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观察红光治疗仪治疗成人皮肤淹红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从某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皮肤淹红患者中随机抽选2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皮肤淹红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例。治疗组给予红光照射,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每组观察5天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从最终的疗效来看,治疗组治愈率为100﹪,而对照组治的愈率仅仅达到了30.7﹪。结论红光照射对皮肤淹红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这种治疗模式操作简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红光照射皮肤淹红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观察分析9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5行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45例行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非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白蛋白与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确切,同时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白蛋白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红光照射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感染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外敷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红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9%>73.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其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红光照射治疗 感染性皮肤病 疗效
  • 简介:摘要为观察TDP神灯局部照射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瘘切除术后的运用效果。我科将80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按常规消毒,黄连油膏局部换药,治疗组换药后给于TDP局部照射30分钟,对照组仅行常规换药。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水肿、缩短疗程、缩小瘢痕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TDP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肛瘘切除术术后运用效果为佳

  • 标签: TDP神灯 术后 局部照射
  • 简介:目的:观察消银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病例均给予消银颗粒口服,同时配合上海希格玛有限公司生产的SS-03型窄波紫外线光疗仪进行照射治疗。结果:32例病例治疗后27例痊愈,5例好转。结论:消银颗粒配合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银颗粒 UVB 玫瑰糠疹 血疳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的护理方式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进行阴侧切口治疗产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红外线照射会阴侧切口,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痛感小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红外线照射产后会阴侧切口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感,获得良好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红外线照射 产后会阴侧切口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是一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新技术。它是通过纤柔的光导纤维将低功率,低能量的氦氛激充导入病人血管内,并直接照射机体内的循环血液而达到治疗目的。它使血液中的酶和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改变,通过换能的光化学和物理作用从而使机体内血液流变学性质改变,降低了全血、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强红细胞形成能力,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调整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或减少机体内有毒物质。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皮肤病、全身外伤性感染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疗效。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血管内照射疗法,对各类疾病的107例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低能量氦氖激光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用于痔疮术后的临床体会。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对照组仅在术后行局部清洁换药处理。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水肿、愈合的差异。结果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疼痛减轻,水肿消退时间和愈合时间缩短。结论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可以促进痔疮术后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洗 微波照射 痔疮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颜面部痤疮患者行红蓝光交替治疗的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05~2018.06收治的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212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对照组10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复发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分别为97.22%、75.96%,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复发率分别为5.56%、21.15%,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的颜面部痤疮患者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提高其满意度,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颜面部痤疮 交替照射 红蓝光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威伐光辅助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方法20例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A组为对照组,单纯对病人进行失禁皮肤护理(清洗、润肤、隔离保护);B组为治疗组,在上述的基础上,联合威伐光照射辅助治疗每日两次,连续治疗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威伐光照射能有效治疗失禁性皮炎,优于单纯失禁皮肤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威伐光照射 失禁皮肤护理
  • 简介: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发病率高,年老体弱患者得病后往往疼痛难忍,此种症状30%的病人可持续数月有的甚至数年之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给患者造成身心痛苦。故此,为了使带状疱疹的患者缩短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笔者护理组对选择出的120例患者中的60例除常规治疗采用紫外线照射局部皮损的方法,并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紫外线照射 带状疱疹 疗效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内照射”作为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了现有的各种“内照射”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作用机理及特点进行综述,并介绍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 标签: 内照射 放射性核素 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皮下移植瘤小鼠的分割照射对远端脾脏组织的影响。方法构建荷瘤C57BL/6 J小鼠模型,取对数期生长的小鼠肝癌细胞Hepa 1-6接种于小鼠右侧皮下(1×107/只),荷瘤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荷瘤对照组和照射组,每组20只。另设10只健康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照射组皮下肿瘤给予8 Gy ×3次X射线局部照射,剂量率为0.883 Gy/min。照射后第7、14天检测小鼠肿瘤脏器指数、脾脏脏器指数、脾脏病理学改变,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与荷瘤对照组相比,照后7、14 d,照射组小鼠肿瘤脏器指数显著降低(t=4.649、26.34,P<0.05),脾脏中NK细胞显著升高(t=3.952、3.633,P<0.05),CD3+、CD4+、CD3+CD4+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在照后7 d显著降低(t=3.193、3.656、3.219、2.641,P<0.05),CD3+淋巴细胞在照后14 d显著降低(t=3.031,P<0.05),其余指标脾脏脏器指数、B淋巴细胞、CD3+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变化不显著。结论肿瘤局部照射可引起远隔器官内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为放疗免疫损伤提供了新的诠释。

  • 标签: 肝癌 分割照射 脾脏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时护理经验。结果蓝光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正确及时护理能减少红臀发生、腹泻发生,避免眼睛和皮肤损伤。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给予正解、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牙周病是一种主要由牙龈卟啉单胞菌、螺旋体等革兰阴性致病菌导致的慢性、感染性口腔疾病,对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具有慢性破坏性。目前,牙周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清除菌斑来达到控制牙周疾病的发展进程为目的。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其在口腔临床的普及,激光在牙周病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激光手术和弱激光照射是常见的激光治疗方式。弱激光照射主要通过光生物刺激效应和光动力效应,促进牙周病的组织修复与再生、抑制炎症、缓解疼痛、杀菌消毒等,其在牙周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弱激光照射在牙周病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牙周病 激光手术 弱激光照射 光生物刺激效应 光动力效应
  • 简介:摘要随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成为其重要的失败模式。预防性脑照射(PCI)对于小细胞肺癌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NSCLC中的价值尚存争议。本文就NSCLC PCI的作用、脑转移高危因素、PCI介入时间、PCI剂量分割、PCI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肺肿瘤 预防性脑照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措施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到我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的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患儿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黄疸降低值、体重增加值、安静睡眠时间、哭闹次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对,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蓝光照射治疗时,针对性的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患儿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3d后,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蓝光照射治疗并配合以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使得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得到有效的降低,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临床效果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