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丙酸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的9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48例)、观察组(n=48例),对照组采用丙酸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喘息、咳嗽、哮鸣音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 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丙酸替卡松可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

  • 标签: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丙酸氟替卡松 支气管哮喘 免疫功能指标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羧甲司坦联合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给予对照组羧甲司坦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替美维吸入粉雾剂协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方案下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一羧甲司坦治疗方案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对照组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单一的羧甲司坦治疗存在诸多局限性,治疗优势不明显,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将羧甲司坦与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效缓解了患者各种不适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得以大幅度降低,临床疗效十分显著。

  • 标签: 羧甲司坦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 联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及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七醚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80例全麻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七醚吸入麻醉诱导。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室时、拔管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相比与观察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醚吸入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比较好,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有着基本一致的效果,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影响较小,对患者基本上不会产生伤害。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米特以及甲氨蝶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来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与来米特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作用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就诊我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1例,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只用甲氨蝶呤,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增加来米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关节肿胀和压痛变少,该组患者握力明显增强,晨僵时间缩短,且实验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数据,无差异性。结论:相比药物单用,联合方案的治疗效果更显著,甲氨蝶呤联合来米特适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进行治疗,也不会引起严重不适,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联合来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ESR、CRP水平及DAS28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来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两组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类风湿关节炎DAS28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ESR、CRP及DAS28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独活寄生汤联合来米特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调节ESR,降低CRP水平,改善DAS28评分,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独活寄生汤 来氟米特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ESR CRP水平 DAS28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应用咪达唑仑联合马西尼的安全性及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设两组,观察组(n=35)术中予以咪达唑仑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n=35)术中予以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术毕观察组给予马西尼静脉注射至患者清醒。观察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情况。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HR、M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唤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合马西尼能缩短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苏醒时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好。

  • 标签: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氟马西尼 咪达唑仑 苏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中分析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醚吸入麻醉对麻醉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麻醉科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3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行异醚吸入麻醉,观察组实行异丙酚静脉麻醉,将临床效果(麻醉效果、临床指标以及认知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98.00%)高于对照组(90.67%),差异显著(P

  • 标签: 异丙酚麻醉 异氟醚吸入麻醉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白芍总苷胶囊、甲氨蝶呤及来米特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工作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我院所纳入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收治数量为62例,按照奇偶法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分别纳入31例,常规组运用甲氨蝶呤及来米特联合治疗,试验组患者选择白芍总苷胶囊、甲氨蝶呤及来米特联合治疗,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前症状评分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后肿胀症状、晨僵症状、疼痛症状评分于常规组患者,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结果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白芍总苷胶囊、甲氨蝶呤及来米特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白芍总苷胶囊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睡眠障碍伴轻度认知功能减退疾病对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择取50例具睡眠障碍伴轻度认知功能减退患者,医治时间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间,遵行以双盲法原则作分组处理,就对照组(25例,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和观察组(25例,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作对比。结果:观察组在PSQI量表评分中对比对照组呈现更低(P0.05),经用药后观察组评分较与对照组展示更高(P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艾地苯醌片 睡眠障碍 轻度认知功能减退 睡眠质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七烷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临床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58例老年患者,将麻醉方案的不同作为主要方式,29例为两组平均例数,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及七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麻醉方式,观察气腹建立前1min、气腹建立后1min、气腹建立后10min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气腹建立后1min、气腹建立后10min的各指标值均明显更优,P<0.05。结论:相比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实施七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具有更佳的影响。

  • 标签: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七氟烷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吸入七烷麻醉及限制性输液复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07月-2022年07月收治入院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需行手术治疗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施以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吸入七烷麻醉及限制性输液复苏治疗,对照组施以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及传统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炎症指标水平,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水平及患者术后复苏情况、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炎症指标(CRP:24.30±9.4、TNF-α:81.45±12.32、HMGB1:4.91±0.6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1.79±14.57、131.47±19.52、13.25±1.16);观察组术中心率、收缩/舒张压、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更加稳定;观察术中丙泊酚用量(145.72±19.34)显著少于对照组(187.21±23.69),复苏速度 [恢复自主呼吸时间(min):5.32±1.39、睁眼时间(min):6.34±1.98、拔管时间(min):7.96±1.67]显著快于对照组(13.64±2.78、13.64±2.78、15.63±2.18);术中观察组输液量(2017.79±15.63ml)显著低于对照组(3746.21±131.58ml);术后观察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NCSE:57.69±4.05)评分高于对照组(51.12±3.9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 丙泊酚 瑞芬太尼 七氟烷 限制性输液复苏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