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到2022年8月,选取117例疑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肺功能检查,以肺功能检查为标准,统计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准确度是97.44%,极重度患者的六项CT定量测量指标水平低于重度患者、中度患者、轻度患者(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鉴别诊断、病情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查 多排螺旋CT定量测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B超这一实践中常见的医学检查方式在测量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判定其对诊断青春期多卵巢综合征(PCOS)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一年内进行经直肠双侧卵巢B超检查的青春期女性患者80例,其中,20例少女为其他妇科疾病,经排查无青春期多卵巢综合征,作为对照组,其余60例被诊断为青春期PCOS的未成年女性患者为病例实验组,对于两组患者的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进行统计和计算,比较两组不同的均数,最终判定诊断界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卵巢体积(MOV)为(9.3±3.1)cm,较大卵巢体积(MaxOV)为(14.3±5)cm,其平均卵泡数目(MFN)达到(11.9±3.8)个,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卵巢体积(MOV)为(5.2±1.2)cm,较大卵巢体积(MaxOV)为(5.9±2.2)cm,其平均卵泡数目(MFN)为(6.5±2.3)个,以上各结果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B超这种无创、高效、低伤害和廉价的检查方式,可以较为准确的观察患者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对于诊断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使用和推广。

  • 标签: B超测量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症 卵巢体积 卵泡数目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近期疗效观察。方法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中选择34例接受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微骨折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4例采取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HSS评分为(82.4±5.1)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更高(P<0.05)。结论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测量尺指导下微骨折术治疗可达到良好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近期康复效果。

  • 标签: 关节镜 测量尺 微骨折术 膝关节软骨损伤 近期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容积扫描在评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面神经管各段影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10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病变组)和无颞骨病变患者(对照组)MSCT资料各18例(26耳),两组均常规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面神经管曲面重建(CPR)。在MPR图像斜矢状面、斜横断面测量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宽度、前后膝角度进行测量,并比较两组差异。在MPR和CPR图像上观察面神经管是否遮盖前庭窗。结果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38±0.44)mm、(10.07±1.23)mm、(9.25±2.44)mm,第1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10。±9.14°、103.52°±8.79°。对照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分别为(3.72±0.30)mm、(11.4±0.55)mm、(9.92±1.67)mm,第1膝及第Ⅱ膝角度分别为65.62°±6.30°、112.10°±5.84°。病变组面神经管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第Ⅱ膝角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面神经管乳突段长度、第1膝角度测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PR与CPR显示面神经管遮窗的发生率均为46.15%(1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面神经管各段长度及角度,并对面神经管病变进行准确评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先天畸形 耳畸形 面神经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测量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精确性差别及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数字化模板与传统胶片模板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行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的患者进行数字化术前计划。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0.1±12.9)岁。比较计划与手术实际间假体尺寸、置放位置、偏心距及下肢长度的吻合程度。结果两种方法在假体型号(包括臼杯、股骨柄、颈长)选择方面与术中实际尺寸吻合度存在差异(P〈0.05),数字化模板测量与术中实际吻合度更高。对偏心距的设定,与术中实际一致者,数字化模板测量达14例(占70%),优于传统测量(8例,占40%)。应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计划及术中实际的截骨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传统模板设定值较术中实际相差(0.61±0.21)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模板者相差(0.01±0.15)cm,吻合度高。结论数字化术前模板测量可提高术中假体选择的精确性,并能更好地完成截骨高度的术前制定,从而恢复患肢的长度及偏心距。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数字化 模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基于解剖测量的比格犬下颌前磨牙区口腔种植位点的确定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择8只雄性比格犬作为研究对象,将下颌前磨牙也就是P1-P4拔除,对于前磨牙的牙根长度与颈部颊舌径实施测量,之后游离下颌骨,同时针对尖牙根尖和颏孔在下颌前磨牙区部位实施测量,对尖牙和颏孔范围外的前磨牙区种植安全区段的延期种植最佳植入位点的牙槽嵴顶宽度和管嵴距实施测量。结果即刻种植模型解剖测量结果表明,P1-P4压根的长度呈现出逐渐的增加的趋势,并且相较于近中根而言,P2、P3以及P4远中根的直径相对较大;延期种植模型相关解剖测量情况表明,尖牙根尖及颏孔定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种植区种植位点的管嵴距明确为H1、H2、H3,牙槽嵴顶宽度为W1、W2、W3。结论即刻或者延期种植位点中不能选择第1前磨牙(P1)位,选择颏孔远中点到第1磨牙的颌骨为延期种植安全区。在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内,可以应用的种植体是直径为窄或者超窄、长度为短或者超短。

  • 标签: 解剖测量 比格犬 下颌前磨牙区 口腔种植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寻找一种新的辅助检查方法。方法56名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6只眼)分别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激光房角成形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利用EAS-1000眼前段图像分析系统测量手术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等眼前段参数。结果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激光房角成形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加深,前房角明显增宽。EAS-1000眼前段图像分析系统能够获得手术前后清晰的眼前部图像,并能够非接触、连续、客观地进行量化测量,可重复性好。结论EAS-1000眼前段图像分析系统能获得清晰的眼前段图像,所测量的眼前段各项参数将有助于强化对手术前后眼部变化的认识及对手术方法的改进,为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前房角 前房深度 眼前段图像分析系统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运用不同方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对131I治疗甲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6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甲亢患者,根据硬币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单一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试验组患者运用SPECT核素显像法结合手触诊法测量甲状腺重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分析运用不同方法测量甲状腺重量对131I治疗甲亢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比较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SPECT核素显像法 手触诊法 甲状腺重量 131I 甲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居住于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长期居住于高原地区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335例(男性243例、女性9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nkness,CIMT),同时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高血压、长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眼底检查是否病变、TC、HDL-C、LDL、SUA、TG、GLU、HbAlc、eGFK、AC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IMT增厚组134例、无增厚组201例;组间基线数据分析: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病程、糖尿病眼底检查结果、eGFR、ACIK、TC、LDL、S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BMI、TG、HDL—C、GLU、HbAlc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吸烟情况、微量白蛋白/肌酐为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戒除不良嗜好,密切监控微量白蛋白比肌酐水平。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 2型糖尿病 高原
  • 简介:【摘要】:癌症是现代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其中肺腺癌的死亡率最高,究其根本是肺腺癌在早期不易被发现,导致病人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肺腺癌已是晚期最后病人死亡。迄今为止,除了化疗和放疗对于癌症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而临床分期不能够否满足对肺腺癌的精准化治疗,靶向药的使用无明确的使用标准。手术后,癌症治疗的疗效评估没有,针对癌症复发的提前监测方案,也没有。本文旨在对实体瘤的基因突变种类的检测,更好的细化癌症的分类标准,进一步指导患者的治疗方案,评估复发时间。以实体瘤中检测出的突变为基础,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对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irculation tumor DNA, ctDNA)进行深度测序和实时监测。能够达到评估术后治疗疗效和复发风险,通过讲述经典的癌症抗原检测方法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来阐明ctDNA突变检出的原理。最后采用实体瘤的多个基因突变,分析出原发突变和继发突变以及产生肿瘤细胞演化的过程,以期对其进行不同时间的针对治疗。可通过ctDNA检测和突变的情况,来判断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中孕期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长度对单胎孕妇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于本院产科行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颈长度的单胎妊娠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这些孕妇短宫颈发生率、宫颈长度,并对比不同宫颈长度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率。结果:200例孕妇短宫颈发生率为20.00(40/200),其中孕早期孕妇14例(35.00%),孕中期孕妇26例(65.00%)。孕早期孕妇子宫颈长度为14.9-44.20mm,平均长度为(32.39±1.16)mm;孕中期孕妇子宫颈长度为13.9-45.2mm,平均长度为(32.16±1.20)mm。子宫颈长度为13-15mm、16-24mm、≥25mm患者分别为18例、22例、160例,自发性早产发生率分别为55.56%、36.36%、1.25%,随着子宫颈长度减少,孕妇自发性早产发生率逐渐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中孕期行阴道超声检查,可测量子宫颈长度,预测其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中孕期 经阴道超声 子宫颈长度 单胎孕妇 自发性早产
  • 简介: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IVCv)评价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疑诊PH患者采用组织多普勒测量IVCv,同时超声检测右心收缩功能常用参数: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平面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PSv)、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CA)。另外,右心导管(RHC)检测肺动脉压力。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患者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4组,比较各组之间IVCv是否存在差异,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IVCv对右心功能评价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IVCv与常用右心收缩功能参数和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结果IVCv与TAPSE、PSv、RVFA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1、0.714、0.557,P值均〈O.001。IVCv与PASP呈负相关,,值为一O.739,P〈0.05。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的IVCv分别为(13.83±3.56)cm/s、(10.11±1.36)cm/s、(8.70±2.21)cm/s、(5.80±1.03)cm/s。重度PH组IVCv显著低于中度、轻度及无PH组(P值均〈0.05),无PH组IVCv显著高于轻度、中度PH组(P值均〈0.01);轻度PH组与中度PH组IV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以常用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收缩功能参数的低限(TAPSE〈16mm,PSv〈10crn/s,RVFA〈35%)为标准,选用IVCv〈6.5cm/s作为阈值,诊断右心室收缩功能减低的敏感度分别是91%、96%、87%,特异度分别是70%、53%、77%。结论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峰值速度是一项较新、能客观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参数,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高血压 肺性 心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与评价基于C形臂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在股骨中近段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中旋转控制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纳入自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应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中近段骨折患者共46例,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Brunner提出的C形臂测量患肢股骨颈前倾角进行旋转控制,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旋转控制。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术前行双侧股骨CT扫描,并测量健侧股骨颈前倾角。术中采用Brunner法,将股骨远端放置标准正位,通过调整近端旋转,将患侧前倾角调整至正常侧的值。所有病例术后行CT扫描并测量患侧股骨颈前倾角。结果所有纳入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健侧与患侧股骨颈前倾角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4.62°±2.35°,对照组7.28°±2.93°,t=3.41,P<0.001)。随访6~24个月,平均16.8个月,未见骨不连、螺钉切出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St.Michael髋关节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2.2±1.8,对照组20.6±2.0,t=2.86,P=0.01)。结论基于C形臂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可指导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中骨折端的旋转对位,准确判断股骨近端旋转角度和状态,提高术中的复位效果,明显降低术后旋转对位不良的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骨折 前倾角 旋转预防 髓内钉 C形臂
  • 简介:背景:目前临床常用的脊柱修复重建假体由于其具有材质刚度较大且与相邻终板接触面积太小等缺点,易产生应力遮挡,导致术后骨折不愈合及局部骨质吸收等问题的发生.随着固定时间的不断延长,内固定易出现疲劳性断裂,导致内固定失败.目的: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方法:选取60例中青年男性住院患者腰椎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进行骨骼轮廓提取划分,分别测量记录L1-3椎体高度及上下终板横径、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及冠状面凹陷角等指标,依照所测数据设计高度可调且两端接触面与相邻椎体终板相贴合的新型人工假体.结果与结论:①利用Mimics软件精确划分提取了所有病例资料的L1-3椎体数据.经过测量分析,L1-3椎体高度,上下终板矢状径及矢状面凹陷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1-3椎体上终板横径均小于同椎体下终板(P〈0.05),冠状面凹陷角差异明显(P〈0.05);②根据所测椎体高度及终板矢状径、矢状面凹陷角等数据结果设计出高度可调新型人工假体.该假体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为基础,由顶盖和底座两部分相互嵌套组成,术中可通过底座侧孔注入骨水泥实现假体高度调节.该假体两端接触面与相邻终板紧密贴合、足够的接触面积能有效减少应力集中,促进假体与终板的骨质愈合;③结果说明,试验利用Mimics软件测量腰椎的CT扫描数据设计二段可调式新型人工假体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 标签: 椎体高度 终板形态学 解剖学 CT扫描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人口呈老龄化趋势,在老年人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已经成为了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而股浅动脉则是ASO的最常见部位,腔内治疗是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等。但在支架植入指征、长期效果等方面尚未达成统一标准及认识。本文基于此,展开术中B超联合动脉压力梯度测量在治疗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术中B超 压力梯度测量 股浅动脉狭窄闭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在进行负重下、自然状态下行冈上肌出口位摄片。结论测量肩峰到肱骨头间距,得出负重下和自然状态下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实验,统计得出数据,看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数值结合狭窄程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和分类,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 标签: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冈上肌出口位 A-H值
  • 简介:目的探讨CT影像测量卵圆孔的最大横径及卵圆孔与棘孔的距离及其在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一2017年1月嘉兴市第一医院影像资料库中200例成人头颅CTA影像资料.在减薄层厚0.5mm的扫描图影像上,选取双侧卵圆孔、棘孔清晰且孔径最大的层面,用影像软件自带工具尺测量双侧卵圆孔的最大横径、长径及卵圆孔与棘孔的最短距离,并计算平均值。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疼痛科接受射频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选择CT扫描卵圆孔横径大于影像测量结果平均值的2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57-87(63.4±6.1)岁。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双针双极射频组(14例)和单针单极射频组(12例)。两组患者均行半冠状位CT扫描,在CT影像找出资料中清晰显示卵圆孔的CT层面测量穿刺深度、角度,设计穿刺路径,根据设计的穿刺路径进行单针单极或双针双极射频热凝治疗。术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200例400侧卵圆孔,左右两侧卵圆孔的最大横径分别为(5.41±0.91)mm,(5.51±0.88)mm,最大长径分别为(7.50±1.29)mm,(7.51±1.10)mm,卵圆孔与棘孔的最短距离分别为(2.08±0.92)mm,(2.17±0.87)mm,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期间评定疗效26例患者均为有效.2组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6个月,平均10.9个月。随访期间,单针单极射频组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术后11个月复发1例;双针双极射频组14例均有效,无疼痛残留,无复发。结论在V叉神经下颌支疼痛接受颅外非半月节射频治疗前,用CT扫描测量卵圆孔水平径线可为能否釆双针双极射频模式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射频消融 卵圆孔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