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到我院接受脑出血手术治疗后80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原则为依据进行分组,患者分别纳入康复组(n=40)与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康复组患者时间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两组几项康复状况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身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优于护理前,组间对比,康复组各项康复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康复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实施时间护理,既可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又可加快恢复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时间护理 脑出血手术后 神经功能 康复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国育龄妇女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自治区60家医院,随机抽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1个月,于2017年7月至12月,按照分娩时间顺序依次通过电话调查这1个月期间分娩孕妇300名,了解其月经恢复时间、母乳喂养、再次妊娠以及避孕药具使用等情况。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平均产后月经恢复时间用算术均数,累积月经恢复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影响因素分析采用2水平Cox模型分析。结果截止至调查日,98.18%(17 488/17 813)的调查对象已恢复月经,产后月经恢复时间为(6.13±3.87)个月。产后3、6、7、12个月累积月经恢复率分别为17.88%、47.68%、62.95%和88.4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39岁妇女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均晚于≤24岁妇女(HR=0.944,95% CI=0.895~0.995;HR=0.896,95% CI=0.847~0.949;HR=0.904,95% CI=0.844~0.968);相比于产次为1、非纯母乳喂养、产后避孕的妇女,产次≥3、纯母乳喂养、未避孕的妇女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均延迟(HR=0.896,95% CI=0.817~0.981;HR=0.564,95% CI=0.537~0.593;HR=0.676,95% CI=0.643~0.711);少数民族妇女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早于汉族妇女(HR=1.132,95% CI=1.069~1.198)。结论我国妇女产后平均月经恢复时间约6个月,年龄、产次、纯母乳喂养、采取避孕措施、民族是产后月经恢复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产后 月经恢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加速康复 外科通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 效的优化处理措施 , 以减轻病人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最终达到使病人快速康复的目的 。 术前禁食禁饮作为加速康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证据表明 ,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并没有增加围术期反流误吸的风险,而且可以减少术后不适,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接下来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禁

  • 标签: [ ]加速康复外科 禁食禁饮 误吸
  • 简介:摘 要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患者排队取药时间,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运用 PDCA循环理论进行计划拟定、现状解析、原因分析、对策实施、检查反馈、制订标准。结果:应用 PDCA循环后门诊药房患者排队取药时间从改善前的 901s下降为改善后的 566s。结论:通过运用 PDCA循环理论,能够持续、有效地改进药房调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PDCA循环 门诊药房 排队时间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ISS评估急诊科多发创伤患者滞留时间的临床影响因素,并分析滞留时间与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1月经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创伤患者244例,评估、记录患者ISS评分,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急诊滞留时间及此次就诊的转归。结果研究显示,涉及患者244例,男性191例、女性53例,急诊滞留时间(117.25±87.442)min,数据显示临床转归为死亡的人数46例。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ISS分值越高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相对越长,急诊滞留时间延长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多发性创伤ISS分值更高则病死率更高。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ISS评分 急诊滞留时间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 时间管理在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201 7 年医院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14名作为探究对象,为实施前,期间接受常规管理;将201 8 年手术室外科护理人员为实施后,期间接受时间管理。结果:实施后第一台手术切皮延误率低于实施前,第一台手术患者入室切皮时间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时间管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手术室 外科护理人员 时间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烯利不同作用时间下对雄性幼鼠睾丸组织的影响。方法将45日龄健康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乙烯利组,取同日龄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与之一对一合笼。每日分别对雌鼠进行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200、400、800 mg/kg乙烯利水溶液灌胃,对照组采用等量9 g/L盐水,仔鼠出生后,停止给母鼠灌胃,改为给雄性仔鼠灌胃。子代雄鼠于出生0日龄、14日龄、28日龄时,分别从各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2只处死。取新鲜睾丸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1.0日龄时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生精小管略增粗,生精细胞排列稍紊乱。高剂量组AI(1.00±0.06)明显高于对照组(0.4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4日龄时低、中、高剂量组较对照组生精小管明显增粗,排列疏松,生精细胞数目稀少,排列紊乱。14日龄时低剂量组(2.13±0.10)、中剂量组(2.18±0.10)、高剂量组(3.90±0.23)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508.36,P<0.01)。中、低剂量组比较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8日龄时低、中、高剂量组较对照组生精小管显著增粗,排列更疏松,生精细胞数目更少,排列严重紊乱。28日龄时低剂量组(5.52±0.13)、中剂量组(9.44±0.07)、高剂量组(14.56±0.27)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1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 784.69,P<0.01)。结论乙烯利可引起新生大鼠及幼鼠雄性睾丸生精小管增粗,生殖细胞排列紊乱,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和生精能力下降;且大鼠接触乙烯利时间越长,乙烯利浓度越高,睾丸组织损伤越严重。

  • 标签: 乙烯利 大鼠 睾丸 生精细胞 凋亡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成年人诊断性腰椎穿刺后卧床时间和体位的最佳证据应用,以期建立科学规范的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通过对成年人腰椎穿刺后体位、卧床时间、低颅压头痛等相关主题进行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生成6条最佳证据,通过与临床情景结合,制订审查指标,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开展证据的应用。结果经2轮审查,除患者对新证据的依从性为93.3%外,其余4条指标达标率均为100%。证据应用前后比较,腰椎穿刺后患者低颅压头痛以及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痛发生率由28.3%(30/106)降至15.1%(1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799,P=0.016)。结论该最佳证据的应用,表明腰椎穿刺后患者不必常规去枕平卧4~6 h,垫枕休息或起床活动的患者腰背痛发生率减低,舒适度提高。

  • 标签: 腰椎穿刺术 时间,卧床 体位 最佳实践
  • 简介:摘要:2019年新国际单位制正式生效。新国际单位制全部以自然常数重新定义,新定义不再依赖任何实物计量基准,使国际单位制更具稳定性和普适性。我们以此为契机讨论时间频率精密计量对整个计量行业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 标签: 国际单位制 时间频率计量 原子钟 远程溯源
  • 简介:摘要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是流行病学时间趋势分析的常用方法。本文以肿瘤发病时间趋势分析为例,从模型的基本原理、分析步骤、实例演示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将模型的方法原理与操作实践有机结合,为读者开展类似的研究分析提供参考。

  • 标签: 模型 统计学 肿瘤 Joinpoint回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肠道病毒71型(EV71)非柯萨奇病毒16型(CA16)肠道病毒(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排毒时间,以及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对其排毒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住院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共159例,在入院2 d内同时采集患儿粪便和咽拭子样本,通过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毒检测。对实验室确诊资料完整的87例患儿咽部及肠道排毒情况进行追踪和随访,实验组采用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52例),对照组用开喉剑喷雾剂治疗(35例),观察两组病毒转阴情况。结果159例患儿治疗第1周时粪便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第2周时出现转阴病例,至第6周全部转阴。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对其他肠道病毒型手足口病5~7 d咽部排毒的累计转阴率为54.0%,高于对照组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2,P>0.05);两组肠道病毒累计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05)。结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第2周出现肠道病毒转阴。重组人IFNα2b喷雾剂干预治疗一定程度略提高咽部排毒转阴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IFNα2b 排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救护中应用效果以及对救治时间的影响。 方法:以2018年3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救治流程,观察组实行急诊快速通道护理,分析从入院到初诊、初诊到转入专科治疗时间、疾病转归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环节救治时间以及致死、致残率均低于(少于)对照组(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应用于急性脑卒中的救治,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降低致死、致残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脑卒中 救治时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照护者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首次就诊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AD照护者156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首诊时间的因素。结果重庆地区AD患者平均首诊时间为(2.78±6.47)年,AD照护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对AD的认识和患者首诊时间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照护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及照护者对AD的认识对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的照护者开展健康宣教,强化社区支持体系,缩短就诊时间,使疾病在早期能得到合理的干预及治疗。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照护者 首诊时间
  • 简介:摘要: 本文描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线路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正线供车不足、运能与运量不匹配等常见问题,并以东莞市轨道交通 2号线为例,针对问题深入探讨了乘客乘降时间的优化方式。优化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乘降行为规律,明确了乘降时间设置的判断标准,最终通过大量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环节,得出基于客流需求的运行图停站时间参数调整建议及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运能与运量 乘降时间 行为规律 客流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与盆底肌的影响效果。 方法:将我院 38 例盆底康复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在产后 4 周进行康复训练,研究则选择在产后 6 周进行康复训练,统计比较两组康复效果 。结果:经康复训练后,研究组尿失禁阳性率高于参照组,且各项盆底肌功能指标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显著 。结论:产后盆底康复时间选择对尿失禁与盆底肌重要的影响,早期开展康复训练所取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产后盆底康复 尿失禁 盆底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叶片湿润时间( LWD)是植物病害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之一,它与许多叶部病原菌的侵染有关,影响病原侵染和发育速率。为了准确地预测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时间和方位,本研究于 2019年 3月和 9月在北京两个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按照棋盘格法设置了 9个采样点部署温湿光传感器和目测叶片湿润时间,每隔 1 h采集一次温度、湿度、辐射和叶片湿润数据进行定量估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模型在两个温室的试验条件下获得了相似的准确度( ACC为 0.90和 0.92),比相对湿度经验模型估算叶片湿润时间的准确度( ACC为 0.82和 0.84)更高,平均绝对误差 MAE分别为 1.81和 1.61 h,均方根误差 RSME分别为 2.10和 1.87,决定系数 R2分别为 0.87和 0.85;在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南部>中部>北部,南面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12.17 h/d)最长的区域;由东向西方向上,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东部>西部>中部,中部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4.83 h/d)最短的区域;雨天的叶片湿润平均时间比晴天和多云长,春季和秋季分别为 17.15和 17.41 h/d。这些变化和差异对温室黄瓜种群水平方向的叶片湿润时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与大多数高湿性黄瓜病害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预测温室黄瓜病害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对控制病害流行和减少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区域化分析温室内叶片湿润时间的方法,可以为模拟日光温室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 标签: 日光温室 估算模型 区域化 叶片湿润时间 BP神经网络 传感器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镇静镇痛集束护理对 ICU 气管插管患者插管时间、谵妄的影响 。 方法: 于 20 18 年 04 月 --2 020 年 04 月本院 ICU 接收的 66 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之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对照分析,其中常规组 33 例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 33 例辅以镇静镇痛集束护理。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短于常规组 ( p<0.05 ) ;研究组谵妄发生率、 48h 再插管率低于常规组 ( p<0.05 ) 。结论:为 ICU 气管插管患者加强镇痛镇静集束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插管时间,而且还可以预防谵妄,降低 48h 再插管率,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普及。

  • 标签: 镇静镇痛 集束护理 ICU 气管插管 插管时间 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