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相对于传统电表,多功能电表的部件组成更加精密,因此实际运行产生的故障类型也比较复杂,尤其是对于多功能电表的电量计量故障而言,主要通过脉冲、功率、电流等参数表现。为准确地查找出电量异常原因,有必要对多功能电表电量异常原因与检测方法进行讨论分析,这对于推动我国多功能电表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功能电表 检验方法 性能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科技水平快速进步,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对电表采用轮廓分析进行特征提取,实现0到9的电表数字识别。步骤是先通过设备拍摄电表读数,获得图像后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和二值化处理,然后进行字符分割、图像识别和相应的特征值提取,最后识别出电表的读数。

  • 标签: 人工智能 抄表 卷积网络 分割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 , 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迅速 , 得到了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 , 供电企业的装接电工作是电力供应的基础工作 , 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也是用户正常用电的前提条件 , 承担着供电单位计算电力的依据作用 , 装接电工作的正常进行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应用项目 . 但是在装接电工作的实际操作中 , 存在着一些问题 . 本文简单介绍装接电工作存在的问题 , 并分析了装接电的相关技术要点文章即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 结合我国电力供应的特点 , 对现场装接电控制技术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施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对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跌倒预防的效果研究,探讨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对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防范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关节外科在2020年3月-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另选择我院关节外科在2020年7月-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将其归类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的防跌倒护理;观察组采取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主演跌倒发生率、住院防跌倒知晓率及执行率、患者出院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中例1(1.43%)跌倒,观察组中0例(0%)跌倒,对照组跌倒发生率与观察组跌倒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防跌倒知晓率及执行率、出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防跌倒护理规范及质量控制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高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住院患者防跌倒知晓率及执行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防跌倒护理规范 质量控制 关节外科围手术期老年患者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 要]既有桥梁的日常检修及评估易受维护人员技能水平、检修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且需花费大量人力进行数据处理、归纳和总结工作,不利于及时客观分析处理病害。现基于现有维修规程和技术规范建立一桥梁评估系统,录入桥梁基础信息及评估标准,定期对该桥结构承载力、性能退化、结构监测成果等进行客观评估和评分,以掌握运营桥梁结构状态和提出桥梁养护维修建议。

  • 标签: []既有桥梁 评估 系统
  • 简介:摘要 :通过对我县尾巨桉最主要的 2种营林技术综合效益进行评估,按照综合性、整周期、货币计量与实物计量相结合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统计分析了每一种技术所需要的综合投入及产生的综合收益,应用向量归一化法和加权求和法得到综合投入和综合收益值。结果表明,营林技术 A1投入高于 A2,综合收益 A1比 A2高 1倍,每个单位综合投入 A1能够带来 1.12个单位的固碳综合效益, A2只能带来 0.69个单位的综合效益。因此,应当在我县及立地条件类似地区通过技术推广 A1,逐步取代林农自行采用的营林方式 A2,提高尾巨桉的营林综合效益。

  • 标签: 尾巨桉 2种营林技术 综合效益 评估
  • 简介:摘要动脉自旋标记(ASL)是利用自体动脉血作为内源性示踪剂,以实现脑灌注可视化的一种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近年来,ASL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特别是在评估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及脑侧支循环等方面,并发现该技术与金标准DS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ASL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使其成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较为理想的技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笔者现围绕近年来ASL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脑侧支循环评估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动脉自旋标记 缺血性脑卒中 脑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估。方法:选择我院 100例 2017年 4月 -2019年 2月偏头痛患者。随机分组,尼莫地平治疗组实施尼莫地平治疗,合用加巴喷丁组则实施尼莫地平 +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偏头痛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偏头痛程度数字分级 NRS评分、头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各项因子评分;不良反应。结果:合用加巴喷丁组偏头痛疗效、生存质量各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尼莫地平治疗组, P< 0.05。合用加巴喷丁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偏头痛程度数字分级 NRS评分、头痛发作的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相比较尼莫地平治疗组更好, P< 0.05。合用加巴喷丁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尼莫地平治疗组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尼莫地平 +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单一的尼莫地平治疗,尼莫地平 +加巴喷丁可更好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标签: 加巴喷丁治疗 偏头痛 效果 患者生活质量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实施静脉血栓栓塞(VTE)个体化防护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进行Caprini风险评估并进行VTE危险分级,接受常规的防护措施;选取2018年1~6月就诊的患者60例作为干预组,入院8 h内进行Caprini风险评估并进行VTE危险分级,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防护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第14天后PTE/DVT发生率为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凝血指标D-D、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凝血指标PT、aP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住院时间为(16.2±3.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9.4±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4.6±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基于Caprini评估模型的VTE个体化防护措施,能明显降低COPD患者VTE发生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收益。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慢性阻塞性肺病 Caprini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柯氏评估模型评估延续护理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设计,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4月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延续护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评估延续护理效果并及时调整延续护理方案。比较两组3个月避孕措施使用情况、6个月后避孕知识知晓率、重复流产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两组2周复诊率,术后1、3、6个月随访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随访率高于对照组,2周复诊率、3个月高效避孕工具使用情况、6个月避孕知识知晓程度优于对照组;6个月观察组1例发生重复流产,对照组3例。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有利于提高延续护理效果,提高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避孕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避孕行为改变,建立正确的态度,降低重复流产率,提高满意度,减少医疗费用。

  • 标签: 柯氏评估模型 人工流产术 延续护理 避孕 重复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评估中型颅脑创伤(mTBI)患者神经功能恶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7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8例mTBI患者的临床资料。88例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10.3±1.1)分(9~12分),每8小时重新评估1次,GCS下降≥2分或病情发展需立即处置定义为神经功能恶化。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TCD监测颅内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估独立危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患者中,40例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另48例未发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入院GCS、CT分级及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舒张期血流速度(FVd)、收缩期血流速度(FVs)、平均流速(FVm)]可能为mTBI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Vd(OR=0.873,95% CI:0.816~0.921,P<0.001)、FVs(OR=1.061,95% CI:1.026~1.104,P=0.001)及PI(OR=80.700,95% CI:1.600~716.200,P<0.001)为影响mTBI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ROC可见诊断效能最高的是PI(AUC=0.869),其次为FVd(AUC=0.827);最佳截断值为PI>1.22,FVd<35.8 cm/s。结论初步推断作为无创、可重复、床旁监测手段,TCD监测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预警中型mTBI患者发生的神经功能恶化。

  • 标签: 颅脑损伤 超声检查,多普勒 疾病恶化 中型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N前端脑钠肽(NT-pro-BNP)、乳酸(LAC)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0例(观察组)和30例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分析。脓毒症患者在初入ICU时抽取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PCT、NT-pro-BNP、LAC,比较上述两组指标的差异。观察组依据转归分为生存组、死亡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PCT、NT-pro-BNP、LAC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作生存死亡转归患者的PCT、NT-pro-BNP、LAC的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价PCT、NT-pro-BNP、LAC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23.00±27.60)ng/L、(7 665.50±8 084.83)ng/L、(4.59±3.47)mg/L,较对照组增高,P均<0.05。死亡组患者的PCT、NT-pro-BNP、LAC分别为(45.65±30.64)ng/L、(9 950.21±7 118.21)ng/L、(6.79±3.00)mg/L,高于生存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CT、NT-pro-BNP、LAC与患者的生存转归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7、-0.323、-0.505,P均<0.05。ROC曲线显示:PCT的Cutoff值12.25 ng/L,灵敏度为0.998,特异度为0.698。NT-pro-BNP的Cutoff值2 372.50 ng/L,灵敏度为0.963,特异度为0.488。LAC的Cutoff值2.8 mg/L,灵敏度为0.999,特异度为0.628。结论脓毒症患者PCT、NT-pro-BNP、LAC明显增高,联合检测PCT、NT-pro-BNP、LAC具有判断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降钙素原 N前端脑钠肽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经颅多普勒(TCD)可以动态无创地监测和评估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而颅内压(ICP)是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颅内病情的重要指标。临床工作中一直在探索一种准确、方便的无创ICP监测方法,由于TCD具有床旁无创、低廉快捷的优势,并且通过TCD检测脑血流频谱还可间接评估ICP变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结合ICP监测技术和TCD技术,并整合既往文献中基于搏动指数建立ICP评估模型的公式方法,就TCD脑血流频谱评估IC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颅脑损伤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成式护理对重症患者并发症及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9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成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满意度情况等。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睡眠障碍,感染发生率及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成式护理应用于重症患者中效果较佳,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成式护理 并发症 症状改善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紫红色火龙果汁评估吞咽障碍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78 例气管切开并留置鼻饲管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和对照组( n=39 ),前者采用紫红色火龙果汁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后者采用温开水进行玩田饮水实验,观察两组实验结果。 结果 :研究组吞咽功能障碍评级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 GCS 评分改善程度优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吞咽障碍评估中应用紫红色火龙果汁可以更好的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掌握拔管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紫红色火龙果汁 气管切开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8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 6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随机将他们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老年综合评估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 21( 70%)例,满意 7( 23.33%)例,不满意 1( 3.33%)例,总有效率为 93.33%( 28/3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 13( 43.33%)例,满意 7( 23.33%)例,不满意 10( 33.33%)例,总有效率为 66.67%( 20/3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为( 2.56±1.63)天,住院时间为( 11.29±3.94)天,住院费用为( 4168.6±215.1)小时,对照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为( 3.43±1.86)天,住院时间为( 15.20±5.66)天,住院费用为( 4489.3±226.2)小时,观察组患者的入住 CCU 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中有 1 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有 2 例出现心律失常,有 1 例出现心力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3.33%;对照组患者中有 2 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有 2 例出现心律失常,有 2 例出现心力衰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2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具有明显差异。结论:老年综合评估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了入住 CCU、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 住院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variation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respiration, VIJVR)在评估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4例,年龄40~65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Ⅱ级。患者入室后监测ECG、心率、SpO2和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NIBP)、CVP、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 CI)、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 SVI)等参数。应用超声测量并记录3个呼吸周期内颈内静脉吸气相最大直径(the maximum of the diameter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DIJVmax)和呼气相最小直径(the minimum of the diameter of internal jugular vein, DIJVmin),以公式VIJVR=[(DIJVmax− DIJVmin)/DIJVmin]×100%计算VIJVR。在腹腔镜手术开始后10 min时于15 min内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hydroxyethyl starch, HES130/0.4, 500 ml)氯化钠注射液7 ml/kg,记录气管插管后10 min (T1)、气腹开始后10 min (T2)、6%HES130/0.4输注完毕10 min后(T3)的心率、血压、CO、CI、SVV、SVI、VIJVR等指标,依据补液后SVI增加是否≥15%将患者分为有容量反应性组(R组,29例)和无容量反应性组(N组,15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VIJVR与容量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气腹状态下补液前VIJVR和每搏量指数增加量(increase of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 SVI)呈负相关(r=−0.451,P<0.05)。VIJVR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C)为0.83 (95%CI 0.705~0.950,P<0.05),以VIJVR 21%为cut-off值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5%和93.3%。结论VIJVR能够较好地预测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 标签: 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 腹腔镜治疗 容量反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C肽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变化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8‌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 570‌例,男970‌例,女600‌例,年龄12~88(58±12)岁,糖尿病病程3 d至34(8.3±7.2)年。将患者按照病程进行分组,分别为糖尿病病程≤1‌年组340‌例,1‌年<病程≤5‌年组325‌例,5‌年<病程≤15‌年组650‌例,病程>15‌年组255‌例。采用ANOVA法比较不同病程患者组间的C肽释放指数(CRI)水平。在病程分组基础上,再分别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25羟维生素D[25(OH)D]中位数进行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亚组间的CRI水平。采用Pearson法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CRI主要相关因素。结果病程、HbA1c和25(OH)D是T2DM患者CRI的主要相关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3.108、-17.247和0.326,P均<0.01。胰岛功能随病程延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在病程早期(病程≤5‌年),随病程增加胰岛功能缓慢下降;随着病程进一步延长,胰岛功能以每年约2%的幅度持续下降;这种下降趋势至病程22‌年后出现减弱,患者的胰岛功能再次趋向缓慢下降。HbA1c的中位数为8.7%,将患者分为HbA1c<8.7%和HbA1c≥8.7%亚组;25(OH)D中位数为45.7 nmol/L,据此分为25(OH)D<45.7 nmol/L和25(OH)D≥45.7 nmol/L亚组。HbA1c<8.7%亚组CRI均明显高于HbA1c≥8.7%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5(OH)D分组后不同亚组间C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延长呈现先缓慢再加速再缓慢的下降趋势,患者CRI水平与多个因素相关。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胰岛功能 C肽释放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为术中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室应用3种评估工具(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量表、Munro Scale压疮评估和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对173例手术患者进行风险程度评估,术后进行全身皮肤检查,记录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3种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预测效果。结果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Munro Scale压疮评估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32、0.992,专家内容效度分别为0.759、0.705,校关联效度分别为0.381、0.190,敏感度分别为0.74、0.32,特异度分别为0.58、0.89,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分别为0.714、0.711。结论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Munro Scale压疮评估对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可以推广,同时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较Munro Scale压疮评估更准确、便捷,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手术期间 压力性损伤 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量表 Scott触发点评估量表 Munro Scale压疮评估表 信度 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