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引发全身微血管病变时,肾脏作为糖尿病常见受累器官之一,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伴透明样物质沉积,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肾脏发生弥漫性或结节性的肾小球硬化。随着病程的发展,肾脏受累的可能性与受累的程度也不断上升。通常,血尿素和血肌酐的测定值正常时并不能排除肾脏的受损,而尿常规蛋白测定结果为阳性时,肾脏的损伤往往已达到不可恢复的阶段。尿微量蛋白(MA)的测定已越来越多地用做肾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其临床意义及治疗方法也已日益为临床医生所重视。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量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对象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微量蛋白检验,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分析检验结果的阳性率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的尿微量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40.63%,对照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2年的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病程为0~5年、6~11年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及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采取微量蛋白检验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小球 微量白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尿微量蛋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56例尿微量蛋白升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8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10ug,入壶静滴,共2周,2周后复查晨尿尿微量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结果两组尿微量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地尔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晨尿尿微量白蛋白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前列地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7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尿微量蛋白的各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MA阳性率为4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3%。结论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肾脏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糖、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组,再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作为此次的参照组,并对两组采取尿糖、尿微量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尿糖、尿微量蛋白含量以及尿糖检验阳性率以及尿微量蛋白检验阳性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尿糖以及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10-2019.10月内收治的 100例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体检人员按照病情状况,分为对照组( 50例,体检健康人群)和观察组( 5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检测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检测后均发现异常情况,观察组检测后尿糖、尿微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尿糖、尿微量。(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诊断,具有较高检测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发生误诊等情况,所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全血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患儿入院时,在治疗前采集外周手指血分别检测全血CRP与WBC计数的水平,治疗过程中动态测定患儿全血CRP与WBC计数的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CRP与WBC计数水平均显著升高,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CRP与WBC阳性率均显著增高,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而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生素治疗3天后,细菌感染组CR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WBC水平下降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量全血CRP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所用标本量少的特点,用于早期发现小儿感染是一不可缺少的检测项目,结合白细胞检查及临床表现,连续动态监测,对比观察,综合评估,具诊疗价值。

  • 标签: 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WBC)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UMA)检测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1例作为试验组,选取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UMA、Cr(肌酐)、BUN(血清尿素氮)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的UMA、Cr、BUN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组间出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MA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蛋白,并做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发病率高,定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高血压 肾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对89例早期Ⅱ型糖尿病患者,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肌酐等,并对其进行分析,观察各项指标与尿微量蛋白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尿微量蛋白组和Ⅱ型糖尿病组患者的TG、TC、LDL-C、mAlb的水平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Ⅱ型糖尿病组TG、TC、LDL-C、mAlb明显低于微量蛋白尿组(P<0.01)。应用直线相关分析,UAER与TG(r=0.57,P<0.01)、TC(r=0.61,P<0.01)、LDL-C(r=0.68,P<0.01)呈正相关。结论血脂为尿微量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蛋白指标来监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也是非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糖尿病肾病早期若能被及时发现并积极给予干预治疗,其病情可发生根本性改变,可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尿微量蛋白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无损伤性,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早期检测 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诊断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检测指标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糖尿病患者 55 例 作为研究 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55 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并比较两组 尿微量蛋白、 α1- 微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 G 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尿微量蛋白、 α1- 微球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 G 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尿微量蛋白检查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有确切价值,可将尿微量蛋白以及 α1- 微球蛋白作为标志物,以尽早确诊肾损伤,以便患者及时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尿微量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引发的进行性肾病(DN)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随机对27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随机尿微量蛋白/尿肌酐(mALB/ucr)和空腹血清白蛋白的检测。mALB/ucr的参考范围是0-30μg/mg,按照mALB/ucr值的高低进行分组,其中90例mALB/ucr30-100μg/mg(阳性组1),90例mALB/ucr>100μg/mg(阳性组2),90例mALB/ucr<30μg/mg(对照组)。结果阳性组1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白蛋白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阳性组2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组2的血清白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当mALB/ucr>100μg/mg,血清中的白蛋白含量下降,糖尿病引发进行性肾实质病变,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 血清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DN) 进行性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临床确诊的60例T2DM患者,另将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和尿微量蛋白。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和尿微量蛋白分别为(4.82±1.59)mmol/L和(18.60±4.48)mg/d,T2DM组空腹血糖和尿微量蛋白数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5.65±4.97)mmol/L和(64.77±11.59)mg/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患者微量蛋白尿发生率较高,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以作为T2DM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的患者20例,选取该时间段本院健康体检的人群20例,对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含量、尿蛋白阳性率及微量蛋白阳性率进行汇总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其检测结果高于健康检测的人群,且该组患者的两项指标阳性率也高于健康人群,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尿常规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可为该类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尿常规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对糖尿病并发症早期诊断的意义,为控制及延续糖尿病进展及并发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尿MALB、酶法测血糖和RBP、亲和层析法测HbA1c。对1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12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尿MALB、血清RB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HbA1c水平越高,尿MALB及RBP水平也越高,两组比较差异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HbA1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血清RBP含量与糖尿病肾病肾脏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HbA1c浓度越高,尿MALB及RBP浓度水平也越高。尿MALB及RBP是早期发现糖尿病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时期的5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以上两组进行尿微量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尿微量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将65例实验组患者按检测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组,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mAlB)的变化,探讨OSAHS合并T2DM患者发生肾损害的风险。方法查阅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以OSAHS为第一诊断入院、住院时间不少于3天且住院期间测血糖不少于10次的80例OSAHS患者的病历资料,平均年龄为(58±7)岁,其中男72例,有糖尿病史66例。将单纯鼾症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标准分为轻度OSAHS组、中度OSAHS组、重度OSAHS组,分析各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OSAHS各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OSAHS患者与对照组HbA1c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与对照组mAlB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增大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明显增加,说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损害风险明显增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范围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尿微量蛋白(UM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6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FIB四分位数分为Q1组(<2.42 g/L)、Q2组(2.42~2.89 g/L)、Q3组(2.90~3.61 g/L)、Q4组(≥3.62 g/L),分析FIB与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结果随着FIB水平升高,UACR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FIB与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和UACR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IB是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吸烟史和饮酒史因素后,Q4组发生微量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危险性分别是Q1组的4.536倍(95%CI 2.516~8.175,P<0.01)和13.314倍(95%CI 2.925~60.612,P<0.01),Q3组发生微量蛋白尿和大量白蛋白尿的危险性分别是Q1组的2.177倍(95%CI 1.273~3.724,P<0.01)和4.098倍(95%CI 1.101~19.226,P<0.05)。以UACR 30 mg/g和300 mg/g为分界值,分别行FIB与UACR的ROC曲线所得FIB的最佳切点值分别为3.18 g/L和3.22 g/L。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FIB与UMA密切相关,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2型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1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观察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水平高,P<0.05;相比于糖化血红蛋白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的尿微量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可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联合检测的方式,能为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且对后续疾病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2型糖尿病肾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