并发肌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该院普通外科收治且行肝胆胰肿瘤手术并发肌少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排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阶段性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后的身体功能、肌肉状态以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结果实施阶段性功能锻炼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活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可显著提升肝胆胰肿瘤并发肌少患者的身体活动功能,以及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效加强了患者肌肉质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的恢复与提高,降低了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对患者获取更优质护理结局以及术后康复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学习和推广。

  • 标签: 阶段性功能锻炼 肝胆胰肿瘤 肌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123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患儿,根据是否发生ABE将其分为ABE组(28例)和非ABE组(9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BE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非ABE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住院时间及顺产、混合喂养、感染合并颅脑出血比例均显著高于非AB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32,95%CI 1.007~1.057)、住院时间长(OR=1.15,95%CI 1.007~1.312)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OR=0.151,95%CI 0.028~0.821)。结论血红蛋白值高、住院时间长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急性胆红素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123例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患儿,根据是否发生ABE将其分为ABE组(28例)和非ABE组(9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生期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BE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非ABE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住院时间及顺产、混合喂养、感染合并颅脑出血比例均显著高于非AB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高(OR=1.032,95%CI 1.007~1.057)、住院时间长(OR=1.15,95%CI 1.007~1.312)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OR=0.151,95%CI 0.028~0.821)。结论血红蛋白值高、住院时间长是ABE的独立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ABE的保护因素。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急性胆红素脑病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1例伴有多系统并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优化血糖及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的诊治过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因“口干、多饮、多尿16年,血糖控制欠佳4个月”入院。入院前应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5 U,2次/d)联合口服达格列净、伏格列波糖、罗格列酮控制血糖,血糖水平明显高于目标值。从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方面考虑,将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入院第4天开始采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皮下注射(15 U,2次/d)联合达格列净(10 mg,1次/d)、伏格列波糖(0.2 mg,3次/d)、罗格列酮(4 mg,1次/d)治疗。入院6 d后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4.5~5.8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6.0~8.2 mmol/L,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波动于98%~100%,无低血糖发生。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能够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有效降低低血糖风险,进而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发生和进展。

  • 标签: 糖尿病,2型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慢性肾衰竭(CRF)血液透析(MHD)并发高磷血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影响高磷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3例行MHD治疗的CRF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高磷血,将其分为高磷血组(71例)与血磷正常组(22例),采用EQ-5D-3L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并分析两组相关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高磷血的相关因素。结果高磷血组患者EQ-5D-3L量表中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能力及VAS项目得分均显著低于血磷正常组(P<0.05),痛苦/不适、焦虑/沮丧得分均显著高于血磷正常组(P<0.05);高磷血组患者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显著高于血磷正常组(P<0.05);高磷血组<60岁、透析时间≥3年、透析时间≤2次/周、HDF/HD+HP比值、低通量透析、不科学使用钙磷结合剂以及限磷饮食依从性差等比例明显高于血磷正常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透析时间≥3年是高磷血并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透析频率=3次/周、HDF/HD+HP透析、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是高磷血并发的保护因素。结论行MHD治疗的CRF患者高磷血发生率高,高磷血将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预后,保障透析充分性、合理使用钙磷结合剂、科学限磷饮食,在降低患者高磷血发生率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肾透析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FUR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行FUR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周,统计患者尿脓毒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并发尿脓毒症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68例行FUR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中,术后8例发生尿脓毒症(纳入并发组),发生率为11.76%;60例未发生尿脓毒症患者纳入未发生组。两组年龄、性别、尿路手术史、肾积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直径、合并糖尿病、降钙素原(PCT)、内毒素(EX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直径≥2 cm,合并糖尿病,血清PCT、EXT、IL-6、CRP高表达是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尿脓毒血发生风险较高,结石直径≥2 cm,合并糖尿病,血清PCT、EXT、IL-6、CRP高表达是上尿路结石患者FURL术后发生尿脓毒血危险因素。

  • 标签: 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尿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系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泌尿系肿瘤患者97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VTE将其分为VTE组(13例)和NVTE组(84例)。统计围手术期发生VTE的发生率,并分析影响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围手术期间,共13例确诊为VTE。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的VTE史(4例vs.7例)、盆腔淋巴结清扫(10例vs.26例)、术中抗凝措施(2例vs.44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9例vs.13例)及术后卧床时间(>3 d:9例vs.15例)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高血压史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泌尿系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抗凝措施是围手术期发生VTE的保护因素。结论泌尿系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VTE的发生率较高,尽量避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在保障手术效果的基础上缩小手术范围,并在术中合理应用抗凝措施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围手术期VTE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手术中并发症
  • 简介:摘要对孤独谱系障碍(ASD)合并紧张的流行病学、病因与机制、临床特征、评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ASD合并紧张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紧张样恶化的表现,早期治疗改善患儿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报道1例编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6的CLDN16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性低镁血高钙尿和肾钙质沉着(familial hypomagnesaemia with hypercalciuria and nephrocalcinosis,FHHNC)病例。患者女,18岁,临床表现为低镁血、高钙尿和肾钙质沉着。FHHNC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具有较高的进行性肾衰竭风险,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预后较差,故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慢性 高钙尿症 肾钙质沉着症 低镁血症 CLDN16基因 骨软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5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5例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纵隔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32~54岁。分析患者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经颈部切口行甲状腺叶切除+中央区淋巴清扫术,均于术后第1天出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部肿胀、胸痛及皮下气肿,经胸部CT增强扫描确诊为纵隔气肿,5例均予对症治疗,并经颈部切口置单腔乳胶管引流,治疗后5例患者症状缓解,气肿吸收,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甲状腺切除术后短期出现颈部肿胀、胸痛及皮下气肿的患者应警惕此并发的可能,及时行颈胸部CT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经对症治疗多可痊愈,伴随压迫症状时应尽早行经颈部切口置管引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migrans,EM)是莱姆病皮肤损害的特征性表现,罕有累及皮下脂肪组织的报道。本例莱姆病合并脂膜炎患者无其他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等所致脂膜炎的确切证据,临床上考虑脂膜炎可能与螺旋体感染相关。本病需与结节性红斑、硬红斑、深部红斑狼疮、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等鉴别,治疗方法与预后尚不清楚,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莱姆病 脂膜炎 游走性红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尘肺结核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对1958至2018年广州市报告的全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共1 155例。患者性别、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尘肺病期别、病种、工种和行业信息来源于尘肺病病例卡和网络报告数据库。肺结核资料收集自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诊断档案,并通过电话随访补充数据。对广州市尘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155例尘肺病新发病例中尘肺结核患者357例,肺结核并发率为30.9%。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矿物性粉尘所致尘肺病和建筑业均为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OR=0.948、1.048、0.972、3.112、2.815,P<0.05)。调整性别、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和诊断期别后,凿岩工矽肺患者并发肺结核的风险是其他工种的1.462倍(P<0.05)。结论尘肺病患者肺结核并发率较高,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尘肺病病种和行业等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接尘工人和尘肺病患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肺结核防治知识的宣教,具有易感因素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特别关注。

  • 标签: 尘肺 肺结核 并发症 流行病学研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甲状腺手术是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常见的并发有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以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术后颈部脊髓损伤的并发少见报道。本文分析1例行甲状腺手术后并发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颈部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等。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已报道的5例病例的相关资料,我们认为颈部脊髓损伤是甲状腺手术后的少见并发,常发生在有颈椎疾病的患者中,一旦出现及时行手术等治疗预后良好,且预防是防止术后颈部脊髓损伤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3例肝衰竭并发内源性眼内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肝衰竭并发内源性眼内炎患者多有乙型肝炎基础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史是最常见的易感因素。患眼视力预后不良,早期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和玻璃体切割术有助于挽救患眼视力。

  • 标签: 肝衰竭 内源性眼内炎 易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内科住院治疗的KD并发急腹症患儿14例(急腹症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KD非急腹症患儿6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对急腹症组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组共纳入14例患儿,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46±0.74)岁;与非急腹症KD患儿比较,急腹症组年龄、性别、冠状动脉损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并发急腹症患儿更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热时间更长(P<0.05)。急腹症组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之间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钠(Na+)、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儿全部接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3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3年,14例患儿均未遗留消化系统后遗。结论KD可并发急腹症,部分可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常见腹痛等消化道表现。对于消化道症状明显、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热持续时间长的患儿需注意有无急腹症可能;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显著升高患儿需警惕急腹症可能。KD并发急腹症多预后良好,及时治疗KD原发病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川崎病 急腹症 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急腹症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内科住院治疗的KD并发急腹症患儿14例(急腹症组)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KD非急腹症患儿6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对急腹症组治疗方案及预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腹症组共纳入14例患儿,其中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4.46±0.74)岁;与非急腹症KD患儿比较,急腹症组年龄、性别、冠状动脉损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D并发急腹症患儿更容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热时间更长(P<0.05)。急腹症组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之间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钠(Na+)、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儿全部接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3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3年,14例患儿均未遗留消化系统后遗。结论KD可并发急腹症,部分可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常见腹痛等消化道表现。对于消化道症状明显、免疫球蛋白抵抗、发热持续时间长的患儿需注意有无急腹症可能;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显著升高患儿需警惕急腹症可能。KD并发急腹症多预后良好,及时治疗KD原发病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川崎病 急腹症 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痛风患者并发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住院痛风患者537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90 ml/min、60~90 ml/min和<60 ml/min)分为正常肾功能组、轻度肾功能不全组(CKD)、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中重度CKD)。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抽取肘静脉血测生化指标。留取24 h尿,测肌酐、尿酸。对于可能影响eGFR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总患病率、轻度CKD和中重度CKD患病率分别为46.74%(251/537)、34.82%(187/537)、11.92%(64/537)。随着eGFR的下降,患者年龄越大,痛风和高血压病程越长,受累关节数越多,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血白细胞计数、尿酸排泄分数(FeUA)呈升高趋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呈下降趋势。eGFR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痛风及高血压病程、受累关节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FeUA与eGFR呈相关性(r=-0.43、-0.238、-0.25、-0.128、0.155、0.138、-0.169、-0.29、-0.372,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痛风病程、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FeUA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长病程、血尿酸控制差及尿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是痛风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痛风 肾功能不全,慢性 尿酸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痛风患者并发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住院痛风患者537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90 ml/min、60~90 ml/min和<60 ml/min)分为正常肾功能组、轻度肾功能不全组(CKD)、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中重度CKD)。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抽取肘静脉血测生化指标。留取24 h尿,测肌酐、尿酸。对于可能影响eGFR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总患病率、轻度CKD和中重度CKD患病率分别为46.74%(251/537)、34.82%(187/537)、11.92%(64/537)。随着eGFR的下降,患者年龄越大,痛风和高血压病程越长,受累关节数越多,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血白细胞计数、尿酸排泄分数(FeUA)呈升高趋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呈下降趋势。eGFR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痛风及高血压病程、受累关节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FeUA与eGFR呈相关性(r=-0.43、-0.238、-0.25、-0.128、0.155、0.138、-0.169、-0.29、-0.372,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痛风病程、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FeUA是e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高龄、长病程、血尿酸控制差及尿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多是痛风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痛风 肾功能不全,慢性 尿酸 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老年性厌食是临床常见的老年综合征,表现为老年人持续而明显的食欲减退和(或)摄食减少,可造成多种不良后果而使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但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而被忽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性厌食进行综述。

  • 标签: 厌食 筛查 评估与干预
  • 简介:摘要肢端肥大可引起骨关节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并发。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延误使得并发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结合《肢端肥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对肢端肥大合并的评估、管理及随访这部分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指导和规范肢端肥大合并的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肢端肥大症 合并症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