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混悬液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本站制备的0.9%生理盐水混悬(保存期为24小时)和MAP红细胞保存液混悬(保存期同悬浮红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共计505袋进行研究分析,将两种混悬液的洗涤红细胞各取24袋作为质量抽检,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和上清液蛋白含量,分析两种混悬液的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两种洗涤红细胞加班制备次数;将临床供应的两种混悬液的洗涤红细胞共计457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9%生理盐水组的血红蛋白含量(29.45±0.15g/U)、上清液蛋白质含量(0.17±0.02g/U)均与MAP保存液组血红蛋白含量(29.39±0.22g/U)、上清液蛋白质含量(0.18±0.04g/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生理盐水组加班制备次数与MAP保存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0.9%生理盐水组的临床发放量与MAP保存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0.9%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与MAP红细胞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适应性均高,但MAP红细胞红保存液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加班制备次数明显较少,且制备血量逐年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混悬液 制备 洗涤红细胞 临床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诊断鉴别贫血病人中的意义。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贫血病人进行分组研究,其中48例缺铁性贫血病人被选为乙组,48例地中海贫血病人被选为甲组,同时将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其血液红细胞参数,并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通过对比3组受检者血液红细胞的相关参数(HCT、MCV、MCH、RBC、RDW)水平,发现乙组与甲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而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较显著,P均<0.05。结论在诊断贫血病人时,应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价值较高,可准确的鉴别贫血的不同类型,从而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红细胞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抗原浓度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成人O型Rh(D)阴性和AB型Rh(D)阳性个体各5例,采集静脉血3~5ml置于EDTA抗凝管中,将O型和AB型血液配制成不同高低浓度的红细胞悬液,并用固相法进行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同时以10%浓度的红细胞浓度作为对照参考,观察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的情况及假性结果出现时的红细胞抗原浓度。结果:红细胞抗原浓度超过25%易出现假阳性;红细胞抗原浓度低于2%易出现假阴性;低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B、抗D的影响更明显;高浓度红细胞抗原对抗A的影响更明显。结论:红细胞浓度对对固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及Rh(D)血型鉴定有影响,且高、低浓度对不同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的能力影响不尽相同。

  • 标签: 固相法 血型鉴定 红细胞浓度 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M2.5对红细胞性质的影响。方法采集成都市区大气中的PM2.5,将PM2.5以低剂量(20μg/mL)、高剂量(100μg/mL)与红细胞作用24h,检测红细胞常规指标、溶血情况、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变形性、聚集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以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观察PM2.5对各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高剂量组红细胞的溶血率、MDA含量、渗透脆性升高,聚集幅度降低;常规指标、变形性和聚集指数基本无变化;低剂量组红细胞的溶血率、MDA含量及渗透脆性略微升高,聚集幅度略微降低,常规指标、变形性和聚集指数基本无变化。结论较低浓度的PM2.5对红细胞性质几乎无影响,较高浓度的PM2.5对红细胞的部分性质有显著影响。

  • 标签: PM2.5 红细胞 溶血率 流变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与不同动物来源红细胞的凝集特性,为流感环境样本监测工作选择更适宜的检测用红细胞。方法选取2009-2016年我国禽流感环境监测中分离到的不同亚型的禽流感毒株,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选用5种动物红细胞(鸡、火鸡、豚鼠、马和绵羊)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动物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的表达及类型,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病毒血凝素蛋白受体结合区(receptor binding domain, RBD)的特征。结果本研究共检测了14种亚型的28株禽流感病毒。结果显示所有毒株均能与火鸡和豚鼠红细胞发生凝集,其余红细胞均出现不能与某些毒株产生凝集的现象;其中1株H9N2(A/环境/安徽/43762/2015)毒株与鸡红细胞不产生凝集反应;1株H1N1(A/环境/山东/76972/2014)和2株H9N2(A/环境/重庆/79449/2014和A/环境/安徽/43762/2015)毒株与马红细胞不产生凝集反应;2株H9N2(A/环境/重庆/79449/2014和A/环境/安徽/43762/2015)和2株H13N8(A/环境/青海湖/166/2012和A/环境/青海湖/13/2012)毒株与绵羊红细胞不产生凝集反应。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在火鸡、鸡和豚鼠红细胞表面可检测到两种类型唾液酸受体α2,3和α2,6,但两种受体表达比例不同;马和绵羊红细胞表面唾液酸受体只检测到表达α2,3。序列分析提示病毒RBD关键区域的氨基酸替换可能是影响病毒红细胞结合特性的重要因素。结论在禽流感病毒检测中,火鸡和豚鼠红细胞红细胞凝集试验中敏感性最好。不同来源的红细胞其受体表达及类型会显著影响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凝集反应,同时RBD关键区域的氨基酸变化也会影响病毒与不同红细胞的结合。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红细胞 受体 受体结合区
  • 简介:摘要红细胞是重要的血液组成成分,其在健康成年人体内主要由骨髓产生,通过参与O2和CO2运输,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红细胞生成涉及复杂的调控网络,其中转录调控对于红细胞生成至关重要,对红系谱系确立、红细胞分化、成熟,以及血红蛋白(Hb)生成等,均发挥重要作用。此过程涉及GATA转录因子、Kruppel样转录因子(KLF)及叉头转录因子等多种重要转录因子。笔者拟就上述转录因子在红细胞生成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红细胞生成 转录因子 GATA转录因子类 Kruppel样转录因子类 叉头转录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按心功能Ⅱ、Ⅲ、Ⅳ级分为A、B、C三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患者30名为对照组,对比红细胞检验结果。结果A、B、C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对照组对比均有增高表现且随心功能等级升高而升高,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A、B、C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患者死亡率(5.3%)明显低于增高患者(39.3%),组间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红细胞检验可为疾病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 检验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Excel预测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临床红细胞年度使用量进行回归预测。结果临床红细胞使用量与时间序列存在回归关系,预测效果好。结论Excel预测年度临床红细胞使用量简便有效。

  • 标签: Excel 预测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检验的作用及价值。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具有完整临床病历资料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分为A、B、C三组,分别是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另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四组患者进行红细胞检验,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情况之间的关系,并比较RDW正常与增高者的病死率。结果A、B、C三组患者RDW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NYHA等级的增高,A、B、C三组的RDW也均有增高表现,且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增高患者在其他特征均相近的情况下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患者心功能情况密切相关,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判作用,升高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常提示慢性心衰患者预后不理想,因此红细胞的检验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检验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入院拟输血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结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我站友好进修交流医院的19847例入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12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6147%,不规则抗体阳性者男性41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2066%,女性81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4081%,女性高于男性,经统计学处理,说明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2例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98患者有输血史/妊娠免疫史,站被调查总例数的0.4938%,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28例,抗-D、抗-E、抗-Ec、抗-C、抗-M、抗-Lea、抗-Leb、抗-Pl、抗-Fya、抗-Fyb、抗-Jka、抗-Mur有94例。结论输血前进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型 红细胞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21-01
  • 简介:香河县刘宋镇庆功合村任某2002年10月份引入的17头仔猪,饲养至2002年12月10日有7头相继发病,畜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神E先锋等药物治疗3天。未能控制病情。遂向笔者求诊,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及时治疗最后痊愈。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一、临床症状发病猪体温在40℃~41.7℃之间,皮肤发红,耳背青紫色,被毛无光泽,毛孔有铁锈样出血点,腹泻,排浅红色尿。呼吸气喘,啃咬现象较明显,舔食从断尾处流出的血液。二、镜检耳静脉取血一滴,加等量过理盐水混合,滴在载玻片上,盖好盖玻片,置16×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血浆中抖动、转劝的圆点状或杆状的病原体,还可以看到移动着变型的红细胞体。三、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和镜检,诊断为猪中度附红细胞体感染。四、治疗1.每头每天每千克体重用15毫克长效土霉素,早晚各肌肉注射一次,连续应用6天。其次每头猪肌肉注射富铁力600毫克。

  • 标签: 冬季 疾病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的检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按心功能Ⅱ、Ⅲ、Ⅳ级分为A、B、C三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患者30名为对照组,对比红细胞检验结果。结果A、B、C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对照组对比均有增高表现且随心功能等级升高而升高,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A、B、C三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患者死亡率(5.3%)明显低于增高患者(39.3%),组间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功能密切相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红细胞检验可为疾病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红细胞 检验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vanderHarstP2012年12月6日(Nature,2012.doi:10.1038/nature11677.)报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出红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和身体如何调节包裹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数量。研究人员还利用基因组分析技术让可能参与红细胞形成的基因区域数量增加了1倍,随后对果蝇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出似乎影响红细胞形成和它们的血红蛋白含量的基因区域。

  • 标签: 细胞形成 基因区 鉴定 血红蛋白含量 研究人员 全基因组
  • 简介: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从事高强度训练运动员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制约着运动成绩的发挥.其发生机理中运动引起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是运动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的变形性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膜 关系
  • 简介:红细胞体具有广泛的感染性,也可感染人,该病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已在我国较大范围内的猪场成为多发病和常发病.且临床上较易和猪胸膜肺炎、链球菌、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等混合感染,常引起猪只的大批死亡,繁殖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及育肥猪生产力下降.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附红细胞体痛.希望能和广大读者共同做好该病的防制工作近期技术专题分别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城疫痛,如果您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以E—mail、传真、信件等多种方式参与进来,来稿时请注明“技术专题”字样。

  • 标签: 附红细胞体病 病原 流行特点 致病机理 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