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胺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对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实验菌株选取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PAO1和本科室收集的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采用微孔稀释法测定MIC值,评估精胺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协同作用。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精胺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抗菌效果增强,MIC值大幅度下降,部分菌株FICI比值<0.5。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精胺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精胺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剂逆转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作用。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各抑菌圈直径随痰热清浓度下降而缩小,其低浓度管与空白管相近;头孢他啶及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在低浓度管与空白管中的抑菌圈直径均显示耐药。结论:痰热清注射剂具有逆转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作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痰热清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类 耐药 逆转
  • 简介:以环己酮为原料,合成了9个结构新颖的N-(芳基磺酰氨基乙基)-1,6-己内酰胺(3),其结构均经IR、^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供试的6种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其中3a、3b、3d和3g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活性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抑制率大于90%。

  • 标签: N-(芳基磺酰氨基乙基)-1 6-己内酰胺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县域内医务人员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认知度,临床工作人员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取消皮试的态度,为医院推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对医生、护士、药师等进行认知调查,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82份,回收问卷265份,其中无效问卷1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8%。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熟悉为9.81%,60.6%医务人员认为无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头孢类抗菌药需要打皮试,其中第一位理由是医务人员安全,第二位理由是医院未明确“不打皮试过敏”后果责任人。

  • 标签: 医务人员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 认知度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有己内酰胺、环己酮、环己醇、甲苯、苯甲酸、环己烷、环己酰胺等。该类废水具有水质波动性大,冲击性强;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等特点。针对煤化工己内酰胺废水,传统活性污泥法对COD处理效果优异,但污泥易受到冲击;膜过滤法能够有效去除COD和脱氮,但运行成本偏高,且膜污染问题较难解决;利用非选择性的活性自由基(·OH)来降解有机物的反应,称为高级氧化法(AOPs),其对难生物降解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标签: 己内酰胺废水 推流式反应器 有机物去除
  • 简介:摘要: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作为工业上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己内酰胺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国内己内酰胺产能的快速扩张,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也带来了新的污染。通过介绍氨肟化废水的预处理、己内酰胺废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对己内酰胺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废水的技术现状,并对未来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采用低能耗、低运行费用的生化工艺进行工业废水处理。

  • 标签: 氨肟化法 己内酰胺 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对2019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采用培门冬酶治疗后静默失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9岁3个月,ALL晚期骨髓复发,使用产自大肠杆菌的聚乙二醇修饰的培门冬酶化疗后因未出现预期的不良反应,如高血氨、低纤维蛋白原、低抗凝血酶Ⅲ(ATⅢ)等,进一步检测血浆门冬酰胺(ASN)浓度未达到耗竭标准,门冬酰胺活性为64.5 U/L,诊断为静默失活。更换为产自欧文菌的门冬酰胺治疗后,患儿ATⅢ最低降至33%,纤维蛋白原最低降至1.20 g/L,高血氨、ASN降低,门冬酰胺活性为1 813.0 U/L,提示更换剂型治疗有效。临床医师应警惕门冬酰胺静默失活的发生,使用门冬酰胺治疗的患儿应监测门冬酰胺活性;在无条件检测酶活性的时候,密切监测有无高血氨、凝血功能紊乱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门冬酰胺静默失活有一定提示意义。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门冬酰胺酶 静默失活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门冬酰胺(L-Asparaginasum,ASP)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68例,分为CHOP方案治疗组(CHOP组)34例和门冬酰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组(ASP+CHOP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CHOP组CR+PR16例,治疗总有效率47.06%;ASP+CHOP组CR+PR24例,治疗总有效率70.58%;后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86,P<0.05)。CHOP组患者平均PFS时间为24.7个月,ASP+CHOP组患者平均PFS时间为47.5个月,后者长于前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细胞减少、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和发热,Ⅰ-Ⅱ级和Ⅲ-Ⅳ级血细胞减少性贫血发生率在ASP+CHOP组均比CHOP组高(P<0.05),ASP+CHOP组患者Ⅰ-Ⅱ度发热及白蛋白降低发生率均较CHOP组高(P<0.05)。ASP+CHOP组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治疗较CHOP组组高(P<0.05),6例发生过敏反应,1例侵袭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发生血淀粉酶升高、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因疾病进展快速致一般情况差,未能耐受后续化疗而早期死亡。3例患者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好转。ASP+CHOP组2例发生Ⅱ度血肌酐升高,CHOP组中1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门冬酰胺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满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CHOP方案 门冬酰胺酶
  • 简介:目的:研究L-门冬酰胺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MTT测定L-门冬酰胺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电镜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门冬酰胺脂质体(经前体脂质体水合而得)组与肿瘤细胞作用后,HL-60细胞的G0/G1期细胞量明显增加,而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增殖指数L-门冬酰胺脂质体组的PI值显著下降.HL-60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多.结论:L-门冬酰胺脂质体抑制HL-60细胞的繁殖,可能与抑制细胞的S期有关.

  • 标签: 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 HL-60细胞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基础工程的应用中BIM技术还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主要是因为基础性的工程自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导致BIM技术在基础工程的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如今,城市的建筑规模开始不断的扩大,基础工程在其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BIM技术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BIM技术在基础工程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 标签: BIM技术 基础工程 应用
  • 简介:“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委会通过投票,同意谭广的诗集《圈地运动》入选本年度的丛书,也是本年度丛书唯一的一本入选诗集。这个编委会,是个很认真的编委会,每次评审的过程,都让我感动。认真得较真的编委们会对一些作品展开激烈的争论,这部《圈地运动》也经历了一次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地对一些作品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争论,在许多称为“研讨会”的发言中,几乎绝迹。现在的研讨会成了一种表扬和自我表扬的表彰会,对作者有鼓舞作用,然而却没有研讨的那种学术空气。

  • 标签: 圈地运动 写诗 读诗 编委会 21世纪 作品发表
  • 简介:文章以“广式”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从创业教育学科发展、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大学生个体自我价值实现、民族创新能力提升四方面对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问题进行了学理研究层面和现实需要层面的论析。以期为其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广谱式 创业教育 实践体系
  • 简介:摘要科学的择业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属于哲学价值论的范畴,而广价值论是对哲学价值论的一种结构化、模型化研究。本文从广价值论的角度阐述,科学的择业观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具有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导向作用,树立科学的择业观是大学毕业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前提条件。揭示科学择业观中就业市场主体与大学毕业生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明确在树立科学择业观的实践中大学毕业生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 标签: 广谱价值论 科学择业观 价值关系
  • 简介:一种广泛应用食品、饮料、保健品、饲料中的新广玻璃胶囊化香料增效剂一“长效呋喃酮”(Durovneol)最近由瑞士芬美意公司研制成功。“呋喃酮”是存在于天然菠萝、草莓香味成分中的一种白色至微黄色结晶,具有清香的菠萝、草莓味,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受潮。呋喃酮具有增香作用和改良食品口味的特性。上世纪70年代中,瑞士芬美意公司首先成功研制开发出与天然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化合物,如Furaneol。该产品已获得多

  • 标签: 呋喃酮 香料 问世 广谱 增效剂 研制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β-内酰胺类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从医院在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6月间予以青霉素类、 β-内酰胺类、头孢类药物给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120例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将患者分成三组,分别为 A组 40例患者进行青霉素钠注射给药;为 B组 40例患者进行头孢呋辛注射给药;为 C组 40例患者进行美罗培南注射给药,分析三组患者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全体研究对象中有 3例患者存在药物配伍不当情况, 6例存在给药剂量方法不合理情况, 4例未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为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几率为 10.83%。结论 在青霉素类、头孢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 标签: 青霉素类 头孢类 β-内酰胺类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6株鲍曼不动杆菌大多数来源于痰液(255株,80.70%)、其次是伤口分泌物(46株,14.56%),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为主(156株,49.36%),其次是呼吸内科(115株,36.40%)。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最高,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危重病房多见,该菌多重耐药严重且逐年增加。因此,加强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防止或延缓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与蔓延。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beta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2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E)中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MDR-PAE20株,采用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对2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进行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0株MDR-PAE菌中检出TEM、PER、DHA、OXA-10群等4种β内酰胺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5%、20%、5%、20%,6株细菌检出1种以上β内酰胺基因;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均缺失(缺失率为100%)。结论本组20株MDR-PAE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率较低,该菌对亚胺培南耐药与其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缺失有关,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可能与其外排泵的增强表达有关。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多药耐药 Β内酰胺酶 膜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