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脐带绕颈对母婴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经B超诊断为脐带绕颈的头位妊娠孕妇86例,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无脐带绕颈且产检正常的孕妇9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胎头吸引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脐带绕颈圈数、长度下的胎儿窘迫发生率间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脐带绕颈的孕妇,并不列入剖宫产的指征,但需要对其脐带绕颈的危险性进行准确评估,以合理地选择分娩方式,并做好产前监护,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全面保障母儿安全

  • 标签: 脐带绕颈 母婴 头位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过期妊娠若胎盘功能正常,胎儿可能过大,胎头过硬,使产程延长,产伤增大,出血增多,导致难产发生率升高;若胎盘功能减退,胎盘钙化,羊水减少,则胎儿供血、供氧不足,将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率上升。故过期妊娠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与产时出血和难产互为因果。

  • 标签: 过期妊娠 难产 羊水过少 胎儿宫内窘迫 新生儿窒息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因素,寻求降低婴儿HBV感染率的方法。方法HBV携带及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共635例,分别比较不同血HBVDNA滴度,不同分娩方式(剖宫产或自然分娩),以及不同肝功能状态孕妇所生婴儿出生时及3月龄时HBV的感染率。新生儿生后12h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生后即刻显示血清HBV感染存在者,14d时再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结果孕妇高滴度组(HBVDNA〉105拷贝/mL)所生新生儿出生时(14.4%vs4.1%,P〈0.01)与3月龄时(4.7%vs0,P〈0.01)HBV感染率均高于低滴度组(HBVDNA≤105拷贝/mL)。两组新生儿3月龄时HBV感染率均低于出生时(P〈0.05)。自然分娩的孕妇其婴儿出生时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1),但3月龄时,两组感染率接近。HBV携带孕妇所生婴儿出生时HBV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所生婴儿(P〈0.01),但3月龄时两组婴儿HBV感染率亦接近。结论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密切相关,故降低孕妇血清HBVDNA水平可能成为减少新生儿HBV感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乙肝免疫球蛋白及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双重保护下,孕妇的分娩方式与肝功能状态对HBV母婴传播无影响。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期妊娠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延期妊娠患者50例,定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足月妊娠患者50例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剖宫产、助产、脐带缠绕、胎位不正、产程过长、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长受限、巨大婴、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羊水量、羊水浑浊度及胎盘钙化均明显好于实验组,P<0.05。结论应时刻关注延期妊娠患者的临床状态,其母婴意外的发生率较高。

  • 标签: 延期妊娠 母婴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母婴护理中赞赏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8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予以赞赏教育,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母婴护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婴护理中赞赏教育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 标签: 母婴护理 赞赏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对指导母婴同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对于提高母婴同室的护理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母婴同室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母婴床旁护理并未形成连续性、完整性服务体系,因此产妇、婴儿护理均存在缺口。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母婴床旁护理研究现状,从护理人员入手,并结合母婴护理的效果,对护理方式的概念、背景、作用、研究进展、缺陷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之后通过建立良好的护理流程规范,扩大护理力量,方可促进母婴床旁护理发展。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护理行业 生理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母婴传播的途径、可能机制及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HBV母婴传播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综述。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预防
  • 简介:摘要导乐陪伴分娩,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在全国各地已应运而生。我院产科由助产士在产程活跃期开始实行“一对一”导乐陪产,并实行弹性工作制。同时我们观察了导乐陪产对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分娩结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导乐 陪伴分娩 影响
  • 简介:摘要对“月嫂护理”与母婴健康的调查研究,了解月嫂的执业现状,说明提供月嫂护理的健康孕产妇在产褥期的生理、心理和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月嫂护理使产妇安全渡过产褥期,新生儿得到最佳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母婴健康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为维护和促进母婴健康提供依据,为加强月嫂专业培训提供参考。

  • 标签: 月嫂 母婴健康 护理
  • 简介:摘要我县经过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9907人次孕产妇及5881人婚前保健人员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查出感染者13例,9例为婚前保健人员,5男4女,2例为孕妇,2例为产妇;3例孕产妇服阻断药,2例人工喂养,1例混合喂养,1例转外地管理,18月龄儿童确认感染1例,无失访者。

  • 标签: 艾滋病 母婴阻断 重在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操作,以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我院选择 2012年 5月 ~2014年 5月间诊治的 200例通过阴道顺产的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100例新生儿放置在育婴室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 100例新生儿与母亲同室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出现相关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新生儿哭闹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前者新生儿出现皮炎、呼吸道感染、腹泻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同室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而且能够早期预防新生儿相关感染性疾病,而且还能有效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及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母婴同室 护理措施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一年内来我院生产的产妇258名,平均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每组129人。平均年龄(26±6.5)岁,其中对照组顺产69例,剖腹产60例。随访组顺产69例,剖腹产60例;结果将随访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的精神状况、身体状况以及新生儿状况对比,前者情况较好,且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预防有利于提高产妇的康复,促进新生儿的健康生长。

  • 标签: 产后访视 母婴健康 精神状况 身体状况
  • 简介: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子间建立感情,提高母亲护理婴儿及哺乳能力。同时母婴病房的新生儿受到母亲及医护人员的双重监护,能够及时更换尿布及清洗婴儿臀部,因此减少了臀红、尿布性皮炎的发生。现将我科对403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母婴同室 婴儿 新生儿体重 观察护理 尿布性皮炎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研究表明母婴垂直传播是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它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严重威胁我国出生人口的质量,而且也是导致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