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肾病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9月-2016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9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39~71岁。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38~72岁,对其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尿蛋白阳性占21.11%;尿微量蛋白阳性占57.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未见阳性人群。观察组阳性人群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阴性人群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尿微量蛋白检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尿 β2-微球蛋白 (β2-MG)和尿微量蛋白 (MALB)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的临床意义。方法:我院收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应用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取110例研究时段内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同时段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观察组,后者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分析两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水平,并对比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检验中,既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又可为临床医生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人群100例为对照组,检测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肾损害中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晨尿以及空腹静脉血,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和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检验中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有重要帮助,为诊断肾功能更损害的重要敏感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害 尿微量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12月高血压患者9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微量蛋白尿分为尿微量蛋白异常组和无正常组,测量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管径,统计斑块发生率,测定患者血清hs-CRP水平,分析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异常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尿白蛋白水平异常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高于正常组,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管腔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与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22,P<0.05);尿微量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5)。结论高血压尿微量蛋白异常患者血清hs-CRP显著升高,动脉硬化发生率增加。

  • 标签: 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07例设置为A组,依照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将其划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1组、41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A2组、66例),并将50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B组进行对照,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测定,然后对三组的检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的检测结果,A1、A2两组明显较高。三组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明显高于A2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健康人群各31例作为样本,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验尿微量蛋白。结果观察组尿微量蛋白(4.12±0.23)mg/dL、阳性率83.87%;对照组尿微量蛋白(1.30±0.45)mg/dL、阳性率3.23%。两组对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将尿微量蛋白指标,应用到糖尿病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为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速率散射比浊法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内接收的肾小球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35例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微量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微量蛋白含量以及阳性率情况,并分析观察组患者微量蛋白含量与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微量蛋白含量、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病程10年以上的观察组患者微量蛋白含量、阳性率均高于0~5年与5~10年的患者;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蛋白含量能够为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其含量的变化能够提示肾脏的损伤程度,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血清Cys-c)、尿微量蛋白(尿mAlb)对高血压早期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5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尿mAlb的水平变化。结果高血压肾病组血清Cys-c、尿mAlb的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血压组血清Cys-c、尿mAlb略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ys-c、尿mAlb对高血压患者肾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法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为实验组,另择同期接诊的健康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都施以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综合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尿微量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低值组的尿微量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高值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低值组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同中值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有助于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作出明确的判断,让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检测尿微量蛋白对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和45例健康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尿微量蛋白的情况。结果本组100例高血压患者中,经尿微量蛋白检测出的肾脏疾病患者有94例,检出率为94.00%;三个时期的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老人(P<0.05),且III期患者各项指标高于I和II期患者(P<0.05),II期患者各项指标高于I期患者(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对其尿微量蛋白定期检测于排查能够诊断和鉴别早期肾损伤,对于临床治疗和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肾损伤 尿微量蛋白 免疫比浊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U-mAlb(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肾功能正常19例、轻度损伤16例、重度损伤1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的25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2组U-mAlb(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尿糖(3.65±1.16)mmol/L及U-mAlb(26.56±3.16)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肾功能损伤加重,尿糖及U-mAlb水平显著增加。结论随着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加重,其U-mAlb水平明显上升,因此可通过检测U-mAlb水平对糖尿病肾损伤进行诊断。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检验价值。方法收集2014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30例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疾病诊断标准分为观察A组(Ⅰ期28例)、观察B组(Ⅱ期31例),观察C组(Ⅱ期19例),利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尿al微球蛋白、尿微量蛋白以及尿转铁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病程的不断加重患者各项尿微蛋白水平指标均明显升高。结论尿微量蛋白各项指标在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中十分敏感,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具有很高的检验价值。

  • 标签: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 高血压 肾损害 检验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6年 12月~ 2017年 12月收治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 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患者高血压疾病不同可将 80例患者分为 I级高血压 32例, II级高血压 41例, III级高血压 7例,为 80例患者采取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分析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通过联合检测的检出率以及尿微量蛋白水平等。结果: I级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为( 12.34±2.39) mg/L,尿 β2微球蛋白水平为( 0.59±0.03) mg/L; II级高血压尿微量蛋白水平为( 17.62±1.36) mg/L,尿 β2微球蛋白水平为( 0.77±0.12) mg/L; III级高血压尿微量蛋白水平为( 22.36±3.81) mg/L,尿 β2微球蛋白水平为( 0.85±0.24) mg/L,三组患者相比有较大差异, 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采用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的高血压肾损害诊断率为 92.6%。结论:为尿微量蛋白联合尿 β2微球蛋白进行检查,能够提高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诊断阳性率,能够为高血压神损害疾病的治疗提供坚实的依据,促进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尿 β2微球蛋白 高血压肾损害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受检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5月10日—2017年5月11日),对三组受检者均实施尿微量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三组受检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UA、Cr、BUN指标高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P<0.05),观察组受检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检出率90.00%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尿微量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利于患者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以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尿微量清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尿液微量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 2017年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观察组分为 3组, A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 B组为微量蛋白尿组, C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每组分别为 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要接受尿液微量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并分析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尿液微量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都比对照组高。结论尿液微量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的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尿液微量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糖尿病肾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微量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甲组,再将同时期的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人员作为乙组。甲组和乙组患者均进行微量蛋白检验,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并对甲组病程和阳性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微量蛋白的阳性率以及微量蛋白的含量高于乙组患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研究发现,甲组患者的微量蛋白的阳性率会随着患者的病程的增长而增高,把患者的病程≥12年、病程年以及5-10年时的微量蛋白的阳性率以及微量蛋白含量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进行微量蛋白在对肾小球方面疾病的诊断中有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检测到肾脏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进展情况,对肾小球方面疾病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微量白蛋白检验 肾小球疾病 阳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