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5 个结果
  • 简介:热激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是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伴侣,在环境应激和热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诗神袖蝶Hsp70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共获得12个Hsp70s基因,其编码蛋白分子量均在70kDa左右。进化分析表明,Hsp70s在分子系统发生树中聚为2类,分别为应激诱导型(HSP70)和组成型(HSC70)。诗神袖蝶和果蝇组成型Hsc70s基因存在1∶1的直系同源关系,而应激诱导型Hsp70s则同一物种聚为一枝,表明Hsc70s在诗神袖蝶和果蝇物种分化前业已发生基因扩增,而Hsp70s则是物种形成后发生世系特异扩增而产生的多个拷贝。我们对诗神袖蝶Hsp70s基因在化学感受器官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除HmelHsp68、HmelHsp70A和HmelHsc70-2在化学感受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量极低外,其他基因均有明显的表达信号(FPKM〉1),而且在雌雄个体间具有相似的表达信号。这一研究有助于拓展我们对昆虫Hsp70s进化和功能的认识。

  • 标签: 诗神袖蝶 热激蛋白70 鉴定 序列分析 表达模式
  • 简介: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100例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allo-HSCT的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在100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例,急性白血病(混合细胞型)(HAL)2例,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CML)16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2例。移植前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期(CR1)76例,第2次及以上缓解期9例,未缓解15例。造血干细胞均来自外周血。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移植预处理多数采用改良白舒非+环磷酰胺(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经典环孢素A(CsA)加短疗程甲氨蝶呤(MTX)方案;HLA配型不全相合移植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Flu)+BuCy+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GVHD预防采用CsA+短疗程MTX+吗替麦考酚酯(MMF)。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结果:至随访终点,66.0%(66/100)存活,53.0%(53/100)无病存活,28.0%(28/100)复发,34.0%(34/100)死亡,其中44.1%死于重症肺炎。65.0%的患者移植当次发生肺部感染。所有患者移植后的3年总体生存率(OS)为(60.9±5.5)%,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48.8±5.6)%。未缓解期移植的复发率(66.7%)明显大于缓解期移植(21.2%)(P<0.05)。不全相合移植GVHD的发生率(60.8%)明显高于全相合移植(38.8%)(P<0.05)。结论:肺部感染仍是当前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的一大重要难题。白血病患者应在取得CR1后尽早进行移植,复发病人的移植也应争取在缓解状态下进行。全相合移植综合预后优于不全相合移植。

  • 标签: 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研究羊栖菜多糖(SFPS)对亲本果蝇生育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85℃热水煮提、乙醇沉淀、氯化钙去除褐藻胶等多种工序提取SFPS;以黑腹果蝇为模式生物,分别以对照(0%)、低(0.033%)、中(0.167%)、高(0.500%)4个浓度持续喂食15d,通过检测子代数量、体质量、每天羽化量评估不同浓度SFPS对果蝇生育能力的影响: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亲本果蝇生育和发育相关基因Vasa、Achi、Figla和子代果蝇mTOR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喂食SFPS能显著性地提高雌蝇和雄蝇的生育力,并且对其子代果蝇体质量、羽化率和雌雄比例也有后续的促进作用,低和中浓度SFPS分别对母本和父本果蝇的生育力促进效果最优;持续喂食SFPS后,亲本果蝇生殖发育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上显著提高;亲本喂食低、高浓度SFPS后,子代果蝇mTOR表达水平普遍升高,子代雌蝇变化更为显著.结论SFPS通过调控果蝇生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亲本果蝇的生育能力,对子代果蝇的生长发育也有显著促进作用.

  • 标签: 羊栖菜多糖 黑腹果蝇 生育力 荧光定量PCR VASA Achi
  • 简介:目的: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耐药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简称Sanger法)检测试剂进行临床比对,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研制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检测415份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及30例对照血清样本,并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计算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总符合率,计算Kappa值,比较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经典的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9.82%,一致率为99.8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94,两者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适合于临床对HBV样本进行耐药性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较强,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测序成本低等优点,能更快地对临床乙肝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焦磷酸测序法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乙型肝炎病者耐药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EGFR-TKI联合同步放疗治疗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对124例EGFR突变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空腹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联合放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统计近期有效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和中位PFS与有无吸烟史、有无化疗史和有无脑转移无关(P>0.05),女性(80.0%)、突变位点为19位(80.6%)和腺癌的患者(77.9%)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男性、12位突变和非腺癌患者,女性患者(11.3月)和19位突变(11.0月)患者的中位PFS明显长于男性和21位突变患者(P<0.05)。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近期效果,有效延长PFS,和较轻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同步放疗 EGFR突变型转移性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采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在8~16MPa范围,以2MPa的梯度逐步加压,每梯度压强下胁迫驯化8~10轮,筛选到1株残存率提高5.83个数量级的耐DPCD大肠杆菌突变菌株M8_5。采用气相色谱分析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细胞中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突变菌株的棕榈一烯酸(C16:1)、十七烷酸(C17:0)、油酸(C18:1)和亚麻酸(C18:3)含量显著增加,其总脂肪酸含量也显著升高。通过双向电泳比较发现,突变菌株蛋白质组中含量差异3.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有6个,其中DNA结合蛋白H-NS、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外膜蛋白F(OmpF)、30S核糖体蛋白S2、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含量上调,延胡索酸还原酶铁-硫蛋白簇含量下调。突变菌株十七烷酸含量增加与其DPCD耐受性提高有关,H-NS,MnSOD和OmpF蛋白含量上调有利于突变菌株DPCD耐受性的提高。

  • 标签: 高密度二氧化碳 大肠杆菌 脂肪酸 蛋白质组
  • 简介:应用食蚊鱼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基因(CYP19α)、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和雌/雄激素受体基因(ERα/ARα)mRNA转录水平为指标,评价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食蚊鱼受环境激素物质干扰产生雌/雄性化效应的现状。结果显示,海珠涌宝岗大道段(BG)、洪德路段(HD)和黄埔涌赤岗路段(CG)、苗艺路段(MY)采样点雌鱼性腺CYP19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雌鱼肝脏VTGαmRNA的表达水平在夏冬两季CG点都显著升高,但在BG、HD和MY点的表达水平在冬季则显著下降;夏冬两季雌鱼雄激素受体ARαmRNA表达水平在各点都显著升高。雄鱼性腺CYP19αmRNA表达水平在各点都无明显差异,但CG点在夏季显著升高,而MY点在冬季则显著下降;雄鱼肝脏VTGα和雌激素受体ERαmRNA表达水平分别在各点都显著升高,但夏季MY点和冬季HD、MY各点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雌性食蚊鱼的VTGα和CYP19α基因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ERα较对照REF明显升高,表现出雄激素效应;雄性食蚊鱼VTGα和ERα转录水平较对照REF显著升高,CYP19α基因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出雌激素效应。生活在广州海珠涌和黄埔涌中的食蚊鱼受雌/雄激素物质干扰明显,表明河涌中环境激素污染严重。

  • 标签: 环境激素 食蚊鱼 广州河涌 目标基因 MRNA表达 生物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结果得以确诊,均行手术治疗,3例辅助靶向治疗,术后随访3~69个月,5例无瘤存活,3例复发死亡。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亚型,成年患者预后欠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密切随访能有效改善预后。

  • 标签: Xp11.2易位 TFE3 肾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武鸣县壮族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及基因分型资料,为指导和预防地中海贫血的发生、发展、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细胞参数和/或血红蛋白分析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对筛查阳性者采用缺口PCR技术(Gap-PCR)和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DotBlot)进行α、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分析。结果2014年至2015年对武鸣县婚育壮族人群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12000例,其中筛查阳性2820例,筛查阳性率为23.50%。筛查阳性者经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确诊为地中海贫血的患者2050例,基因携带率为17.08%,其中,α地中海贫血1363例(构成比66.49%),β地中海贫血532例(构成比25.95%),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155例(构成比7.56%)。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12.65%,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5.73%。α地中海贫血最常见的基因缺失类型依次为为-sea/aa(745例)、-3.7/aa(309例)、-4.2/aa(147例);α地中海贫血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依次为HbCS点突变(198例)、HbWS点突变(111例)、HbQS点突变(8例);β地中海贫血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依次为CD41-42型(306例)、CD17型(230例)、HbE型(48例)、-28型(30例)、CD71-72型(28例)、IVS-II-654型(13例)。392对双方均为同型α或β地贫基因携带者夫妇的胎儿实施产前诊断,诊断结果为重型地中海贫血75例,终止妊娠74例。结论武鸣县壮族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为17.08%,以α地中海贫血为主,基因突变的类型以-sea/aa、-3.7/aa、及CD41-42型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及诊断,可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对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壮族人群 地中海贫血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家族性腺瘤样肠息肉病(familialadenomatouspolyposis,FAP)是一种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其发生与APC基因突变密切相关。APC突变基因最初应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育的早期阶段,携带者的全身每个细胞,也包括生殖细胞都含有异常的APC基因,构成了疾病向下一代遗传的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APC基因与FAP的研究日渐深入,这里我们回顾了关于APC基因与FAP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标签: APC基因 突变 FAP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软件分析。对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DHA)、bla(VIM)、bla(IMP)、bla(GIM)、bla(CTX-M)、bla(KPC)、bla(TEM)和bla(SHV)等)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和CS610)和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均来源于湘雅医院。在测试的12种抗菌药物中,除对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11495同时检出bla(SHV-12)、bla(TEM-1)、bla(CTX-M-15)和bla(IMP-4),菌株CS610携带bla(DHA)、bla(SHV-12)和bla(TEM-1),菌株CS30754中bla(SHV-12)和bla(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和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bla(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blaNDM-1基因 β内酰胺酶基因 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以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患者的子宫内膜INSR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表达意义。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1日—2016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对象分为两组,无胰岛素抵抗组以及有胰岛素抵抗组,即IR组以及NIR组。对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月经周期、腰臀比(WHR)以及体质指数(BMI)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患者的子宫内膜INSR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月经周期以及身高无显著性差异。但IR组患者的腰围、体重、BMI以及WHR等基本资料水平显著高于NIR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IR组患者INS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为0.113±0.161,NIR组患者INSR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为0.158±0.190,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价值。结论INSR基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中具有mRNA的表达,这是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无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能显著降低该基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 INSR基因 表达意义
  • 简介:【目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参与血管内皮修复及血管新生,EPCs分化受多种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本实验旨在研究新型C2H2锌指蛋白基因ZFP580对EPCs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源性EP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EPCs;腺病毒转染过表达ZFP580的EPCs,QPCR及Westernblotting检测ZFP580对EPCs分化的影响。【结果】细胞培养至7d时,Dil-acLDL/FITC-UEA-I双阳性细胞约占87.39%±2.98%。证实所培养细胞为EPCs。腺病毒转染技术获得过表达ZFP580的EPCs,ZFP580基因过表达促进成熟内皮表型CD31和vWF的表达。【结论】ZFP580基因过表达促进EPCs向成熟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提示ZFP580基因在EPCs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ZFP580 分化
  • 简介:【目的】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是一群能自我更新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NSCs分化受多种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影响,本实验旨在研究神经分化因子1(neuronaldifferentiation1,NeuroD1)过表达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NSCs,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将携带NeuroD1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染NSCs,QPCR检测NeuroD1过表达神经干细胞系的构建。QPCR和MTT检测过表达NeuroD1对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光镜下观察分化细胞形态变化。【结果】第3代NSCs经免疫荧光染色证实所培养细胞为NSCs,可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QPCR结果显示NeuroD1mRNA在NSCs-NeuroD1组表达最高,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QPCR结果显示MAP2在NSCs-NeuroD1组表达最高,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MTT结果显示NSCs-NeuroD1组细胞增殖水平最高,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光镜下可见NSCs-NeuroD1组细胞多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结论】成功构建NeuroD1过表达神经干细胞系。NeuroD1可促进NSCs增殖和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神经分化因子1 分化
  • 简介:谷子是中国北方重要杂粮作物,米色是评价谷子品质的重要指标,目前关于谷子米色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选用米色分别为深黄、浅黄、白色和绿色的谷子品种各2个,对这8个谷子品种进行了总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与米色差异间关系的分析,以及分子水平4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在籽粒不同灌浆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CCI指数作为米色测定的综合指标,可对不同品种米色差异进行鉴定,且分别与总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与极显著正相关。通过对8个品种SiLCYB基因组DNA克隆发现,只有深黄品种JG21中出现序列变异,有两个SNP位点,且第二处单核苷酸变异使相应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SiLCYB表达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在叶中表达最高,茎中最低。通过对籽粒不同灌浆阶段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SiLCYB与另外3个β-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SiLCYBLCYE,SiHYD,SiCCD1)的表达分析发现:SiLCYB在大多数品种中表达基本恒定,且与β-胡萝卜素积累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SiLCYE在不同品种中普遍呈现出与SiLCYB同增同减的表达模式,但表达水平低于SiLCYB;同时发现2个降解相关基因(SiHYD,SiCCD1)的表达与β-胡萝卜素积累在灌浆特定阶段表现出了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SiLCYB与降解基因SiHYD和SiCCD1共同作用,通过影响β-胡萝卜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在籽粒中的积累,进而影响米色的形成。

  • 标签: Β-胡萝卜素 米色 SiLCYB 籽粒灌浆 表达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强直性脊椎炎与HLA-B27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补体依赖性微量淋巴细胞毒法,对2来我院就诊的276例患者进行HLA-B27抗原检测。结果确诊为AS的HLA-B27阳性率93%显著高于非AS的病人的HLA-B27阳性率3.5%(P﹤0.001),HLA-B27阴性患者发病年龄高于HLA-B27阳性患者,且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B27与强直性脊椎炎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作为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 标签: 强直性脊椎炎 HLA-B2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癌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宫颈腺癌患者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提取的23种人乳头瘤病毒DNA作为对照,对比不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型状况。结果经染色显色,各膜条上共出现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宫颈腺癌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明显较高,P<0.05。宫颈腺癌宫颈组织年龄>50岁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腺癌的发生紧密关联,16和18是感染中最常见的基因分型。临床可根据基因检测辅助宫颈腺癌的防治。

  • 标签: 宫颈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感染 基因分型
  • 简介: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推行大豆与玉米轮作,强化大豆政策扶持。

  • 标签: 玉米轮作 政策扶持
  • 简介:为了解重金属污染对海洋鱼类热休克蛋白(HSPs)基因表达的影响,将褐菖鲉(Sebastiscusmarmoratus)分别暴露于1.6、8、40、200、500μg·L^-1Cd、Pb溶液中,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定量检测褐菖鲉肝脏HSP60、HSP70、HSP90、HSC70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Pb仅在40μg·L^-1时显著抑制HSP60、HSP90、HSC70mRNA表达量,8μg·L^-1时即可显著抑制HSP70mRNA表达量,并在40μg·L^-1时达到最小值;Cd对HSP60、HSP90、HSC70的诱导不明显,但能显著诱导HSP70,并在500μg·L^-1时达到最大值。相比之下,褐菖鲉肝HSP70基因对重金属Cd、Pb污染较为敏感,有潜力成为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预警分子。

  • 标签: Cd PB 褐菖鲉 肝脏 热休克蛋白 HS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