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越来越多耐药菌株的产生,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而含AmpCβ-内酰胺的耐药菌株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自1973年第一株AmpCβ-内酰胺被发现至今,产AmpC酶的耐药菌株的病例不断被报道。

  • 标签: AMPC酶 耐药 质粒 诱导
  • 简介: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检测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我院2013年度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30株对15种抗生素药敏的检测,同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进行金属β-内酰胺的检测。结果:IPM耐药菌18株,占1385%;AMP、CZO、CTT、SAM的耐药率分别为99.23%、96.92%、95.38%、94.62%,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TOB、AMK、GEN、TZP的敏感率分别为93.08%、92.31%、9077%、88.46%;经协同试验,共检出MBL菌株7株,占5.38%,占IPM耐药菌的38.89%(7/18)。产MBL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比较高;其中,TOB、AMK、GEN、TZP的耐药性分别为23.1%、23.1%、30.8%、30.8%。结论: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检测β-内酰胺,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对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及流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尿蛋白定性化验的影响以及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诊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2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尿蛋白测定结果为+++,随机分为4组,每组5例。分别在用药后的不同时间检测使用用药不同剂量的尿蛋白。结果静脉滴注80万U青霉素后1—12h尿蛋白检测结果没有变化;静脉滴注160万U青霉素后6—12h尿蛋白检测结果可以排除假阴性干扰,1—3h尿蛋白检测结果有假阴性可能;静脉滴注320万U和640万U的青霉素后12h尿蛋白检测结果可以排除假阴性干扰,1—6h尿蛋白检测结果会有假阴性可能。结论临床治疗中使用大量青霉素后短期内检测尿蛋白出现假阴性可能性大,应该在药物消除干扰后进行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尿蛋白定性
  • 简介:摘要抗生素药物是治疗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有助于减少感染率,提升治疗效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抗菌类药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以达到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效果,但是由于该药物的特殊性,部分患者或许存在过敏反应,因此需要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对药物性质进行判定,基于该方式的优越性,其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监测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以流动注射化学分析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发光性质进行探究。

  • 标签: &beta -内酰胺类抗生素 流动注射技术 化学发光分析法
  • 简介:目的:构建高产转谷氨酰胺且具有活性的基因工程菌。方法:以茂原链霉菌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MTG,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优化表达时间和温度。结果:成功构建产转谷氨酰胺的基因工程菌,酶活为15.9U/mL,最优表达时间5h,温度25℃。结论:成功构建TG基因工程菌,T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为后续试验提供原材料,为微生物发酵生产TG打下基础。

  • 标签: 转谷氨酰胺酶 大肠杆菌 表达 改性 大豆分离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旋门冬酰胺治疗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共入组经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证实的40例复发的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为LOAP方案左旋门冬酰胺(L-ASP)6000U/m2,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天;长春新碱1mg/m2,静脉滴注,第1天;阿糖胞苷100mg,每日一次,共5天;强的松45mg,每日一次,共5天。21天一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6例(90%),部分缓解(PR)4例(1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左旋门冬酰胺治疗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化学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培门冬酰胺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时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不良反应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患儿接受左旋门冬酰胺治疗,观察组接受培门冬酰胺治疗,对这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88%,观察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类型包括过敏反应、凝血异常、高血糖、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培门冬酰胺在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时可以有效避免患儿对左旋门冬酰胺过敏,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 标签: 培门冬酰胺酶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不良反应
  • 简介:茶兴于唐盛于宋,起初作为药用,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民间经典传说,从西周起,至今作为饮品已有三千余年。一、茶是茶、药是药。两者不等同古今中外,世界上专家学者、文人雅士,乃至国家领导人物中对茶的高度评价不胜枚举,可以概括为“四个最”: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733—804年)提出,茶为“为饮最宜”的饮品:曾经习医深谙医理的孙中山先生(1866-1925年)指出,茶为最合卫生、最优美的人类饮料:近年,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茶为最佳的保健饮品。

  • 标签: 茶圣 人体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 广谱 保健饮品 专家学者
  • 简介:沙粒病毒(Arenaviruses)遍布全球,其中的拉沙热病毒可引起致命的拉沙热.通过应用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和比较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对47个广沙粒病毒抑制剂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分析.使用立体场、静电场、疏水场和氢键受体场组合获得最优模型CoMSIA的统计结果为Q2=0.518,R2ncv=0.972,R2pre=0.911,说明该模型的可靠性和较好预测能力.此外,模型等势线图直观地解释了分子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设计新型高效的沙粒病毒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沙粒病毒 LASV 苯并咪唑衍生物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 简介:随机振动试验中存在的加速度功率密度带外差问题对普遍采用的随机振动试验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功率密度带外差出现的原因、征兆、对试验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并且分析了常用随机振动试验和振动试验计量检定标准中对功率密度带外差的规范要求.关键词随机振动,加速度功率密度,

  • 标签: 随机振动 加速度功率谱密度 带外超差
  • 简介:据《羊城晚报》报道,首个关于北京、上海、广州的青少年与孕妇饮酒调查报告近日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这份调查在三个大城市的136所学校中。随机抽取1.4万余名中学生及其家长开展了饮酒状况调查,发现三大城市青少年饮酒行为普遍,超过一半(52.5%)的中学生曾经喝过酒,15.0%的中学生曾经喝醉过。广州后生仔饮酒“凶猛”,在曾饮酒率、过去一年饮酒率、醉酒率等方面均高于其他城市。

  • 标签: 城市青少年 饮酒行为 中学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低龄化 《羊城晚报》
  • 简介:我到现在为止是十几次还是二十几次相亲已经不记得了,从刚开始清楚地记得对方的衣着打扮,语气谈吐,到现在很多人甚至需要努力想想才记得对方大概长什么样子。我已然从那个懵懂有些羞涩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淡定从容的相亲老手。

  • 标签: 大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凡一平(1964-),本名樊一平,壮族,广西都安人。先后毕业和就读于河池师专、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八桂学者文学创作岗成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出版了长篇小说《跪下》《顺口溜》《上岭村的谋杀》等五部,

  • 标签: 学者 20世纪90年代 相思 全国人大代表 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
  • 简介:众所周知,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识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具体表述为“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在“课程内容”的“表现”方面,“要求7~9年级,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具备识能力,能够比较川页畅地识读乐谱”。

  • 标签: 识谱教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实践活动 听觉感知 “表现” 课程内容
  • 简介:绯闻那只从不栖息的飞鸟站在一瓣雪花上站在春天的背影里站在一个醉鬼的歌声中像蜻蜓戏水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