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松弛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牙合的疗效。方法采用松弛咬合板治疗4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牙合患者。结果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治疗1个月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33.00%,26.67%,18.18%,44.45%;3个月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83.33%,73.33%,45.45%,70.37%;6个月后的总治愈率分别为94.44%,80.00%,54.55%,81.48%。结论临床采用松弛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伴深覆牙合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疼痛
  • 简介:目的探索丁苯酞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水肿及咬合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125只,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丁苯酞组。丁苯酞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灌胃。观察不同时间点大鼠脑水肿面积、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组织含水量变化、梗死灶周围皮层咬合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丁苯酞组脑水肿面积明显减少。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咬合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明显减少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水肿的形成,增加大脑皮层咬合蛋白的表达。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局灶性脑梗死 脑水肿 丁苯酞
  • 作者: 李琳琳 陈虎 李伟伟 王勇 周永胜 王永波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卫生部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淄博 255086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口内扫描仪定量评估正常力咬合下后牙长轴角度变化量及牙冠特征点相对位移量,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招募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研究生志愿者15名(男性5名,女性10名,年龄22~30岁),用口内扫描仪扫描牙列,扫描获得张口状态上颌和下颌后牙表面数据(U1、L1)作为咬合前数据;嘱志愿者以正常力咬合,扫描后牙颊侧获得颊侧咬合数据,作为配准依据。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中沿上下颌后牙表面数据牙冠龈缘及近远中邻接触区绘制边界线,确定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第二磨牙的牙冠长轴、质心及近中功能尖顶点,分割上下颌后牙表面数据为单牙数据。通过单牙数据和颊侧咬合数据对应牙冠颊面共同区域,将单牙数据逐一配准至咬合数据,获得新的上下颌后牙数据(U2、L2),作为咬合后数据。以第一磨牙为基准,测量第一磨牙与邻牙间牙冠长轴夹角及质心距离,计算咬合前后变化量,以咬合后质心距离变小为负值,反之为正值。以第一磨牙牙冠表面为共同区域,分别将L1、U1配准至L2、U2,测量咬合前后第二前磨牙或第二磨牙的牙冠长轴偏转角度、质心及近中功能尖偏移量。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同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相同测量项目间差异以及上下颌同名牙相同测量项目间差异。结果同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相同测量项目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质心距离的咬合前后变化量[-0.022(0.046) mm]显著大于上颌[-0.006(0.040) mm](P<0.05)。咬合前后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长轴偏转角度[0.913°(0.647°)]和第二磨牙质心偏移量[0.102(0.106) mm]分别显著大于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0.590°(0.550°)和0.074(0.060)mm](P<0.05)。结论咬合前后上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均可发生牙冠长轴偏转及质心偏移,下颌变化量显著大于上颌。

  • 标签: 牙齿松动度 磨牙 双尖牙 牙尖交错位 口内扫描
  • 简介:摘要现今爆破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水运工程行业,在一些较复杂的环境中,科学爆破可以有效保证爆破的准确度以及安全性。本文简述了对防浪堤内测超深基坑咬合桩进行爆破拆除的技术应用,在爆破技术的基本设计上做到了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对引导工程拆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牙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发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仅接受牙位咬合调整治疗,观察组(n=30)在牙位咬合调整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牙周指标和咬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咬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咬合创伤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摘要咬合桩基坑支护型式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形式,其利用素桩与荤桩咬合形成紧密桩墙结构,满足挡土、止水作用。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提出了深基坑边坡支护方案,阐述了咬合桩支护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以提高深基坑支护质量。

  • 标签: 深基坑 咬合桩 素砼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畸拔牙与不拔牙对患者疗程、牙齿排列、面形及咬合关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由我院正畸专家按照患者治疗前的X线片、模型、面颌相片等临床资料挑选出的既能采用不拔牙,又能采用拔牙进行治疗的45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拔牙治疗,对照组采用不拔牙治疗,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覆牙合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中线以及侧貌,以5分制逐项为每位患者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的疗程。结果两组之间的覆牙合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以及中线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疗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侧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牙与不拔牙治疗在覆牙合覆盖、牙齿排列、侧方咬合关系、中线等方面都具有类似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与不拔牙患者相比,拔牙患者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侧貌面形。

  • 标签: 正畸拔牙 牙齿排列 面形 咬合关系
  • 简介:摘要地铁车站基坑围护采用全套管咬合桩施工,施工过程中加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从测量放样至桩体混凝土浇筑各道工序严格质量控制指标,针对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方法并采取预防措施。经检验咬合桩墙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了围护桩墙的质量。

  • 标签: 套管 咬合桩 地铁车站 基坑围护
  • 简介:目的:观察尖牙保护性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治疗效果,探讨3.0T磁共振成像(MRI)在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以经临床和MRI检查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盘紊乱病盘前移位的16例患者共26侧关节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疗程为3-4个月,治疗前后,测量张口度评估下颌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VAS评分),并复查3.0TMRI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VAS评分平均为2.08±1.65,显著小于治疗前的7.19±1.58(P〈0.001);张口度平均为(36.13±5.97)mm,明显大于治疗前的(25.15±6.02)mm(P〈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21侧关节的MRI表现变化不明显,仅有5侧关节的MRI表现有明显改变,均显示为关节腔积液减少或消失,其中3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盘回复至基本正常位置,另2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恢复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结论:尖牙保护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能明显减轻疼痛,改善下颌运动功能,MRI表现不能作为评估咬合板疗效的单一标准。

  • 标签: 咬合板 关节盘移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沿海城市受城市用地面积的限制,逐步将城市的建设投向填海造陆。但填海区域一般前期都会进行大量的抛石挤淤、填石围堤,造成了填海区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施工困难。若要在深厚填石层中顺利完成咬合桩施工,则需对深厚填石层段进行穿越,而传统的咬合施工方式不仅功效低,成本高,施工质量没法保证,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工作效率方面均不能满足当下施工项目的要求。基于此,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填石层中咬合桩施工方法,其次探讨了咬合桩钻、冲、填综合施工技术,最后就该施工技术的优点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 标签: 深基坑 填石层 咬合桩
  • 简介:摘要:早期的地铁车站工程基坑支护采用的就是咬合桩技术,该技术是从国外引进到国内的,是一种深基坑支护技术。现在我国有很多建筑需要向地下延伸,因此该技术除了地铁车站工程之外,也会应用到民用建筑当中。

  • 标签: 咬合桩 深基坑 混凝土
  • 简介:摘要:目前,地下连续墙因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墙体刚度大,适用地层广等优点,成为大部分地铁车站围护结构的优先选择。而当车站选址位于孤石发育区域,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需要先对孤石进行预处理,工序较为复杂繁琐,施工工期和难度大大提高。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孤石发育地区,围护结构选型采取墙改桩,采用旋挖钻配合合金钻头,成孔时一并进行孤石处理,减少围护结构施工工序,节约工期,对咬合桩适用性进行分析,为孤石地区车站围护结构选型提供更多选择。

  • 标签: 咬合桩 地铁车站 围护结构 孤石处理 旋挖钻
  • 简介:摘要:咬合桩防渗墙是一种荤素咬合桩搭配成防渗墙的施工方法,采用旋挖钻机进行咬合桩成孔施工,咬合桩之间相互咬合并入厚粉细砂层形成一道塑性混凝土墙,以达到防渗效果。本本工程咬合桩防渗墙的方法,避免了高承压水无法成槽和施工过程中泥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问题,咬合桩成孔操作简便,钢护筒跟进,无需使用泥浆,能节省文明施工措施成本与时间成本。

  • 标签: 高承压水        环保      咬合桩     防渗墙   
  • 简介:摘 要: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临淮关跨淮河特大桥为(60+60+290+60+60)m“钟”型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设计为矩形承台,尺寸为16.8*16.8*6m,承台底位于河床以下9m,常水位水深10m,汛期最大水深可达18m,采用双壁钢围堰进行承台支护施工,围堰刃脚依次穿过硬黏土层、卵石层,最终进入全风化片麻岩。本文结合临淮关跨淮河特大桥施工实践,介绍了咬合引孔取土换填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硬黏土地质中双壁钢围堰难以下沉的问题,对今后类似工程围堰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双壁钢围堰  硬黏土地质  引孔施工  取土换填
  • 简介:摘要马来西亚MRT二期工程southportal车站周边交通情况复杂、场地条件受限、地质条件多变,项目深基坑围护结构采用了钻孔咬合桩形式,运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工艺进行施工,旋挖钻+全回转和冲抓+全回转的两种方式进行咬合桩施工,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

  • 标签: 全套管全回转 钻孔咬合桩 施工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iOVD)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更好的建模方法,及OVD升高对大鼠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全身体重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和iOVD组(双侧上颌后牙戴1.5mm咬合板).运用修复技术完成iOVD咬合板的制作和黏结,分别在实验3天、1周、2周、3周、4周处死动物。观察项目包括体重分析、头侧位X线片、头颅标本解剖、下颌磨牙区骨段及髁状突组织学切片观察等。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位X线片示iOVD组大鼠髁突位置前移。上切牙腭侧磨耗面发生改变。iOVD组大鼠磨牙根分又区牙槽骨及髁状突中后区软骨出现组织学形态改建。结论采用修复技术可成功建立成年期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咬合板的戴入引起了牙体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软骨的组织适应性改建.但对全身营养摄入无影响。

  • 标签: 咬合垂直距离 大鼠 咬合 髁状突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研究舌系带过短儿童中舌系带长度与下颌切牙不齐、咬合类型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包纳了80位舌系带过短的儿童.年龄7~12岁。按Kotlow’s分类法将患者进行分类.测量下颌切牙拥挤度.确定磨牙关系,最后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和卡方检验来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在80名患儿中.45名(56.3%)为轻度舌系带过短.23名(28.8%)为中度舌系带过短.12名(15%)为重度舌系带过短。其中,59名(73.8%)患儿为轻度牙列不齐.18名(22.5%)为中度牙列不齐.3名(38%)为重度牙列不齐:56名(70%)为安氏Ⅰ类咬合.17名(21.3%)为安氏Ⅱ类咬合,7名(8.8%)为安氏Ⅲ类咬合。因此.在伴下切牙不齐的舌系带过短患者中.不同舌系带长度和咬合类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但舌系带的长度和下切牙不齐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舌系带长度/下切牙不齐与年龄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轻度及中度舌系带过短与下切牙不齐、咬合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舌系带过短 牙列不齐 咬合类型
  • 简介:目的探讨IndianHedgehog(Ihh)及其受体Smoothened(Smo)和Patched1(Ptch1)在渐进性咬合紊乱的大鼠髁突软骨-骨改建中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用24只8周龄雌性SD大鼠,实验组施以渐进性咬合紊乱,分别于20和24周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Ihh、Smo和Ptch1的表达情况.结果髁突软骨后部20周实验组明显增厚(F=4.39,P=0.003),但24周组有所缓解.免疫组化检测24周实验组Ihh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3.78,P=0.02),而20周实验组Smo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5.16,P=0.04).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20周实验组Ihh(F=7.80,P=0.012)和Smo(F=15.67,P=0.003)的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4周实验组Ihh的mRNA水平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13.34,P=0.013),Ptch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4,P=2.13).结论渐进性咬合紊乱促进了大鼠髁突软骨中Ihh及其受体Smo的高表达.

  • 标签: IHH SMO Ptch1 软骨 颞下颌关节 咬合
  • 简介:摘要:套管咬合桩由于其具备配筋率低,抗剪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抗渗能力强等优点,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支护结构施工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某地铁站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套管咬合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对导墙、钻孔、钢筋笼、钢筋笼等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进行。

  • 标签: 地铁高架桥 套管咬合桩 施工技术